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不再只是美国人的盛典

2007-05-14 15:05周黎明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7期
关键词:莎翁奥斯卡

周黎明

第79届奥斯卡的提名中,有1/3是外国人,而它的一大特点,是避免了赢家通吃的“壮观场面”,把奖项分散给众多的得主,让每部影片都有聊以自慰的小金人

马丁•斯科塞斯早就该拿小金人了。《愤怒的公牛》《出租汽车司机》《好家伙》没有得奥斯卡,已成为整个好莱坞的尴尬。三大金牌名导一起上台为他颁奖,乃本届奥斯卡最壮观的景象,也说明了老马这次呼声之高,恐怕是以压倒性多数获胜的。

为什么是《无间道风云》?

老马该得最佳导演奖,这似乎没有争议,但《无间道风云》获最佳故事片奖,这在中国却是几家欢喜几家不满。原因是,老马的《无间道》是港版《无间道》的翻拍,而港版是我们公认的经典,被很多人视为完美无缺。篡改经典在中国一定会遭到鞭笞。然而,老马在拍摄前拒绝观看港版,而拍出来的影片简直令人哑口无言。

很多影迷认为美版远不如港版,我觉得这有几重因素:一、先入之见。港版的确太棒了,你无法接受别的处理方法;二、美版多以盗版碟流传,翻译糟糕之极,台词意思无法准确传递;三、美版包涵的文化信息容易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比如影片结尾处马特•戴蒙扮演的坏人(跟刘德华角色对应)被打死后,镜头摇上,一只耗子横穿而过。在中国观众看来,耗子是环境不卫生的产物,而美国观众在此会心一笑,因为英文中“耗子”(rat)是卧底的俗称。

事实上,《无间道风云》之所以高明,在于它借用了他人的故事,却拍出了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影片,而且在很多地方是截然相反的。港版很“洋”,充满都市气息,精致又高雅;美版很“土”,粗犷锐利,接近底层社会;港版像出自中年或晚年影人之手,纯熟圆润,天衣无缝;美版如同刚出道的新人作品,冲劲十足,不知天高地厚;港版的梁朝伟很沉稳,恪守职业道德(时时铭记自己是警察);美版的莱昂纳多很冲动,需要很大篇幅打造卧底的心理基础;港版偏风格化,如翩翩君子;美版脏话连篇,像地痞流氓

《无间道风云》能够赢得最佳影片奖,部分原因是借了最佳导演的东风。在正常情况下,一部黑帮犯罪题材影片是很难进军奥斯卡的,即便是名留青史的同类型片,以往也无法进入评委的眼帘。如果抛弃这个因素,《无间道风云》获奖不能算太偏心,的确,它并不比《好家伙》更好,但也不比《好家伙》差。它虽然很商业,但不是过目即忘那种速食产品;它没有塞进所谓思想,但它无疑涉及心理、道德和宗教的角落。它不会取代港版,但也没有被港版所淹没。它创造了原版和重拍版相映成辉的罕见局面。

全球化趋势

曾有人说:奥斯卡是美国人自娱自乐的奖项。这话有酸葡萄的滋味。奥斯卡是以美国为轴心、兼顾其他市场的一个奖项。在往年,奥斯卡提名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而这一次“老外”的比例更高,比如在最佳女主角一项,非美国人占了百分之八十。

在最佳影片颁奖典礼上,幕后念稿员将《无间道》错说成“日本片”,马丁上台领奖时不仅加以更正,而且还借机夸了这部“优秀的亚洲片”。这则小插曲也许也说明,文化交流不会一帆风顺,误解无处不在,但不同文化之间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可算是全球化的一大硕果。

全球化的另一个标志,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了一部地道的日语片,其成就被公认超过了他同一题材的英语片。《硫磺岛来信》和《父辈的旗帜》分别从日军和美军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惨烈的硫磺岛战役,前者对日军做了非常人性化的刻画,其震撼力令人动容。当然,当年的《拯救大兵瑞恩》输给《莎翁情史》,《来信》更是无法攻克外语片角逐最佳影片的天然屏障。

《女王》是今年的《莎翁情史》吗?既是又不是。它比一般的优秀传记片略胜一筹,因为它夹带着一层淡淡的谐趣,颇有几分简•奥斯汀的味道;但它不如《莎翁情史》出神入化。在奥斯汀的小巧和莎翁(不是指《莎翁情史》这部影片)的大气之间,奥斯卡通常选择后者。

跟《女王》相比,《阳光小美女》更有问鼎奥斯卡的潜力。它比《女王》更辛辣,也更贴近百姓生活。它描写的是连中国都被殃及的选秀旋风,以及选秀所代表的快速成功模式。影片通过一个老套的家庭公路片框架,悄然颠覆了励志片视为神圣的所有观念——舅舅为一个漂亮男生嚷着要死要活,爸爸被“成功班”教员骗得走火入魔,爷爷好像是发情期的少年,而少年哥哥却成了闷棍,最后女孩在选秀活动中表演了一个让别的家长愤然离场的模拟脱衣舞。虽然影片没有彻底抛弃家庭观念,但对传统的嘲讽之犀利,恐怕只能出自独立片商之手。

在我看来,如果《巴别塔》从宏观上把握了时代脉搏,《阳光小美女》则从微观捕捉了时代精神,它就像是《馒头血案》,“恶搞”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会心态。尽管该片对于中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独立片的文化穿透力通常远不如类型片,加之技巧不够炫,格局不够大,造成了它最终陪座的命运。

墨西哥三剑客

从外表看,本届的最大赢家是斯科西斯,但真正异军突起的却是墨西哥三剑客,即《巴别塔》《潘神的迷宫》和《人类之子》的导演,他们涉及的题材跨越国界,他们的艺术手法锋芒毕露,他们的成就作为一个整体,令人惊叹墨西哥军团的威力。同时,他们的跨国界运作能力让人真正感受到,电影的全球化时代已经降临。

获得最佳艺术执导(即美工)、最佳摄影、最佳化妆的《潘神的迷宫》,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佳作。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西班牙,一个女孩被当作“拖油瓶”带到后爸那里,后爸是一名残暴的军人。影片将她的现实生活和她的梦幻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它并不刻意制造魔幻气氛,而是像法国导演让•考克多的经典《美女与野兽》那样,编织一个真实的梦幻。该片显然极受评委青睐,它痛失最佳外语片奖的原因,除了德国片《窃听风暴》本身的成就,最大的可能是大批评委没有看全所有五部提名片,因此不能参与最佳外语片的评选。

获三项提名的《人类之子》虽然一个奖都没拿到手,其锐气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很多大牌影评家列入年度十佳。影片讲的是未来英国的故事,跟墨西哥毫无关联。

《巴别塔》则跨越四个国家,其中一个是墨西哥。影片技巧之圆熟,几乎成了它的被诟病之处。该片几乎是五部提名最佳影片中最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作品,凭良心讲,也是最具奥斯卡相的影片。它有崇高的主题——人类的沟通和沟通的障碍,有纵横四海的布局和超炫的技巧,有大牌明星挂帅,而明星的使用又恰到好处,没有抢戏。它纵然没有千军万马,但堪称文艺片中的史诗片。

然而它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跟去年的最佳影片《撞车》在主题和结构上极其相似。就我个人口味而言,它的教化色彩稍微浓了些,不如《撞车》感性,更不如同一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爱情是狗娘》,訇然洞开。

猜你喜欢
莎翁奥斯卡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453
研究称许多“莎翁成语”并非原创
窗口的“莎翁”
动物奥斯卡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奥斯卡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