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时代的心灵救赎

2007-05-14 15:05朱靖江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4期
关键词:伊索史诗王者

朱靖江

随着一大批历史大片狂轰滥炸,欧美很多电影人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宏大叙事所隐含的创作危机

《崔斯坦与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这个令大多数国人不知所云的电影片名,被中国的发行商改译作《王者之心》,将于4月20日在国内的电影院线上映。“王者之心”四个字听起来慷慨豪迈,更像是一部标准史诗大片的名号,但据说影片的编剧迪恩•乔加里斯却并不买账,强烈呼吁中方院线尊重英文版的原名,不要擅自将一段中世纪的爱情传奇曲解为《勇敢的心》之类的战争故事。

在《王者之心》的英文网站,写着“早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的提示词,标明“崔斯坦与伊索德”在欧洲爱情悲剧中的先驱地位。影片选择在英格兰雨雾氵蒙氵蒙的迷离季节进行拍摄,全片的基调因此透着一股忧郁的灰绿色。开场时的情节也有几分似于《勇敢的心》——集会联盟的英格兰爵士们遭到敌人突然袭击,各部精英首领几乎亡于一役,只剩下年幼的崔斯坦藏匿于地窖,被马克王以一只右手的代价救护下来。

光阴荏苒,唐查德王家有女初长成,行将嫁给粗鲁的爱尔兰大将莫霍特。公主伊索德芳心不愿,每日与侍女躲在海滩上散心。一天,海浪卷来一个昏迷不醒的青年男子,是在战斗中因毒伤被误以为阵亡的崔斯坦。帅哥美女一见倾心,却不料,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伦理、忠义、骑士尊严甚至当头的国难,都难以阻挡他们闷烧炽热的爱欲之火,一幕古典时代的爱情悲剧就此拉开帷幕。

对西方古典的再三吟咏与多元表现,是欧美文艺界长期奉行的历史传统。以“崔斯坦和伊索德”的爱情悲剧来说,从中世纪开始,英国诗人托马、德国诗人史特拉斯堡等人都根据不列颠的凯尔特人民间传说,将这部情史诉诸文字,其中史特拉斯堡的诗篇竟长达两万多行,还是他的未竟之作。而在同时代的亚瑟王传奇中,也记有相似的故事,只是主人公的名字换作了斯东骑士与吉尔莎公主。

其实在古典时代的伦理观念中,崔斯坦和伊索德之间的爱情被视为“魔药”作用下的一段孽缘。崔斯坦因剿灭毒龙,赢得了伊索德的芳心,又误饮催情的药酒,终成情爱的俘虏。所以他们之间的悲剧,其实是一场不可抗拒的误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崔斯坦与伊索德间的情感解读,逐渐从被动的“误服魔药”,变成主动的两情相悦,而陷入了无法解脱的情感绝境。1865年,德国音乐大师瓦格纳以歌剧的形式将这一爱情悲剧搬上舞台,重新诠释了陷入情网青年男女的绝望挣扎。

进入20世纪之后,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默片时代就创作了《崔斯坦与伊索德》的电影剧本,英国作家哈代亦编写一部名为《康沃尔王后》的剧作,但两位大文豪的作品均未能搬上银幕。第一部表现该题材的电影,是1920年法国导演莫里斯拍摄的默片;另一位法国导演的让•德拉诺瓦1943年执导的《永远归来》,则是以20世纪的工业时代作为这一爱情悲剧的历史背景。战后,“崔斯坦与伊索德”的经典故事又多次被搬上银幕。

2006年,新版本《王者之心》问世,一方面它恢复了原作中浓重的史诗气质——中世纪、战争、传奇、骑士等古典元素;另一方面,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悲剧也被彻底还原成“人”的选择与决定,摒弃了各种迷药与毒龙、天启和神判之类的魔幻主义借口。

但《王者之心》仍称得上是一部“非典型的”史诗电影。尽管衡量一部史诗电影的标准,例如历史的维度、空间的广度和主题的深度,都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对应,譬如将爱情的悲剧置于英伦统一的历史背景下,让战争的阴霾始终萦绕在爱尔兰与英格兰的土地之上。但正如编剧迪恩•乔加里斯强调的,这部电影刻意突出的并非王者的威严或“一个国家的诞生”,而是在爱情漩涡里挣扎的两颗绝望的心。

随着世纪之交一大批历史大片狂轰滥炸,欧美很多电影人开始反思这种宏大叙事所隐含的创作危机——伟大主题、奢华场景、激烈动作,尤其是一些主题先行的概念对人性表达的削弱可能性(这一危机其实在中国导演近年来拍摄的古装大片里表现得最为明显,何况与西方电影人尊重其历史经典本义的认真劲儿相比,中国电影创作者对本国历史的无知与虚妄更令人咋舌)。

正因如此,一批具有史诗素质的新电影都趋向于用更为微观的切面去剖析一个经典的故事题材。譬如美国老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摄的两部表现硫磺岛战役的电影《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便是分别通过美、日两方的普通士兵视角,更为深入地呈现战争的荒诞与残酷。新近取得票房成功的史诗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也放弃了宏大、完整的叙事手法,而是将影片的情境主要定位于300名斯巴达勇士与波斯十万大军对峙的战斗现场。

猜你喜欢
伊索史诗王者
画与理
最强王者争霸赛(第四季)
头脑王者之战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史诗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伊索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