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展
从1987年被发现,1989年中日联合调查队再次对“南海一号”进行了探摸,这次持续5天的调查获得了沉船更加精确的位置,并掌握了有关沉船海域海况、气象方面的资料。但在此之后,中国水下考古队一直没有再对其进行打捞,直至2001年。
“1989年,对于中国水下考古来说,也只是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从人员、设备、资金方面,都不足支持整个‘南海一号的打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劲说。她正是后来参与提出“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的人士之一。
第一条被打开的沉船
“南海一号”调查的停滞并不意味着中国整个水下考古的停滞。从1991年开始,中国水下考古队的工作重点转到辽宁绥中三道岗海域的沉船遗址。这是一条元代沉船,调查和发掘持续7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结束。“这是一个坐标,它是中国水下考古队第一次独立开展大规模水下工作。”张威说。
这是一艘水深在10米以下,长约25米,宽约5米沉船遗址。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船体已经被海虫吃掉,只在沉船处散落大量的元代铁器和瓷器。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器物打捞出水,通过辨别,瓷器为元代北方磁州窑的产品。
这是一条哪里驶出,又开向哪里的沉船呢?实际上,有别于南海航线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还有一条海上贸易通道,是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港口出发,驶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被称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在元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由山东半岛的莱州出发,经大同江到达平壤;另一条则是宁波出发,经过东海、黄海、朝鲜竹岛等地到达日本。沉船最初被认为是驶向这些地方。但沉船沉没的地点,与这两条常行的路线并不相同。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更加倾向于这是由靠近磁州的直沽港出海,驶向东北渤海沿岸港口,从事国内贸易的一条航船。
“三道岗沉船遗址推进了人们对国内贸易利用海路的研究,也丰富了对北方瓷器的认识,但对于水下考古队来说,一次正规、完整、独立的发掘过程,则是最大的收获。”张威说。
盗捞猖獗
实际上,刚刚结束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不久,张威就带着12名队员奔赴西沙,在那里展开大规模的水下文化遗存考察。那也是中国水下考古队第一次远航调查。“对于海军来说,西沙也许并不算远,但对于水下考古来说,如何在远离大陆,面临补给困难、海况复杂的环境进行调查发掘,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张威说。
经过数天的搜索,他们在永乐群岛南面的华光礁附近发现一处沉船遗址,这是一处比篮球场还大的遗址,里面散落着各式各样破碎的瓷器,遗址的很大部分埋藏在珊瑚沙之下。通过挖掘打捞,确认这是一处南宋沉船遗址,随后被命名为“华光礁一号”。遗址中的瓷器来自闽江上游松溪窑、晋江瓷灶窑、泉州德化窑等地。但是由于位处渔民的作业区域,这处遗址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海上丝路的航道上,大小沉船不计其数,有些地区正处于渔民的作业区,因此常常有人从水中打捞上沉船货物。这也引来不少文物贩子的觊觎,他们有的从渔民手中购买,有的甚至花钱雇人私自在沉船处打捞,不但给文物带来损失,更是造成考古信息的流失。
2005年发现的“碗礁一号”可谓其中典型。碗礁群岛位于福建平潭屿头乡附近海域,因渔民捕鱼时常有瓷碗出水,因此被命名为碗礁。2005年6月,当地渔民发现一条沉船,随后引发周围渔民哄抢,各地文物商贩也蜂拥而至,往日平静的碗礁海域成为各地盗捞者的竞技场,大量文物用最原始的办法打捞出水,破损毁坏无数。
这种状况直到福建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后,才有所缓解。中国水下考古中心和福建考古人员合作对遗址进行了清理。现场惨不忍睹,盗捞者为了加快进度,不惜用炸药炸开船体,瓷器、船体破坏严重。福州市考古队队长林果后来在文章心痛地写道,“原来以为被盗的只有3个船舱,后来发现,实际被盗的船舱有6个“碗礁一号”被盗文物可能至少在3.5万件左右,考虑到盗抢的破损率,至少超过2万件完整瓷器流入社会。”
谜团正在解开
从1989年就停滞的“南海一号”调查计划,并没有被放弃。2000年,事情有所转机,当年香港要填海建造迪斯尼乐园,邀请张威等人协助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香港,张威和队友结识了一批潜水爱好者,他们得知“南海一号”的事情后,主动表示帮助筹措调查资金。2001年,经费到位,调查得以继续。
此后,“南海一号”的调查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等方面的支持。从2001年至今,历年打捞出水的文物已经多达4000件,包括了金、银、铜、铁、瓷等多个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人们对“南海一号”的了解越来越多:它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海下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出水的瓷器涉及到福建、浙江、江西等不同窑口;根据出水的钱币显示,它的沉没时间大致在南宋早期;船体的木块部分为马尾松,船只可能建造于中国南方;出水的银质镀金腰带和鎏金龙纹手镯显示船主非常富裕
但是令人困惑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它到底属于哪个国家?船主是什么样的人?众多窑口的瓷器是如何进入到同一条船中?它从哪个港口出发,途经哪里,又要驶向何方?船员来自什么地方,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它又是如何从事贸易的
一切神秘而好奇的答案都静静地躺在水下20多米的地方,等待着出水的那一天慢慢揭晓。“对于中国水下考古来说,这也仅仅是进入到青年时期。”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说。
(本文写作感谢宁夏考古所原副所长杜玉冰女士,同时感谢中国水下考古中心李滨先生为本文提供图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