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需“放手”农产品价格上涨

2007-05-30 22:22王德超
南风窗 2007年23期
关键词:放手公共财政劳动生产率

王德超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当下政府高度重视、民众普遍关注、社会极其敏感的重要民生话题。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采取抑制政策、进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政府通常的政策取向,但是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政策在今天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这一政策有加以调整的必要。

价格上涨的惠农效应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困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央近几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兼顾市场物价的平稳,主要在减轻农民负担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逐步取消农业税,大幅减少农村摊派费用,对种粮直接补贴等等。客观地讲,近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一系列的减负政策,而不是主要来自农产品的销售,农民种粮本身的收入增长十分有限。

然而,减负只是治标措施,难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事实上,未来对农民减负的空间已经很小。

现在,农民收入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不能不说与农产品的价格偏低有一定关系。近10年来,农产品价格增长系数与公务员及城镇职工收入的增长系数相差数倍,而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农产品与二、三产业的产品价格剪刀差仍呈拉大趋势。此外农民的实物劳动生产率很低,从事农业劳动的平均收入与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平均收融入相差很大。这实际上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行适度引导,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杠杆。

农产品价格上涨,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市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而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民转岗离开土地,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为农业產业化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公共财政的供给能力。

农产品价格上涨又会使农产品的生产有较好的比较效益,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的投资。而农业生产的农场化经营,应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价格上涨的民生保障

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物价指数的提高,这是一直在强调的。但也应当看到,在一段时期内,农产品价格稳定持续增长,对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受其影响较大的只是城市低收入居民和低保家庭。

从我国公共财政实际状况来看,现在完全有条件通过公共财政对低收入家庭实施补贴,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民生问题。关键是需要形成这样一个机制: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部分的较大份额应用于补贴低收入家庭,其中个人所得税应全部用于这方面的开支,同时个人所得税应从严征收。这是国际通行的调节高低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手段。另外还要逐步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健全有关法律,依法加强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力度。

全球背景定价

我国已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但是我们人口多,土地少,城乡差距大。中国不可能成为大宗农产品的出口国,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进口农产品解决全国的吃饭问题。根据当前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允许农产品的价格增长快一点,甚至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都是可以承受的。

当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要通过关税和进口配额等措施适当将国内外市场隔离。这是在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低下的阶段,提高农民收入的切实可行的一项政策。现在国家有条件、有能力实行这一政策。待农业产业化发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20%甚至15%以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提高之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可以完全和国际市场接轨。

当然,农产品的价格增长机制,还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并辅之以健康的流通环节,才能让农产品的生产者直接受益。如果引导政策失当或流通环节不畅,则容易出现农产品的终端市场价格猛涨而农民收入未见增长的情况。

总之,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按市场规律协调城乡发展的正常的健康的经济现象。采取适度引导农产品价格逐步上升的政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作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

猜你喜欢
放手公共财政劳动生产率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法律结构变迁与现代公共财政模式建构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
图 表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