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或许,“源于市场机会,也败于市场机会”是UT斯达康的盛衰轮回的写照。
IT领域又一个“王志东式”的英雄落幕了。UT斯达康公司日前突然宣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CEO吴鹰将从公司离职。从此,中国电信产业颇具特色的“大胡子”暂时离开了市场舞台。
吴鹰的辞职事件引发了业界对IT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考,也再次唤起人们对创业者和资本之间博弈的审视。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之惑
客观地讲,UT斯达康最初的成功充满了赌博的意味。小灵通技术在中国面世之初,由于其技术落后,除了吴鹰之外,无人看好。正是吴鹰以豪赌的勇气购买了几千万的小灵通生产设备,才获得了之后的成功。UT斯达康由此抓住了业绩增长的一个良机。在全球电信市场最低迷的2000年到2004年,全球电信市场的总量下降了5%,而同期UT斯达康却维持了年均60%的复合增长率,使得这个仅拥有十几年历史的公司得以跻身全球十大电信设备商之列。
但就是在2004年,伴随公司黄金期的结束即是衰落的迅速来临。2004年第四季度,UT斯达康经历了其第一次亏损;2005年公司大幅裁员、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2006年,公司则行走到了摘牌的边缘。
对于IT企业而言,市场和技术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何协调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IT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更倚重于市场触觉和营销推广能力,而国外同行的优势则在于产品研发创新。但问题是,从企业长期发展角度看,面对整个产业格局的变迁,市场和技术,哪个更加重要呢?
对于UT斯达康的盛衰轮回,200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事实上,该年度公司出现亏损的核心病症已然达到了极致,那就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和一个特殊的市场。UT斯达康90%的业务来自中国,而在中国的业务收入90%则来自小灵通。正是这两个90%,注定了一个企业盛衰轮回的速度。在产品高度集中与市场高度集中的双重条件下,虽然公司有可能实现最大限度攫取超额利润的梦想,但是“豪赌”的结局不是大赢即是大输。一旦市场大环境发生根本变化,破败则是瞬间而至的事情。
在吴鹰极力倡导人弃我取的独特市场战略之下,UT斯达康得以崛起。在同行都认为小灵通技术落后、政策限制多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决定上马、推广,这在中国地域辽阔、整体收入较低、通信覆盖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获得了成功。但这仅仅是市场战略的成功,对于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已然进入全球十强的UT斯达康,需要与同行对决的不再只是市场推广能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移动通信价格的降低、3G时代的来临等等诸多外部大环境的变化,整个通信技术到了革新重整的关头,在这样的关头,对技术的要求超越了市场。
诚然,吴鹰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但却忽略了技术在IT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吴鹰离职的本因,也是导致UT斯达康在经历短暂黄金发展期后直接进入衰退期的原由。
创业者的激情之困
客观地讲,吴鹰的此番离职并非其本意。无论他的掌舵方向是否正确,都不能抹去这位创业者对公司的珍爱之情。
据媒体报道,吴鹰是因为在董事会上“孤立无援”而被迫身退的。近年来,创业者与资本相较量的事件并不鲜见,大量雷同的事件表明其背后共同的实质。IT企业的运作比较依赖管理团队,很多公司的资源其实是个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令IT领域创业者与资本之间的矛盾较其它行业更易于激化。创业者往往将企业视作实现梦想的载体,他们雄心勃勃,希望把控公司的决策权,以便于将企业推上他们的理想之路。而资本则赋予企业生命力,更青睐企业业绩的快速抬升。在度过短暂的蜜月之后,创业者的理想与逐利的资本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继而合作变成对抗、激情化作争吵,最后往往迫使创业者黯然离场。
对于创始人而言,一手创建的公司就是他们心中的宝。然而,事实表明,公司终究还是资本说了算的,创始人的光环和资本比较,最终都不得不“甘拜下风”。事实上,吴鹰的离职轨迹与数年前王志东所演绎的一幕极其相似:两人都是IT领域的技术精英;吴鹰与他人合作创办的斯达康随后与Unitech合并为UT斯达康,王志东创办的四通利方与华渊在线合并后组建新浪;这两家公司先后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最终,两人均因和董事会矛盾激化而离职,留下一片扼腕叹息之声。
创始人与资本之间针尖对麦芒的对决实际上导致了双输:企业失去了领军人物,精英人士则错失彰显才华的舞台。“小灵通之父”吴鹰离职的消息一出,UT斯达康在纳斯达克的股价随之大跌10.94%。所以,当创业者的激情遭遇资本的困扰时,化解矛盾的关键还在于矛盾双方能够彼此换位思考,成熟应对意见分歧。
吴鹰一贯以中国市场为重,曾提出将中国区分拆、脱离UT斯达康单独运营的建议。他认为,UT斯达康中国区运营在2006年实现大幅度盈利,并且这是在2005年大量亏损的情况下实现的。然而,UT斯达康总部却对上述业绩不以为然。总部掌握的数据显示,以2005年第二季度为例,UT斯达康在美国市场的收入首次占总销售额达45%,超过中国市场。同期UT斯达康中国区收入大幅减少到原来的1/3。显然,吴鹰的观点遭遇董事会的否定,双方在“公司是以小灵通为主还是多元化发展”这一战略上发生了严重分歧,而当年王志东与新浪董事会之间的纠葛也如出一辙。王志东当时坚定地认为,新浪公司若想跨越一个更高的台阶,就必须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重组。新浪公司内部划分应以业务内容为切入点,原有按照地域横向划分的结构须得到革新。王志东大刀阔斧的改革思路触及了众多高层的利益,导致其最终在激烈的博弈中败下阵来。
可见,若失去与资本沟通的技巧与能力,创业者的一腔热情往往会化为泡影。事后的愤慨与委屈仅停留于“英雄们”内心宣泄的表面,而无益于事态的挽回。当然,事物皆具有两面性,创业英雄此时的离场并不代表彼时辉煌不再。或许一次失败可以让创业者更加清醒地看待资本的力量,兼具理性和激情的精英将会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