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时
股市的繁荣对于金融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转移,大量资金从银行转入市场。然而人们有理由追问,如果任由居民储蓄之水向股市狂泻,金融系统的坏账黑洞是否会使银行周转陷入困境,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现象
在IT圈内小有名气的浙江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现在有点迷惑。股市的疯狂看来开始影响他的公司了,因为他那些高学历的雇员虽然埋头苦干,但几年下来的收入却远远赶不上另外一些比较空闲而去炒股票的同学,这引起了很多颐高集团内年轻人的心态失衡。甚至埋头于实业的翁南道本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因为家人总是拿“炒炒股票就可以赚几百万”的例子与他的辛苦做比较,甚至有时对他还有一些埋怨。
当股票风潮已经影响到本来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属于高收入群体的颐高集团内部员工甚至是老板的心态时,它的力量是可见一斑了。从中国股市开始对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分置状况进行改革开始,到现在还不满3年时间,标志性的上证指数已经从最低的千点左右上升到了4000点,在股票价格变动上,上涨300%到500%的股票比比皆是。
大约是从2006年年中开始,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银行柜台前,存取款的队伍一再加长。除了正常业务之外,银行储蓄向股票市场和基金公司搬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你的股票抛没抛?”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办公室白领相互之间见面相互谈论的主要话题。一个个因炒股票而发财的神话在民间流传,在一夜暴富的神话指引下'有卖房子入市的、有退休工人把养老钱投入股市的、有借贷入市的。在上证指数达到3500点之后,大众媒体上也经常传来机构投资者退出市场的消息,指数也开始出现数次巨大的波动,但由散户为主体构成的民间投资者不断地加入这个市场,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抬着指数进一步上行。截至4月份,宏观上的数据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户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户!大学生炒股票、中学生炒股票,甚至寺院里静修的和尚也耐不住性子,进入了股市。记者在一个证券公司开户室里看到的人声鼎沸的现象只有80年代抢购风时人们购买紧俏物资的热情才能相比。
相对于股市的红火,由理财专家组成的基金都受到了抛弃。仅仅在2007年初,基金还是普通老百姓进入市场的主要工具,仅仅几个月后,由于基金经理所特有的谨慎性,他们的操作已经普遍落后于股市大盘,因此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股民开始赎回基金自己操作。
股票热!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股票,股评家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实业家们心理失衡,社会学家们要求人们改变观念,甚至连心理医生都加入了,他们要求人们对股市带来的财富变化做好心理准备。
大佬们的争吵
在火热的股市面前,大佬们开始争吵了。
一直对中国股市看多的学者像刘纪鹏、杨帆等显然是占了上风,他们认为2005年在于点上下的中国股市本来就不正常,现在的股价上涨才恢复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本来面目,杨帆甚至认为股指上到万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全球前列的;但与之针锋相对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作为一位受人尊重的企业家,李嘉诚非常罕见地直言内地股市目前存在风险,指出如果股市发生风波,那受害的将是内地的普罗百姓;香港另一商界巨子、素有“亚洲股神”之称的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近日亦表示感到内地股民过勇,追高行径近于“蠢”,而A股或已形成泡沫。而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中国股民正在争相搭上一艘“泰坦尼克”号;而国内媒体则用“击鼓传花”来形容目前的股市,不过传送的不是花,而是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手雷。
对于中国的未来,人们的看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股市目前如此迅速地上涨,像刘纪鹏和杨帆这样的乐观派却是少数。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股市现在的市盈率普遍已经到了50至60倍的水平,这数字已经是历史高点。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公司之间都存在交叉持股的现象,相互的持股使得公司的业绩因为股票市场的上升而上升。这种业绩上升是靠不住的,如果市场下跌,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应声而落,目前股市的快速上涨,是透支了未来的空间,有造成大幅震荡的可能。
当然,在所有的市场行为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管理层的动向——管理层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对股市进行直接的干预?这是股民们都关心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政府并没有出手干预市场,只有对经济负有宏观管理之责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期一次会议E表示了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在随后的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此举意图清晰,手法罕见。
散户控市,一个硬币的两面
本次股市大涨的一个特点是散户史无前例地入市,在财富神话的指引下,大量从未入市的中小投资者冲进了市场,散户普遍高涨的热情凝聚在一起,在近几个月内控制了市场。
从一个方面看,这是一件好事。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原来一直集中于银行存款,被政府认为是一只不知什么时候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老虎。现在这些现金大量地进入股市,分散了资产分布,同时也改善了企业持股的构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进入证券市场,有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开始关注宏观经济,为中国的经济民主奠基了基础,也是为中国金融市场放开打下一个民意和可接受力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由于本次股市上涨中散户入市的价位普遍偏高,有相当的盲目成分。大部分投资者是因为跟风效应才大举进入市场,实际上是为机构投资者接盘。更为重要的是,散户入市的资金成分相当复杂。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很多投资者不知道,现在他们账上的盈利只是纸上富贵,而相对的风险积累已经非常之大。如果股市下跌,相当在中国重新进行了一次财富分配,而受损的,还将是中小散户。而他们都是升斗小户,对抗风险的能力,无论是财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极限。在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类似时期,1929年的大股灾前街边的擦鞋童都在与基金经理谈论股票。而在股灾发生后,仅仅是华尔街的大投机者,就有11人自杀。
隐忧
更深层次的隐忧,来自金融业的内部。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开放,国内商业银行的呆坏账一直是金融体制内的巨大隐忧。2001年,中国官方曾经披露中国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高达54%,经过政府先后两次用财政和外汇储备对其进行冲消,现在公布的数字为10%。但是国家只是对工行、中行等几个大银行的坏账进行过冲消,未经冲消的金融机构坏账仍然存在,最为严重的如各级农村信用社,呆坏账率仍然高达50%以上。
股市的繁荣,对于金融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转移。大量的资金,从银行转入了市场。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中国金融业的那个黑洞,如果任由居民储蓄之水向股市狂泻,那个坏账的黑洞会使银行的周转陷入困难,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运行。
正因为此,作为有着深远商业眼光的港商李嘉诚先生才会对内地股市表示忧虑。作为香港商界的领袖,李嘉诚知道的是,内地的经济波动将与香港高度相关。此时此地,李嘉诚的这番讲话内在含义非常明显,他不希望内地股市发生大的波动,进而造成中国经济整体的变动。有意思的是,同日,温家宝在上海的中非开发银行理事会致词中也提到了金融问题。温总理表示,中国政府是有能力控制好金融局面的。
诚然,政府不介入股市是一个基本原则,事实上,在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也在有意识地减轻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不过,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结构目前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有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投资者在介入,而且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资本在介入,因此掌握好平衡,使股市未来的波动不致于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成为政府目前的重要任务。
这一轮股市的上涨,从股改中出发,但是会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未来它一定会发生不小的波动。如果说高房价已经使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成本提高到无法接受的程度的话,我们只能期望,未来的股市波动不要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