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咏
“做事偷功夫,带人真功夫”,54岁的易安一直把这话当作至理名言,她认为自己对带孩子的艰辛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然而,当今年4月女儿生下外孙小语,她当仁不让地冲上育儿第一线以后,才发觉,心理准备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今带孩子的环境和观念和以前比,大不一样了。
三个月婴儿的“体育考试”
小语三个月时,易安带他去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打白百破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针)。医院要求先做“脑神经发育检查”,因为疫苗会加重脑发育滞后孩子的病清。
检查方式是考察婴儿的运动能力。医生先让孩子平躺,然后握住他的手拉他坐起,这叫“拉腕起坐”。刚开始孩子的头是向后耷拉的,拉起到约45度时,三个月大的婴儿应该能自己把头抬平。
那天在出租车的摇晃中一路睡到医院的小语,还没完全醒呢,就措手不及地迎接了他人生的第一场“体育考试”。他没达标。当医生把他拉起时,小脑袋左晃右荡。
接下来考察下肢的支撑能力。
医生端住小语的胁窝,让他“站”在床上,看双腿能不能承力。这不就是以前常用来逗孩子玩的“站墩墩”吗?易安没让小语站过,因为按老说法,站太早对腿的发育不好。
小语再一次失败。当医生端着他站时,两条腿软得像丝带。
小语没打成白百破,还被建议看了专家门诊。专家说,这多半是缺乏锻炼造成的,赶紧回家多练,一个月之后再来,如果还这样就要考虑做早期干预治疗。
易安有点懵了,她压根就没想到外孙会在体检中被医生认为“不合格”。以前她带女儿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些检查,该爬的时候爬,该走的时候走,一切顺其自然,不也好好的吗?
但现在的说法是,不能重营养,轻运动,运动促进大脑发育。孩子一生下来,护士就会教妈妈给孩子做抚触,从额头到手臂和腿,从前胸,腹部到后背,有一整套按摩手法。护士还要求妈妈每天给孩子做被动婴儿操,帮他们运动肌肉。出生后24小时,可以送婴儿去专用的水池子里游泳。其实,小语42天检查身体时医生就示范过“拉腕起坐”,并要求家长回家训练。易安不敢,怕没做好弄伤孩子,没想到,就让小语的第一次“考试”不达标。
“白百破事件”后来的结果是,小语像个小运动员一样每天早晚训练。十天之后再次带他去市妇幼,“考试”合格。
要重视运动,只是易安所感受的育儿新理论之一。荣升外婆的这几个月里,她知道了定时喂养是过时的词汇,现在提倡按需喂养;她知道了婴儿的频繁吸吮可能比各种肉汤补品更能下奶;她知道了米粉和奶混在一起喂会影响奶中钙的吸收,而以前她一直是这么喂女儿的;她知道了0~1岁不仅仅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还有很多心智发育的“敏感期”,因此现在的宣传是,教育从婴儿开始。
起跑线从出生开始
黄永是一个快3岁孩子的母亲,她在女儿7个月时接触早教,一直坚持到两岁多孩子上幼儿园。她觉得老人的观念不行,自己又不太会带小孩,去上早教课对女儿的成长很有帮助。通过早教班的学习,她知道在每个阶段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比如说到了爬的敏感期,用一些方法引导孩子爬,一岁左右,手的敏感到了,这时要锻炼孩子手的活动能力。“我女儿一岁三个月就会拿筷子,如果没上早教班,肯定办不到”,黄永说。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如今,这根起跑线被大大提前了。
来自美国,英文授课的金宝贝可能是全国最昂贵的早教中心,一堂45分钟的课,中位价大概200元左右,每分钟合4.5元。如果每周上课一次,一年的花费将近1万。
如此昂贵的课程,依然受到众多父母的追捧。从2003年引进到中国,4年间就在近40个城市发展了57个加盟中心。位于望京的金宝贝,是北京的四个加盟中心之一,注册学员有1000多人,报名时年龄最小的孩子才43天。连爬都不会爬的孩子,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记者参观过一堂金宝贝0~6个月孩子的游戏课,那堂课的主题是“迷你降落伞”。两个老师,一个说英文,另一个翻译成中文给家长听。彩色游戏垫上躺着七八个小婴儿,家长们坐在自己孩子身边,合力撑起一个色彩鲜艳的大降落伞,然后在老师的歌唱中有节奏地转动,让不同的颜色在婴儿眼前晃过。孩子们表情各异,有的比较配合,眼睛盯着看,手舞足蹈想去抓,有的迷迷糊糊睡着了,还有的突然哇哇哭起来,妈妈只好抱起来哄。
这个教室的另一头,摆着各种各样的大型玩具,那是给月龄大一些的孩子上课用的。另一个教室的角落里,摆着一箱沙子,沙子里放了些石头和贝壳。负责接待的一位小姐说,这是上艺术课用的,沙子绝对安全,孩子通过触摸可以学会感知物体的软硬。
“三个大人加一个保姆,还是累”
和以前连营养都跟不上的时候比,现在很多观念的确是进步,新生儿存活率的上升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增快就是一个证明。而最让易安觉得心存感激的是如今医院对新妈妈授乳的辅导,她说,如果当年医院都像现在这样,她一定也能喂上母乳。
条件越来越好,但育儿也明显变得更累,这老一辈都感受颇深。“以前一个人带孩子还得做家务做饭,现在是三个大人加一个保姆,还是累”。易安说。
三个大人加一个保姆,并不是很“奢侈”的格局。随着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进入生育年龄,很多家里是父母、四个老人和保姆—起伺候—个孩子,所谓“七星捧月”。条件更好点的家庭,除了保姆,还要请一个专门的育儿嫂。因此,有人用“人力资源过剩”来形容现在的育儿条件。
但易安仍然觉得伺候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再对付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就再没时间干别的事情。
喂小语喝奶最让人头疼:小语三个来月时,一瓶130毫升的奶,要一个小时才能喂完,前半截吃得很快,后半截开始哭,含着奶嘴玩。易安想过很多办法,换口径更大的奶嘴,变换喂奶姿势和方式——会儿“边走边唱”,一会儿“金鸡独立”;有时要把他摇到迷迷糊糊的半睡状况再接着吃,如果哄过头真睡着了,又得一人喂奶一人楸耳朵,用处都不大。咨询医生时得到的建议是,最好在20分钟里喂完,不然孩子总是处于吃的状态,影响食欲,不过一天的总奶量最好不要少于700毫升。这又带来了新问题,以前只一门心思变各种花样把奶喂进去,现在一方面担心孩子总奶量不够,另一方面又担心超时造成恶性循环。那段时间,易安和女儿总处于喂还是不喂的矛盾中,小语的妈妈还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本子,把每次喂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奶量以及两餐奶之间的间隔,都清楚地记了下来。
遛弯时和其他带孩子的邻居攀谈后易安发觉,小语其实还算乖。几乎每家带孩子都像一场战斗。有的孩子半夜醒了不肯接着睡,妈妈只好推着婴儿车在客厅里来回走上一两个小时;有的孩子前半岁一定要在大人怀里才能睡,放下就醒,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只好通宵轮值。
与这些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语妈妈的大学同学李娅,她嫁给了一个法国人,两个孩子间隔一岁。大儿子两个多月时,他们居住在韩国。先生上班,老人不在跟前,没雇保姆,带孩子做家务全都是李娅一个人。但她的生活却显得从容得多:每天上午把儿子送托儿所,自己去上韩语课,中午下课后再接回来。儿子午睡时做家务,准备晚饭。孩子睡醒后陪他玩一会,然后大人做饭吃饭,大约九点多,孩子入睡。
李娅的两个孩子,没有一个是要大人抱着才入睡的,更别说通宵达旦地抱。在吃母乳的阶段,孩子有时吃着吃着就睡了,李娅会拍他醒来,打个嗝,换块尿布,然后放回小床上,让他自己睡。她觉得,培养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入眠,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
超越温饱的育儿时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现在育儿理论五花八门,大家又急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有时反而无所适从,是造成今日育儿之累的原因之一。
如今是个典型的通过看书,上网生养孩子的时代,从怀孕到育儿,各种书籍琳琅满目,互联网上也无所不包。以前都是老人传授经验,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知道得比老人还清楚。小语的妈妈曾笑称自己怀孕怀成半个专家。—遇到什么问题,就翻书,上网查资料,去论坛发帖子。临产的那个凌晨,还打开《怀孕圣经》逐条对症状。
信息发达带来了好处,有时也让人为之所累,尤其是在这个刚超越温饱,有经济实力为孩子提供其他的时代。一方面,信息繁多让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另一方面,有些本来正确的理论,被过分极端化了。
早教是一个例子。
其实,以前人们也在无意识地早教,比如,经常拿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者摇铃铛逗孩子玩,拿报纸让孩子自己去撕,现在这些都被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多给婴儿各种感官刺激能促进他们大脑发育,撕纸能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动作。
这些被上升的理论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生怕带得不科学,跟不上时代。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晓苏以前一直对早教不以为然,但她现在准备带1岁零6个月的女儿去上早教班了,因为她觉得自己不懂得怎么陪孩子玩,玩的质量也不高。
“早教肯定有好处,但有些其实是很基本的东西,在幼儿园可以完成,在家里父母也可以自己完成。”孙云晓说。
“小宝宝最初的,最好的,最适宜的早教,就是来自家庭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一次去超市的“旅行”,就足够给予他们各种各样新鲜的刺激了。”育儿期刊《父母》杂志谈到早教问题时说。
这也是李娅没送孩子去上课的一个原因,她觉得在家里可以选—个孩子状态好,吃饱睡足的时候陪着玩,更灵活,至于玩什么无所谓。“随便拿个玩具,在他眼前晃,看他的眼睛能不能跟着走,能不能抓玩具,和他说说话,唱首歌,其实很简单,没什么会不会的”,李娅说,“在法国,‘早教可能很难有市场”。至少,在李娅周围,她认识的新妈妈中,没人把孩子送去上课。
不过,中国的早教热也有其独特的国情因素。“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让孩子缺少玩伴。孩子的成长需要同龄人的陪伴,再好的父母也不能替代”,孙云晓说。
李刚正是持这种观念的一位父亲,他对早教本身并不追逐,但很担心孩子孤独地长大“我送孩子去上课,主要是因为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没办法,我总不能变小了陪他玩吧。”
另一个理论本身没错,但在中国却被极端化的例子是母乳喂养。一些妈妈认为一岁左右断奶的观念过时了,有条件应该喂到两岁,在大型育儿论坛摇篮网上就聚集了一大批这样的妈妈。
“其实,不要走极端,一说母乳好,叼到两三岁。多少会影响孩子吃饭,对心理发育也不好。一岁以后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原儿科主任,从事儿科医疗近三十年的李春涛说。
而一位定居在美国的中国妈妈告诉记者,美国的医生一般也只建议母乳喂养至一岁,哺乳到两岁不是西方社会所推崇的。
拾回育儿平常心
“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把孩子看得过于宝贝,期望值过高的社会心态,是让人觉得疲惫的另—个原因,”孙云晓说,“过去老人带孩子没那么多压力,现在是责任大于天”。
易安有时也反省,是不是过度关注孩子了。如果算上42天的正常体检,小语在—个半月里去了三次医院,第一次是19天时,因为还有轻微黄疸;第二次快满月了,因为孩子吃奶太哭闹,想去医院又怕交叉感染,最后花450元去了一个很清静,但很贵族医院做了次喂养咨询。
李春涛从医多年,见过很多这样过度关注的家长,有的抱着孩子来咨询,带着本子,列了一大堆问题。“这样的家长往往就是过度紧张,反而带不好孩子,大人的焦虑其实也会影响孩子。”
过度关注和保护,其实从孕期就开始了。在任何—个讨论孕期话题的论坛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准妈妈们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我能吃牛肉吗?我能喝酸奶吗?我能吹空调吗?我能坐两小时车出远门吗?
能。都能。怀孕,生育,包括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在中国,似乎越来越不平常,从孕妇到产妇到孩子,都被过度保护着。
李春涛说,她在澳大利亚度假时看到的几幕场景,在中国恐怕绝难看到。
一次是在海滩上。一家人从海里游完泳出来,妈妈挺着大肚子,怀有五六个月身孕,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还抱着一个不到两岁的,丈夫走在后面,抱着一个滑水板。一家人在露天浴场冲凉、换衣,然后谈笑着开车走了。
还有一次是在游乐场。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大概四五个月,还没长牙,另—个刚长出几颗牙。两个大人在一边呆着,给孩子一人一块小汉堡之类的东西。已经长了几颗牙的孩子能吃一点点,小的那个不行,把汉堡撕了,往嘴里放,因为没牙,吞不下去,一会又原样掉到了脚丫上,捡起来,再往嘴里放。大人在旁边也不阻止。
养育风格的不同,造成了育儿感受的不同,孩子最终养成的生活习惯,乃至个性也不同。
“我主张把孩子‘放养,一是‘放开了养,不要太过紧张和担心,另—个是‘放出去养,让孩子多去户外。”李春涛这样建议,“让爸爸参与有好处,男人不那么怕,弄孩子幅度大一些,力度大一些,反而更好”。
其实,把心态放松下来,并不是漠视孩子,只是重新找回育儿常态,消除了那种时时刻刻的紧张感,可能反而有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现在有两个极端,都不好。一个极端是太过细致,反而无所适从;—个是太不以为然,动辄就说,以前农村什么都没有,不也把孩子养大了?”李春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