张鸿滨/编译
二战期间,来自高等学校和私人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充当了政府科技事务咨询的主角。战争落幕以后,大部分科技顾问委员会都解散了。不过很快,冷战催生的紧张局势使这些智囊机构获得新生。1947年,美国空军建立一个技术咨询委员会,定期开会讨论新的技术热点,并就新技术对于空军的应用潜力提出看法。后来,国防动员办公室也建立了技术咨询委员会。不过杜鲁门政府很少采纳他们的建议。
比肯山报告
由于铁幕落下,战略空军司令部无法获得更多关于苏联战略目标的信息。为了找出对苏联进行战略侦察的新方法,从1951年起空军开始征召更多的科学家作为其幕僚。空军副参谋长戈登·萨维尔为一项由麻省理工学院承担的研究工作增加了15位空中侦察方面的专家,这项研究的代号为“林肯计划”。是年年底,所有相关人员都集中到波士顿开始进行研究,总部设在比肯山上的书记学校内。很快,比肯山就成了计划的代称,研究人员则被称为比肯山小组。
研究小组负责人是柯达公司的物理学家卡尔·奥弗海吉,主要成员包括来自哈佛大学的詹姆斯·巴克和爱德华·珀塞尔、克里斯汀科学基金会的萨维尔·戴维斯、康维尔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的阿伦·多诺万、哥伦比亚广播系统实验室的彼得·哥德马克、宝利来公司的创立者埃德温·兰德、贝尔实验室的斯图尔特·米勒、照相机制造商珀金-艾尔默公司的理查德·珀金、莱德诺尔合伙公司的刘易斯·莱德诺尔。莱特航空发展中心的莱格霍姆中校是这个小组的联络官。
1952年1~2月间,比肯山小组的研究人员们走访了为数众多的空军基地、实验室和工厂企业,以便了解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他们尤其对由高空侦察机或高空气球进行航空照相侦察的新方法感兴趣。研究小组进行的最为另类(虽然不太成功)的一个实验是:由一个巨大的浅蓝色平底飞艇携带照相设备进行侦察。这种飞艇可以在90000英尺(约27400米)高度慢速飞行,它甚至已经拥有了吸波涂层,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
当年2月末,研究小组考察结束后,全体研究人员回到麻省理工。在之后的三个月里,研究小组完成了他们的总结报告,报告对于如何改善对苏情报工作做出了详尽建议。这份被称为比肯山报告的机密文件完成于1952年6月15日,报告建议在获取国家情报评估所必需的信息时,应该采取超乎寻常的做法。报告共分14个章节,覆盖了雷达、无线电和照相等侦察手段,并评估了红外侦察和微波侦察的可行性,还讨论了先进侦察平台的发展。其中,有关高空侦察机发展的篇幅中,包括这样一个关键性的建议:
现在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刻,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潜在敌对国的实力、行动和意图的信息,我们对于空中侦察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这种空中侦察所需的飞机要能够在友好国家的领空飞行,更要在苏联的上空进行侦察。为了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这种飞机必须最大限度减小被发现乃至被拦截的可能性。
对苏联突然袭击的忧虑
比肯山报告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空军都没有采纳其中的建议。直到1953年夏天,情况才有所改变——刚上任不久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对于对苏侦察能力的不足和对苏联战略能力的情报评估质量都表示了不满。
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其他一些政府高官、军事统帅都认为,苏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对手,很快会在军事实力上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尤其是在核武器领域。1949年夏末,苏联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这比美国科学家预测的时间提前了将近3年。1953年8月——仅仅在美国进行第一次氢弹实验后9个月——苏联制造的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这颗氢弹是以固态氘化锂为原料的,比美国第一颗氢弹的液态原料更加先进。也就是说,更新更具破坏性的武器已经到了一个让西方世界心神不宁的政府手里。就在氢弹实验成功前两个月,苏联军队还镇压了在东柏林发生的暴乱。在联合国,苏联似乎也在挑拨欧洲与美国、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苏联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和日益强大的核力量,让诸如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这样的高官们认为,苏联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巨大威胁。
苏联不断提高的军事实力不仅威胁到美国的海外军力,也威胁到了美国本土的安全。1953年春天,兰德公司的一份高度机密的文件(注1)指出,在苏联远程轰炸机的突然袭击面前,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基地将变得不堪一击。
1953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武官在拉明斯克机场发现了苏联的新型洲际轰炸机(译者注:实际上是中程轰炸机)以后,美国立刻表现出了相当的关注和忧虑,因为苏联有可能借助这种新型轰炸机发动对其本土的突然袭击。这种新型轰炸机就是米亚-4,北约代号“野牛”。该机安装有喷气发动机,相当于美国的B-52。在1954年莫斯科航展上获得“野牛”的照片后,美国情报部门大为震惊。因为不同于苏联其他战后发展的飞机,“野牛”并不是美国或英国设计的衍生品,而是彻底的“苏联制造”。它与苏联为数众多的老式轰炸机一道,构成了对美国安全的重大威胁。1954年夏天,报章杂志开始密切关注苏联空中力量的膨胀,“野牛”的照片成了这些文章的压题大图。
空军情报系统研究小组
早在“野牛”的照片公布以前,美国空军就开始担心苏联的轰炸机群有赶超自己的危险。因此,空军在1953年7月建立了一个新的顾问团队——情报系统研究小组(ISP)。该小组旨在执行比肯山报告中有关发展高空侦察机和相关侦察设备的建议。原比肯山研究小组的部分成员,如兰德、奥弗海吉、多诺万和米勒等都是新团队中的一员。在空军的要求下,中央情报局也参与了这个团队,他们派出了计划与报告办公室(ORR)的爱德华·阿伦和科技情报办公室(OSI)的菲利普·斯特朗两位代表。
ISP的负责人是詹姆斯·巴克,他是哈佛大学天文台的研究助理。1940年,巴克为陆军航空兵的侦察相机镜头提出了改进意见,这是他第一次涉足航空侦察领域。此后,他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光学实验室——哈佛大学光学研究实验室——用以生产高质量的相机镜头。由于二战结束后哈佛大学不希望继续生产照相机和镜头,光学实验室就搬迁到了波士顿大学,后者愿意在由空军资助该实验室的前提下保证其正常运作。不过,巴克希望继续留在哈佛大学,所以他的助手邓肯·麦克唐纳成为了新成立的波士顿大学光学研究实验室(BUORL)(注2)的负责人。这样,空军与巴克的合作就得以继续,巴克设计的镜头不断应用在空军的照相侦察项目中。
1953年8月4日,情报系统研究小组的成员在波士顿大学进行了首次会议。会议的议程是介绍当前美国对苏情报获取能力方面的缺陷。菲利普·斯特朗告诉其他组员,有史以来,对苏联最成功的情报获取方式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航空照相侦察。由于德国空军的侦察范围主要是伏尔加河以西的苏联领土,因此,研究小组需要寻找对苏联全境进行全天候照相侦察的方法。随后,空军的一些机构向研究小组介绍了航空侦察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计划项目,包括新型照相机、侦察气球,甚至还有卫星。空军提出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采用现有的侦察机,如RB-47、RB-52、RB-58等的计划;FICON项目(即Fighter Conveyer的缩写)则准备将巨大的十发轰炸机——B-36作为施放和回收RB-84侦察机的平台;“那伐鹤”导弹和SM-62导弹的侦察版本(注3);准备在1955年夏天投入使用的高空侦察气球;还有就是高空侦察机。SM-62是美国空军惟一一种洲际巡航导弹,从1947年开始方案论证,1959年初装备部队。由于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SM-62装备部队仅两年就退出了现役。1955年初,美国空军曾试图开发该导弹的侦察版本XRB-62,这个计划也很快就被放弃了。
会上讨论的大量方案是空军绞尽脑汁想出的全部成果。这些方案有的超出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有的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容易招致政治上的麻烦,比如高空侦察气球。
英国对卡普斯丁亚尔的空中侦察
英国同样致力于高空侦察机的研发工作。1952年,皇家空军启动了“罗宾工程”,计划在“堪培拉”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发一种高空侦察机。这个工程可能受到了美国人的启发。改进后的“堪培拉”增加了机翼油箱,并加长了机翼,新飞机名为PR7。PR7的航程达到4300英里(6920公里)。1955年8月29日,该机创造了65880英尺(20080米)的飞行高度。
1953年上半年的某一天,皇家空军大胆地使用高空侦察机对位于卡普斯丁亚尔的苏联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侦察(注4)。由于事先得到了“内线”消息和雷达预警,这架“堪培拉”不仅没能完成任务,还遭到了苏联战斗机的攻击,险些被击落。1953年夏天,消息传到了华盛顿。一直到1954年2月,美国才得到了英国的官方确认。在随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赴欧洲探讨有关空中侦察的问题时,皇家空军的情报官员向詹姆斯·巴克介绍了有关这次侦察行动的情况。3月22、23两日,巴克在兰利空军基地向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介绍了他了解到的情况。
1954年4月下旬,巴克又主持了情报系统研究小组的会议。不过他并没有向组员们介绍有关卡普斯丁亚尔侦察行动的情况,因为这些组员不在此事的允许公开范围内。在这次会议上,研究小组主要讨论了对RB-57高空侦察机的改进。
情报系统研究小组与CL-282
情报系统研究小组的下一次会议于5月24、25日在波士顿大学和宝丽来公司召开。小组成员,来自康奈尔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的阿伦·多诺万对RB-57所做的修改进行了评估。即使在没有RB-57的技术参数和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多诺万仍然可以估算出RB-57的机翼还能加长多少、机身还能减轻多少。他最终确定无论怎样对RB-57进行修改,都无法达到比肯山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多诺万还从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按照军用标准制造的双发飞机,包括RB-57在内,都会因为重量问题而无法达到65000英尺的巡航高度,从而也无法避免遭到苏联战斗机的拦截。他还说,为了安全起见,侦察飞机在整个飞行任务中都应该保持70000英尺(约213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
多诺万继续介绍道,开发这样一种高空侦察机的工作已经展开,中央情报局的菲利普·斯特朗告诉他洛克希德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重量相对较轻的高空侦察机。于是,研究小组负责人巴克要求多诺万前往加利福尼亚,对洛克希德的方案进行评估,并对其他设计方案的意见做一汇总。
这年夏天,多诺万踏上了行程,并找到了那架他和他的同伴们寻觅已久的飞机。1954年8月2日的下午,多诺万拜会了他在空军的旧友,现任洛克希德公司的副总裁尤金·鲁特。这位副总裁向多诺万介绍了有关空军高空侦察机项目的竞争情况。随后,凯利·约翰逊也向来访的客人介绍了他那惨遭淘汰的作品。多诺万是个滑翔机的发烧友,他一眼就看出CL-282完全就是一架喷气推进的滑翔机,他还坚信CL-282一定能够达到苏联防空武器无法企及的飞行高度。
8月8日,多诺万结束了他的访问之后,马上与巴克取得了联系,建议召开研究小组的紧急会议。不过由于部分小组成员无法抽身,会议一直到9月24日才得以在康奈尔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召开,仍然有包括兰德和斯特朗在内的若干组员缺席会议。小组成员首先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空军在没有事先通知研究小组的情况下,秘密地展开了一个战术侦察机项目的竞争。不过当多诺万开始介绍凯利·约翰逊的设计方案以后,大家马上忘记了懊恼,专心致志地听取报告。
多诺万首先强调了,为了确保安全,高空侦察机必须能够达到70000英尺(约21300米)的飞行高度;随后他列举了他心目中高空侦察机必备的三个要素:单台发动机、滑翔机式的机翼和低结构重量系数。多诺万特别青睐单发飞机,因为他们更轻、更可靠。尽管理论上双发飞机即使一台发动机受损,也可以安全返回基地。不过此时,飞机仅仅能够维持34000英尺左右(10364米)的飞行高度,毫无疑问会被对方轻易击落。
多诺万提到的第二个要素——滑翔机式的机翼(用专业术语表示就是高展弦比、低诱导阻力机翼),只有这样的机翼才能在高空稀薄空气中充分利用急剧减小的发动机推力。根据专家的测算,在70000英尺(约21300米)以上高空的稀薄空气中,喷气发动机所提供的推力只有海平面处的6%。
第三个要素——低结构重量系数(就像运输机所采用的那样)。这样可以降低飞机重量,从而提高最大飞行高度。多诺万说,按照军用标准加强飞机结构会给飞机增加过多的重量,从而抵消机翼带来的效益。
概括说来,达到70000英尺(约21300米)的飞行高度并非天方夜谭,只是要让空气动力学等式中的各部分——推力、升力、重量都相等。多诺万坚信,凯里·约翰逊的CL-282是唯一满足上述条件的飞机。他也认为,CL-282完全不必理会什么军用标准,因为它可以安全飞越苏联领空。
多诺万的陈述让情报系统研究小组的成员更加明确了CL-282的优点,不过这都于事无补。事实上,CL-282还拥有更多支持者。不过空军已经决定采用RB-57和X-16,要想让CL-282方案变成现实还需要来自空军以外的其他支持,比如来自高级顾问团体的支持。
科技能力研究小组
对于苏联向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的能力,艾森豪威尔政府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54年早些时候,一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让特雷弗·加德纳变得心神不宁。报告警告,苏联的突然袭击可能会摧毁战略空军司令部85%的战略轰炸机。随后,加德纳会见了加州理工学院的院长李·杜布里奇博士,此人还是国防动员办公室所属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加德纳对于杜布里奇博士领导的顾问委员会对于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置若罔闻的态度表示了不满。因此,杜布里奇决定邀请加德纳就此对科学顾问委员会做一个报告。加德纳的报告很快产生了效果,委员会决定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报告此事。1954年3月2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委员会告知了“野牛”轰炸机的出现,并对这种轰炸机可能用于对美国的突然袭击表示担忧。总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要求委员会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考虑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急切要求,杜布里奇决定由委员会最卓越的成员——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詹姆斯·基里恩召集委员会在波士顿地区的成员开会,讨论进行一次国防综合评估的可行性。1954年4月15日,小组在麻省理工通过了一项决议,希望总统能够重新组建一个研究小组。
1954年7月26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全权委托基里恩组建并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就“国家应对某些当前形势的科技能力”展开研究。基里恩很快在旧行政办公大楼找到了办公地点。他招募了42位顶尖科学家,将它们分为三个项目小组,分别对美国的进攻、防御和情报能力进行评估,还设立了特别联络小组。科技能力研究小组(TCP)自1954年9月13日起开始运作,在此后的20个星期里,小组对美国所有主要的国防和情报机构进行了总计307次的调研活动。在获取了大量关于国防和情报领域的最新情况以后,研究小组正式开始起草呈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
(待续)
(编辑/弓鸣)
注1:这份名为《美国战略力量在1956年的突然袭击下的脆弱性》的文件由兰德公司计划与分析分部撰写,完成于1953年4月15日,1967年5月解密。
注2:在1957年,空军决定裁减对BUORL的赞助以后,麦克唐纳与莱格霍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买下了这个实验室。
注3:“那伐鹤”是美国的一个印第安部落名,该计划旨在分阶段研制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由于技术远未达到成熟,在该计划历时10年的研制过程中,不断遭受失败,最终被空军放弃。不过这个计划却为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4:有观点认为,CIA也参与了这次行动,不过至今还没有证据能支持这种说法。
链接一:FICON项目
冷战初期,美国空军迫切需要拥有对苏联腹地进行空中侦察的能力。不过当时的现役侦察飞机要么不能满足航程要求,要么就无法摆脱苏联防空武器的威胁。因此,美国空军设想了一种方法:以巨大的RB-36侦察机作为载机,把RF-84F/K侦察机送到指定地点后将其释放,由它执行侦察任务,完成以后再将其回收,送回本方基地。
RB-36本身也曾作为侦察机使用,其飞行高度和灵活性一度让苏联截击机都望尘莫及。随着苏联新型截击机的不断问世,RB-36也因为面临不断增加的威胁而退出战略侦察任务。不过它没有就此赋闲,美国空军对其进行改进,机身中段安装了一套机械装置用于RF-84F/K的释放和回收。回收过程首先由RB-36放出机械臂抓住F-84的头部,接着固定机身中部,也就是座舱后面的位置,完成固定以后,再将飞机整体吊升,部分置于RB-36舱内。
1952年1月9日,在沃斯堡空军基地,FICON项目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查尔斯·安德森少校驾驶GRB-36(机号49-2707)尝试接收一架F-84E。一架B-29则在一边跟踪观察,这次试验取得了成功。1952年下半年,测试工作改在埃格林空军基地的航空论证中心进行。1953年~1954年,载机换成了后掠翼的YRF-84F(F-84F的原型机,改进自平直翼的F-84E)。总共由26架RF-84F和10架RB-36D涉及了FICON项目。1955~1956年,载机又改成了RF-84K,除了埃格林,部分测试也在柯特兰空军基地的空军特别武器中心和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空军飞行测试中心进行。
FICON项目从1955年12月开始进行飞行训练,不久就有多名飞行员在回收过程中撞坏了飞机,这导致飞行训练在1956年1月就中止了。不仅如此,随着U-2的服役和空中加油技术的成熟,这个项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项目征用的所有F-84调给了国民警卫队,GRB-36D则很快成了废铜烂铁。
链接二:高空侦察气球
1947年,美国海军启动了“天钩”计划,开始将大型高空无人气球用于搭载各种研究设备(如宇宙射线探测器),其飞行高度都在30公里以上。“天钩”气球的制造合同最初由通用制造公司航空分部承担。后来,这种气球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空军和其他部门也开始使用高空气球,“天钩”甚至成了大型高空气球的代名词。
5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开始寻求对苏联进行战略侦察的新方法。1950年7月,通用制造公司的查尔斯·摩尔尝试在“天钩”气球上搭载照相机,并向空军展示了这一概念。是年11月,美国空军正式以MX-1594的秘密代号立项。空军希望MX-1594能携带225公斤的任务载荷在21000米高空持续工作至少16天。后来因为进度落后和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空军在1952年8月中止了这个项目。1953年7月。美国空军决定重新启动这一项目,并赋予了WS-119L的正式代号。WS-119L分为两个型号:128TT体积较大,飞行高度和自持能力也相应大一些,分别达到26000米和8天;66CT则为18000米和7天。美国空军在苏格兰、挪威、德国和土耳其等地以探索飞行的名义施放这些气球。在总共448次尝试中,只有44次成功完成了侦察任务。不过这个项目仍有相当意义,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胶卷舱的回收原理后来被应用到了美国第一代侦察卫星上。
WS-461L的体积更大,这种1957年1月开始研制的高空气球可以达到30000米的飞行高度,持续飞行时间约30天。它携带一台12英寸焦距HYAC-1相机——同样,它也是美国第一代侦察卫星的技术基础。因为实用性不佳,也迫于外交压力(上述高空气球都曾被击落,其侦察设备成了苏联控诉的直接证据),这一项目在1961年正式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