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民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日前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司法和谐”的理念。肖扬表示,在当今民事诉讼领域,过于强调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不仅使法官不堪重负,而且影响审判机关的中立形象,而过于强调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也容易出现诉讼迟延和诉讼成本增加以至实体不公等缺陷。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战略目标下,民事诉讼朝着和谐的诉讼模式迈进,大力倡导和谐司法,无疑将成为新时期民事审判的重要特征。
对于“司法和谐”,社会上理解不同,异议也颇多,其中质疑性观点之一是:司法的精髓在于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而在法院判决和执行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决定了司法在某种意义上永远不会“和谐”,譬如法官和原被告的关系。那么“司法和谐”的提法与“司法公正”究竟有无矛盾?应如何看待?
我认为,公正既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体现了与人相关的资源的分配状况,其实质在于,在社会中应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使每个人都得到其应当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人们各得其所,平安相处,平静生活,社会实现和谐。而“司法公正”是什么?它是社会公正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如果没有“司法公正”,如果我们社会屡屡发生“佘祥林杀妻”、“黑社会老大捐巨款获命”等等奇案,那么社会公正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司法机关应该是中立的裁判机构,处于不偏不倚的中间地位,不代表诉讼中任何一方利益,具有超然的姿态和形象,它又独立于其他任何国家机构,不受这些机构和人员的指挥,独立进行裁判。而法律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被国家制订或认可,反映了广大民众意志和愿望,是绝非任何权威或富豪可以凌驾、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大小小的司法官们都受过严格的职业训练,是职业化的群体,也是社会公正的象征和人格化。基于上述三个特点,普通民众对司法公正一直寄予殷殷厚望,期望司法审理和判决在创建和谐诉讼秩序的同时,首先要坚持公正,首先要减少或杜绝冤假错案,这完全是正常也正当的诉求。
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和谐社会本质上也必须是法治社会,司法公正在构建和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作用包括: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纠纷。任何和谐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矛盾的社会。但是,矛盾不能发展到影响社会的和谐,使其无法承受,以致酿成不和谐。这作用有助于树立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增强法治意识。经过公正的司法和各种纠纷的公正解决,使人们看到司法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认识到它确实可以成为解决纠纷和矛盾的最有效手段;唤起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对法治的崇拜,从而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这作用还有助于我们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使我国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可是,目前中国还不是成熟的法治国家,只是正在建设中的法治国家;同时,我国还有一些自身的特色,因此对我国司法公正的期望,不能简单地类比于一些现代成熟的法治国家。我认为,“司法和谐”的根本前提还是“公正”二字。将“司法和谐“与“司法公正”有机结合,要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入手。
其一,必须严格依法司法。目前,各种非法律因素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不小,不少地方的司法判决常常演变成平衡各种关系,而弃法律准绳于不顾。复杂的现实要求司法机关的领导和人员必须坚定地站在公正司法的立场上,力排来自任何方面和任何形式的非法、不当干预,严格依法办案,维护司法的尊严,而决不能刻意营造表面化的“和谐”,趋利避害。
其二,调整现有司法队伍,让具有高素质的人员尽快流入司法队伍。司法是一种人的活动,司法人员应该职业化,既受过职业训练,又经过职业考试,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做到廉洁奉公,公正司法。目前不少地方司法机构出现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情况;有的甚至涉及法院院长、副院长。我们必须看到害群之马的危害,必须在调整司法队伍的工作中,让不符合要求的司法人员加速离开司法队伍,使司法队伍和人员能适应司法公正的需要。
其三,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司法中立的制度性保障和财政支持等。只有不断完善司法体制,充分发挥其潜能,才有望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还有很多事要做,碰到的困难也不小。这就更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我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的改革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改革。这一改革的成果既要体现现代司法体制的先进性,又要符合中国国情,使其能在我国土壤中生根、开花,真正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效能。(作者系华东政法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