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最基本的政策着眼点就是动员更多的资源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之所以发生巨大改善的基本经验。1月31日《经济观察报》载周其仁文章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在需求猛增的情况下,资源动员的能力却十分低下:1978-2005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加了77倍、个人卫生开支增加了198倍,而同期医院、诊所、医生和护士数目的增加却分别只有1-2倍。而2005年全国卫生人员的绝对数,甚至低于历史达到过的最高水平,比1997年的还绝对减少了46595人。就是说,医疗服务的需求在增加,而医生作为满足需求的中坚力量,人数却在减少。
供应并不是问题。仅计普通大学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1997-2005年间全国累计招生数达到85.4万人,而同期全国医生人数却减少了4.7万人,这究竟算怎么回事?即便全国退休医生有20万,那就还有70万受过专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训练的医学人才入医无门!是人才外流吗?也许是--毕竟到美国当医生收入要高很多。可是美国的厨师、工程师等等的收入也远比中国的高,为什么那些人才外流之余,国内还是越来越多,与医疗卫生系统出现的尴尬局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呢?
周其仁认为,不少专家喜欢强调医疗卫生的特殊性,但医卫服务同样离不开资源的动员、特别是离不开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资源的动员。我国医卫系统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条件下,资源动员能力居然如此出人意料地低下,不把个中道理探查清楚,再良好的愿望构成的医改方案也难免变成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