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与一座帝俄名城

2007-05-30 10:48王天兵
新民周刊 2007年6期
关键词:敖德萨巴别犹太

王天兵

《敖德萨故事》实际上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犹太人作词谱曲主演奏乐的一出歌剧史诗,它不只以情节的曲折和离奇引人入胜,而尤以男高音咏叹调的奔放和洒脱让人意醉神迷。

书店里近期出现三本书:《骑兵军》、《马背日记》、《敖德萨故事》,吸引不少人关注了一位诗人——巴别尔,和一座城市——敖德萨。

先说敖德萨,这座帝俄名城,如今是乌克兰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通商口岸,但有多少人知道它曾是近代犹太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之都?

敖德萨始建于1794年5月。当时,叶卡捷琳娜二世要在黑海海滨再造一座圣彼得堡,从而威慑土耳其、觊觎西南欧,并引欧风北上俄罗斯。“敖德萨(Odessa)”据说是她将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俄底修斯(Odysseus)之名加以女性化改造而来的,此词的发音娇巧、亲昵,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说得字正腔圆。敖德萨城恰如其发音,既妩媚多姿,又兼容并蓄,19世纪初,敖德萨的官方语言就是法语、意大利语和俄语,来自欧洲诸国的侨民都在这里落脚。

但叶卡捷琳娜歧视犹太人,她明令俄国犹太人在隔离区内生活,并不准他们自由择业,入学要受苛刻的名额限制,即使参军也不能获取军衔,甚至禁止他们务农,只允诺他们靠一点小手艺和小买卖勉强度日。但她却特许犹太人在敖德萨地区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尤其鼓励他们经商创业。尽管仍有诸多限制,犹太人可以在敖德萨择地而居,因为没有严厉的社会等级,至19世纪中叶以后,敖德萨已经出现了犹太银行家、工厂主和金融家,市杜马里有犹太成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敖德萨逐渐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犹太文化中心。

再说巴别尔。1894年他生于敖德萨,父亲是一名犹太农业机械交易商,他全家随即搬迁,直至1906年才回到敖德萨定居,1911年又离开敖德萨赴基辅读大学。1905年的工人运动和俄日战争使沙皇式微,而1914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使俄国走向崩溃——巴别尔的少年时代正处于敖德萨这最后一段辉煌岁月。

巴别尔从小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小学究。在敖德萨尼古拉一世商业学校,他不但学会了流利的法语,且发现了法国文学,尤其对莫泊桑情有独钟。在家中,他又要在父亲的逼迫下研读犹太人的圣经《摩西五经》和《塔木德》,除此之外,他还必须上音乐补习班,苦苦练习小提琴。就在这种种重压之下,巴别尔在敖德萨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犹太文化和欧洲文明。

那个时期,正是犹太人的意第绪文学走向世界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肖洛姆·阿莱赫姆,他曾在敖德萨居住过并描写过这里的犹太人,但其笔下的犹太人多来自俄国犹太隔离区,他们贪婪、迂腐,处处精打细算却每每落得人财两空。肖洛姆·阿莱赫姆在揭示这些旧犹太人的伤疤的同时能让他们一边儿抽泣一边儿哈哈大笑。读肖洛姆·阿莱赫姆之后,好像脱口而出就会说那些混杂着俚语和箴言、警句和祷词的犹太土话。

那时的敖德萨,已出现了全新的犹太人。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敖德萨已成为欧洲现代犹太复国运动的发源地。在敖德萨先后居住了20年的犹太复国主义诗人比亚利克在1904年发表希伯来语长诗《屠杀之城》,他一反千余年来犹太人面对迫害和屠戮的逆来顺受,而鼓励犹太人挺身而出,以暴易暴,这首诗曾激励无数犹太青年参加犹太自卫军。巴别尔那代人无不熟谙比亚利克,他自己就曾参加敖德萨犹太复国少年团。

成长中的巴别尔全身心地拥抱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全部文化积累,从浪漫主义到唯心论,从乌托邦到共产主义,从达·芬奇到鲁本斯,从莫扎特到莎士比亚,从《十日谈》到《巨人传》,还有狄更斯和大仲马,也伴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为一个敖德萨人。

1921年,在饱经战乱之后,巴别尔回到敖德萨。此时的敖德萨已毁于连绵战火,一片肃杀。于是,他在废墟上为敖德萨谱写了一曲挽歌——这就是《敖德萨故事》。故事中的犹太人不再是肖洛姆·阿莱赫姆那样的贱民和懦夫,而是拉伯雷式的巨人和英雄,他们说的是一种崭新的敖德萨俄语,既有希伯来语的庄重,也有意第绪俚语的诙谐。那些篇幅不长不短、合辙押韵的独白,实际上是一首首妙趣横生的男高音咏叹调,配乐演唱必定声若洪钟、杀气腾腾。它表过了巴别尔对敖德萨犹太人命运的深刻思索,传递了巴别尔的心底呼唤……

猜你喜欢
敖德萨巴别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敖德萨跳蚤市场
丽江青年作家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研讨会
一种特别的寻找现代人“存在”的诗意——评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敖德萨, 一颗最美的“黑海珍珠”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从《巴别塔》看“东方主义”的概念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