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旸
7月21日下午,北京今日美术馆的门口人来人往,一个名为“黑白灰”的大型展览正在举行开幕酒会。成为第一个国内非营利性质的私人美术馆之后,今日美术馆已经做了20多个这样的展览。
艺术圈的人对于这个由锅炉房旧址改造的建筑越来越熟悉。这样私人建立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在国内刚刚出现不久,它使私立美术馆走向更规范的轨道,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尴尬。
第一个“非营利”私立美术馆
2002年,曾经的文艺青年、现在的地产大亨张宝全斥资4000万打造了今日美术馆。当时,他建美术馆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地产的文化品位。他清楚表白,“我不是艺术赞助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做艺术产业。”
可是,这个美术馆并没有如他想象的做成艺术产业。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对记者说,他刚接手今日的时候,一共才7个人。每年亏钱。或说根本谈不上是美术馆。
张子康向董事会的成员讲了自己的想法——改制成为非营利的艺术机构。“包括张宝全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一旦注册为非营利机构,你的收藏和别人给的赞助就都归国家所有了。”
张子康向张宝全“游说”:—个美术馆想发展壮大必须依靠社会资金,只有变成非营利性质,才会有资金赞助才会有私人捐赠,“如果你是营利机构,永远不会有人给你捐赠,所有藏品归属你个人,人家为什么要捐呢?”“只靠一个老板投钱,生意好美术馆就好,生意有问题美术馆也跟着完。既不可能做大也太危险。”最终说服了张宝全。半年前,今日美术馆正式改制为“民营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
作为国内第一家去申请这种非营剩的私人美术馆,张子康着手办理相关执照时,根本不知道该去哪办这些手续。“我就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问。”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搞清楚,做这样的—个美术馆的来龙去脉。
“如果你是经营性的,要去工商局注册,也可以叫美术馆,但后面要加上有限公司的字样;如果你是做非营利性质的美术馆,要先到文化局报批,然后到民政局注册。”张子康说。
当时张子康去申请执照的时候,民政局也根本还没有一个美术馆创建的标准。比如对空间、设施等等的要求。“先看你的申请材料。然后有人去看看你的场馆,人来了一看,说,哟,这么大的场地拿出来做非营利的美术馆,这咱得支持啊,就办了。”张子康听说相关部门现在开始制订申办美术馆的标准,并已经出台了草案。
对于外界有人质疑这种私立的非营利美术馆会不会变相成为个人敛财的途径,张子康说,这完全是因为对非营利美术馆的不了解。“非营利的美术馆所有藏品归国家所有,(私人或企业)捐赠的时候会有捐赠证书,要到民政部门登记在案。你的所有账目,资金流向等等民政部门会定期查。不可能被私人窃为己有。”
私人为何“非营利”?
和今日美术馆性质一样的还有上海的MOCA美术馆。做翡翠生意的香港商人龚明光想在上海造一座珠宝展示中心,恰逢中国当代艺术走势渐高,他自己对艺术也颇感兴趣,艺术圈的朋友便鼓动他干脆做一个当代艺术馆。2002年,龚明光拿出3000万元,在上海市中心建造了MOCA美术馆。MOCA现也改为非营利性美术馆。
据张子康介绍,他所知道的全国真正去民政局注册的非营利性私人美术馆只有两三家,但最近有很多人向他咨询如何注册非营利的美术馆,更多人对此感兴趣起来。
除此之外,目前社会上私人性质挂名为某某美术馆的,实际上都是经营性的画廊,只是挂名称为美术馆而已。
而对于公立的美术馆而言,它在中国的性质决定其依然要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目前对新出现的当代艺术部分的展览和收藏几乎为空白。私立美术馆恰是在当代艺术火热之时应运而生的,定位基本就是在当代艺术部分。恰好与公立的美术馆互相补充。
对于一个真正的美术馆来说,它必须在馆藏、展览、教育等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仅通过个人的财力很难达到,所以,想做一个真正意义的美术馆,以非营利性质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几乎是私立美术馆惟一的选择。
现状:不盈利也无社会资助
尽管是非营利性,但今日和MOCA如今都还没有像希望的,吸纳到社会的资金。日常的花销依然得靠经营者贴补。
上海MOCA美术馆还在依靠着龚明光每年一千多万元的投入。“光靠门票,连电费都不够。”龚明光说。今日美术馆相对好一些,张宝全的集团下面成立了一个做文化产业的公司“今典国际”,包括商业画廊等等经营项目。每年,这个公司拿出20%左右的利润补充到今日美术馆,作为回报,张子康要帮助“今典国际”的画廊把关签约的艺术家。而固定投资以外的缺口,今日美术馆需要自己筹措。
“国外的非营利性美术馆40%左右资金由政府拨款,只要你是合法注册的就会有(拨款),但中国没有。”张子康说,现在私立的非营利性美术馆不但得不到政府的资助,也几乎得不到企业的赞助,“中国企业家对于非营利事业或者艺术方面不太关心,所以我用广告的方法(补偿他们)。”美术馆对企业的回报一般是,现场树立广告牌LOGO,展览的图录画册印刷有赞助单位的形象广告等——在国外,一般企业赞助都比较低调,他们有时不要冠名,现场也不需要立自己的品牌LOGO,甚至在画册上都以十分不显眼的方式出现。
资金的紧张只是目前国内私立美术馆的一个问题,而遭更多人质疑的,还是没有馆藏的现实尴尬。
MOCA美术馆的馆长龚明光无奈承认,现在MOCA依旧没有什么馆藏。今日美术馆改制后半年多以来,已经有了几十件的馆藏,但是与真正的艺术馆藏量相比,仍然显得寒酸。
“我们想了另外的办法,比如整理当代艺术的文献和脉络。今日美术馆也许原作不是最多的,但是我们关于艺术史的文献部分可以做到最好。”张子康承认,这样做多少是不得已为之。
私立美术馆真正良性的状况,是能长期与国际艺术基金会形成合作关系,但由于目前国内这方面仍没有相关法律条例,使得很多国外基金仍在观望,不敢贸然投入。
双赢,有途径待时日
世界上最成功的艺术基金会是美国的古根海姆艺术基金。1937年由富商所罗门·古根海姆创立,现在许多世界级的大企业每年给予固定的赞助。
生活在北京的美国艺术评论家田霏宇对古根海姆十分熟悉,他说,“美国的免税制度是人们愿意捐赠的基础。再有你捐赠够了一定数量,就有可能进入那个艺术基金的董事会,就能接触到许多上层的人物,对于你的生意又是一种看不见的提升。”
在中国,也有着类似的免税制度,比如政府曾经有明文规定,所得税的12%可以用来赞助非营利事业,但是(这个做法)国内还是行不通,张子康说,问题在于,有的手续十分复杂,有的企业还得平衡各地关系:比如你是河北的企业,把钱赞助到北京了,河北当地就不愿意……
十几年前,古根海姆就和中国有过接触,最近他和上海MOCA美术馆合作了美国当代艺术的展览。鉴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国外的艺术基金还不能在中国设立独立的艺术机构,古根海姆的主席汤姆·克伦斯说,他们将会采用类似于公司合资的模式去寻找合作伙伴。比如与各个博物馆合作,他们输出自己的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合作博物馆则可以借给他们自己的馆藏进行展览。
中国私立美术馆仍在无人喝彩的时期,但开始慢慢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