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300年的爱恋

2007-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7期
关键词:纳兰容若纳兰公子

孙 展

300年后的现代人,与300年前的富贵公子,在精神上隔代相望。与其说是现代都市人一种时尚的追求,不如说是对真挚情感的遥思

从电视剧《康熙秘史》,到身陷“抄袭门”的安意如新书《当时只道是寻常》,加上新近引进的台湾作家朴月的文学传记《西风独自凉》,一个久为人们所忽视的名字——纳兰容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这位生活于300年前的清代词人,以其清新隽秀的词作,和哀婉悲哽的身世,打动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

纳兰词的热度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康熙朝权相明珠的长子,他少年科第,二十二岁授进士,是康熙爱重的贴身侍卫。虽然生于贵胄之家,但纳兰容若却好结交汉族布衣文士,其居渌水亭常常是他们雅聚之所。纳兰善于填词,他的词作集清丽凄婉、温柔蕴藉、悱恻缠绵于一身,他也被称做清代第一词人,王国维曾评价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尽管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出身显贵,文武全才的佳公子,但纳兰容若却自有其无法向外人道的愁苦:他的朋友虽才华出众,但多坎坷失志,沦落江湖;他与妻子卢氏本情投意合,卢氏却青春早逝。虽生于人间富贵的之家,依然无法摆脱种种的人生无奈,纳兰容若只能借词消愁,终在31岁时就去世了。

英年早逝,却不乏世人的关注。清人就曾记载,乾隆皇帝看到《红楼梦》书稿时,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也就是说,乾隆皇帝认为,《红楼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情,而贾宝玉就是纳兰容若的化身。

这个说法也影响了众多后世的红学研究者,尽管自胡适考证《红楼梦》是曹雪芹根据自己的身世,描写曹家兴衰的文学作品之后,“纳兰容若说”的影响力日渐消退,但纳兰词哀婉动人的气质,以及纳兰容若为情痴迷,最终伤情而逝的经历,却总让人将他与贾宝玉之间联系起来,产生诸多遐想。

根据一项统计,在近十多年有关清代词作的研究中,有超过50%的文章是论述纳兰词的,可见纳兰词在清代词坛的地位。但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中,对纳兰词的评价并不高,许多著作认为纳兰词不过多是些“委婉感伤之作”。

纳兰容若真正淡出世人记忆也仅仅是数十年间的事情。民国初期,还有不少学者专门研究纳兰词,认为纳兰词在清初的文坛之中,“独为一时之冠”。而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谈论纳兰其词其人的文章几乎绝迹,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才日渐复苏。

而纳兰容若的形象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在民间传播着,并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热潮。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大批痴迷于纳兰词,感怀于纳兰身世的“纳兰迷”。

“兰家”有女

16年前,还是初中二年级的渌水叶子(网名)在梁羽生的小说《七剑下天山》中,读到了有关纳兰的故事,她被这个“剑气箫心”的公子所吸引,开始热衷于寻找各种有关纳兰容若的书籍。

先是读到纳兰词,惊艳于他的纯真和精美,再看到有关他的家世和遭遇,又感叹他的真诚和痴情,渌水叶子从这个300年前才华横溢的富家公子的身上,看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奈,少年的莫名惆怅竟在这个远隔时空的“古人”身上得到回应。从此,渌水叶子将纳兰看作成自己的知己。

在同龄人当中,渌水叶子的这个爱好显得太特殊,好在互联网的兴起,让渌水叶子有了排遣的出口。2000年,已经当了十年“纳兰迷”的渌水叶子,无意在网络上搜寻到一个叫做“纳兰的星空”的网站,给她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遗憾的是,这个网站仅仅只有一些关于纳兰的简单介绍,且早已无人管理,但在网站的留言本上,渌水叶子发现了一个取名“豌豆黄儿”的网友,两个执着的纳兰迷就这样相遇了。

那时候,豌豆黄儿还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中文系,因为高中时在一本旧杂志上读到一篇《销魂绝代佳公子》的文章,从此对这个纳兰公子一发不可收拾。

渌水叶子和豌豆黄儿决定自己创办一个网站,便于更多的纳兰迷能够找到固定的园地交流。2000年,专门办给纳兰迷们的网站——“相约渌水亭”诞生了。

很快,渌水叶子和豌豆黄儿发现,原来喜欢纳兰并不仅只是两个年轻的女孩子私下的一种偏好,仅仅在北京,纳兰迷就有数千人。

通过这个网站,一群“纳兰迷”渐渐成为一个小有影响的文化群体。北京的纳兰迷们一年至少有四次聚会:春天清明节,他们会组织踏青,去八大处等地探访纳兰走过的遗迹;夏天纳兰的忌日,他们去位于北京海淀上庄的纳兰墓地探望;秋天中元节,“纳兰迷”们会在纳兰故居附近放河灯;到了冬天,纳兰的生日,他们又相聚一起谈说自己一年来关于纳兰的种种心得。

一群带有理想色彩的人

黄兆桐,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馆长。由于长期和这些纳兰迷们接触,他和其中的很多人都结成了“忘年交”。经常有一群群的青年,或独自探寻,或结伴而来,不辞偏远探访陈列馆,这其中,不乏只有十三四岁的初中生。

在他眼中,能够穿越时光的隔阂,喜欢上纳兰容若的年轻人,都是一群对美好爱情和真挚友情,有所期待有所追求的人,“在物欲浓厚年代,能够在精神上与纳兰共鸣的人,也必然是带有理想色彩的人。”他说。

有感于纳兰迷执着的,不只黄兆桐。台湾作家朴月,因为年少时喜欢纳兰词,被词人的词情、才情、人情所打动,用心创作出一本关于纳兰容若的小说《西风独自凉》,1986年在台湾出版后,受到了许多纳兰词爱好者的好评,而流传到大陆的只是作品的部分章节。

正是这残缺不全的一些片段,让渌水叶子和豌豆黄儿等纳兰迷视若珍宝,为了能让更多的纳兰迷也看到这本书,渌水叶子一点一点的将书输入电脑,并上传到网站。2006年初,渌水叶子突然发现朴月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不但提到了渌水亭网站,还提到了渌水叶子的这次“盗版”行为,但是朴月并没有责怪他们,相反,还对这群青年人的执着赞赏有加。

于是渌水叶子写了一封诚恳的道歉信贴在了网站上,没过多久,竟意外地收到了朴月的回信,在信中,朴月谈到了自己创作《西风独自凉》的过程,也谈到了自己年少时初读纳兰词的感受。

就这样,远隔数千里,相差数十岁,“盗版者“和作者竟然用这样的方式结成了好友。

做了16年“纳兰迷”,渌水叶子对纳兰已经从偶像变成了朋友,“年少时是仰视,是崇拜,而现在则是感悟,是交流,”渌水叶子说。

渌水叶子看着“纳兰热”在数年间一点一点升温,但在每一波“纳兰热”退却后,真正坚持下来的“纳兰迷”并不多,不过她相信,无论怎样,一个300年前的富贵公子,能够凭借自己的才情,一直留存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就表明了他的价值所在。

《纳兰词》佳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猜你喜欢
纳兰容若纳兰公子
此时不再道“寻常”
《纳兰的雪》
悄悄过去的夏天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弟子规
弟子规
爱恨两难说纳兰
五公子抢位
采桑子·当时错
那一日艳阳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