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来之水,谁用?

2007-05-30 10:48
南风窗 2007年15期
关键词:东线调水水价

石 破 田 磊

2007年6月27日,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称: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南水北调办、海关总署等3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等8.59亿元。

业内权威人士透露,对南水北调的审计,缘于东线、中线工程开工以来,单项工程的投资普遍存在增加的趋向,工程总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指令审计署进入审计。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的整体可研报告,国家发改委还没有批,只有几个关键项目,如穿黄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京石段工程等获得了批准。这些已批复的单项,将来可以原封不动地被纳入整体可研中。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中线工程水源公司负责的3个建设项目,除大坝加高已开工外,征地移民、陶岔口渠首工程都还没批。丹江口库区32万多移民,一开始做的概算资金是130亿元,总体可研时做到了240亿,因为国家的整个移民政策在变化,价格要跟着政策调。

这位人士说,审计署审计出来的问题资金,其实很多情况是为了保证工期,垫付资金先干,等发改委批复规划后,再用资金弥补,“其实审计部门也理解我们,这里没有个人私利”。另外的情况,是当初好多事情没考虑到,施工中遇到阻碍,不得不追加投资。

上述解释固然可以说没有“个人私利”,但这些因素最终却将叠加到调水成本上,影响到未来每个用户的私利。远来之水,正变得越来越贵,让人们用起来不得不掂量再三。

水价依然朦胧

从2005年7月起,郑州市民每吃一吨水,要多掏0.15元了,这多掏的0.15元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基金”。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干渠建设资金1000多亿元,这些钱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资金来源大致有三种:汉江中下游的四项治理工作,因为是国家对湖北省的补偿,全部由国家投资;中线水源公司负责的大坝加高、库区移民及陶岔渠首建设,50%左右由国家投资,另一半由公司出面向银行贷款;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因是受益区,地方政府还搞了工程基金,由当地老百姓集资,资金来源于是变成了三块。

一位业内人士说,中线干渠开工之初,国务院让沿途各省自报需调水量,河南、河北等地报得很高,北京、天津则担心沿途闸门开得多,到他们那里都没水了。但国务院下令将受水区各省市需调水量与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出资比例挂钩,各省便不敢多报了。

千辛万苦调来的水到底值多少钱?这将是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横亘在水源地与受水区之间的敏感问题。

相关方面均表示:“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定要有国家发改委、物价局等等多个部门参与才能有结果。一切只能等国务院第三次建委会来定。”

据记者了解,水利部曾经组织过山东、江苏两省的相关部门一起核算水价,但经过几次开会协调,到现在为止,水价问题还是难以达成一致,目前只是有一个定性的说法,也就是说,只能大概确定哪几项因素可以被列入计算水价的考虑范围,比如人员工资、泵站运转的电费等。

东线采取13级泵站逐级翻水,一旦建成运行,泵站的耗电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设备维修费用,将成为一项巨大而刚性的成本支出,加之需要持续投入的治污资金,东线的运行成本将会远远超过基建投入,而这些成本的收回,都只能通过未来预想中的水资源的交易。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河认为,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远高于受水区开发当地水资源的成本,如果水资源费在水价中比重太低,甚至只体现工程价,讲究“实惠”的使用者势必继续掠夺式开发当地水源,而不用北调的江水。他认为,完整的水价应该包括资源成本、供水工程成本以及环境成本三个部分。

至于将来的水由谁来卖,是水源公司吗?中线水源公司总工程师张小厅对此予以否认:“水源公司现在批准的职能只是建设。至于到时候谁来卖水,还要资产重组,平衡各方利益,可能沿途各省市都有股份,具体的操作运行机构现在还没确定,将来卖水的钱,主要用来还银行贷款,这是一个公益性的体制。”

“具体价格现在还没测算出来,它跟工程需要还贷多少有关。南水北调的建设资金,国家拿的钱就不回收了,各省的基金也不回收了,但是贷款必须还本付息。另外,各个城市供水到居民家中,价格至少也要翻一两个跟头。”张小厅说。

最终的水价,目前相关方都在等待国务院决定。据专家估算,最终的水价很可能远远超过原有的设想,由于国家对南水北调的定位很清楚,不会再是传统的公益性水利,而是经营型与公益性的结合,将来工程运转起来要求达到保本微利的状态。大量的运行成本将由受水区承担,但如果水价过高,很可能令人难以承受。

怎样用才划算

南水北调设计之初三条线的功能定位是,西线以黄河增水为主,中线供应北京、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用水,东线则供应天津、河北以及胶东半岛用水。设计中考虑的唯一问题就是供应北方大城市用水。

因为农业用水不划算。张小厅说:“按照国际标准,用1立方米水灌溉,只能打1.2公斤粮食,国内还达不到这个标准。1公斤粮食只能卖一两块钱,南水北调的水价也是一立方一两块钱,还拿它浇地干什么?”

现在郑州市民吃的黄河水,每立方米只掏0.15元,南水北调成本那么高,届时水价如何调整?会不会大家都不吃南水北调的水了?一位水利专家跟记者说:“有这种可能。现在国家的几大调水工程,如山东的引黄济青、山西的引黄入晋以及新疆的引水工程等,都未发挥太大效益,只有深圳的东深供水工程,因为是往香港供水,香港人有钱,而且非用这水不可,算是成功的。”

就东线而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泵站运转的成本加上治理污染的投入,将使江苏的水调到山东时变得非常昂贵。到时候,山东还愿不愿意用这些水?很难说。花高价从外边买水,远不如提高自身城市的节水效率、治理附近的水源污染以及深度开挖地下水来得划算。

对于从江苏调水值不值的问题,在山东内部一直都存在不同声音。不同声音背后的原因在于对山东水情和东线功能认识的分歧。包括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李殿魁在内的很多专家认为,山东不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而仅是工程缺水。

事实上,山东大部分地区位于750mm等雨线内,地下水总储存能力约5000亿立方米,年地表径流量276亿立方米,很多人都认为,山东完全可以通过省内的水利工程完成自身的水资源需求,没有必要再花高价从江苏买水。持这样思路的专家预测的结果是,东线建成后,很可能面临供水无市场、投资无效益、工作人员生活无保障的三无难题。

山东方面不少专家则提出应该增加航运、生态、排洪、景观等功能,单一供水划不来。于是经过航道、水利等多个部门数次讨价还价,2005年11月20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北京通过最后审查,总报告否定了“单纯调水”方案,肯定调水要与航运结合。正是根据这份报告,东线山东段的设计完全发生了变更。

“京津唐整个区域都严重缺水,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一个个大漏斗。如果北京用一段南水北调的水,地下水逐步回升了,有人说南水北调水价高,我还用地下水,使南水北调的水费收不上来,不供水了,地下又形成大漏斗……就成了恶性循环。”专家表示。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自来水价格为每吨3.7元,已是全国各城市中的最高水价。但据预计,到2010年南水北调到北京时,水价还要翻几番。到时候,水是能供得上去,收不收得上钱?还是个未知数。“国家必须有一个政策,不能谁买南水北调的水谁划不来,不能大家还都抽地下水。”中线水源公司总工程师张小厅对记者说。

猜你喜欢
东线调水水价
东线混战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开工
膜下滴灌作物以肥调水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