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反扒”风暴

2007-05-14 05:02胡展奋
新民周刊 2007年17期
关键词:反扒街面跳蚤

胡展奋

"3·22"江宁路子夜血案使公众视线再次投射到"街面侵财性犯罪",投射到上海警方。

血案迅速告破。不可避免,始终处于警方高压打击下的"街面两抢"还会冒头。

街面犯罪具有哪些特点?警方采取了哪些防控对策?民众又应该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

日前,我们走访了上海打击街面犯罪的"指挥中枢"---"刑警803"。

"跳蚤之歌",危害匪浅

我们通常把街头巷尾抢包、打劫、扒窃、偷盗的宵小之徒蔑称为"跳蚤"。

但是,"疥癣之患"不容小觑。

如果你知道"七浦路",你真应该去"七浦路"和河南路交界处看看那些"跳蚤"们的活跃场面。

他们三五成群,看似懒散地闲逛着,但是只要公交车辆(比如66路公交车)一停靠,他们就分梯队而上,"一梯队"上去,猿臂轻舒---电光石火间,得手就走。

如果没有得手,或者竟至失风,那么"第二梯队"便鱼贯挺进,或者再次下手,割包扒窃,过滤"漏网之鱼";或者隳突跳踉,故布疑阵,掩护同党潜逃。

还有"第三梯队"。一旦同伙被民间反扒人士或警方擒获,"三梯队"就一哄而上,插科打诨,死皮赖脸,甚至直接"劫法场",救走同伙就走……

对此,"刑警803"六支队的"杨队"说,"跳蚤"不简单。

虽说"刑警803"以破重案大案著称,有人说,刑警抓"反扒",好比拳头打跳蚤,但是我们"803"没有一个人敢对上海街面犯罪现象掉以轻心,因为事关基本民生和国际大都市形象,今年上海警方还把"反扒"列为"民生第一",可见打击街面犯罪的至重至急。

"概括地说,街面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杨队长分析说,首先是街面犯罪现行抓获难、逃窜快。民间爱用"泥鳅""黄鳝"来形容他们的油滑,事实上,他们比"泥鳅"还滑,因为他们中很多人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一般人根本无法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

而且"跳蚤"(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大多又是流窜犯罪的职业老手,混迹于人群中,要想锁定他难度极大。事实上,"跳蚤们"凭借多年混迹街面的"职业眼光",轻易就可在街面锁定几个不设防的侵害目标。一旦得手,就在街巷里弄和人群中自由逃窜,迅速脱离现场,等巡逻民警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案犯早已逃之夭夭。

其次是街面违法犯罪人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易于获取信息。他们处于暗处,大多是流窜作案,可轻易了解到什么地方巡警、协警多,什么地方容易物色到侵害目标等信息,比如从哪一类人身上作案容易得手、作案得手后如何凭借地理环境逃脱……

我们关注过的七浦路、河南路交界处就是这样的地段,那迷宫一般的小巷胡同如同鸡肠鸭肠,"跳蚤"往里一跳,不要说"拳头",就是筛网也难以逮到。

长期和"跳蚤"们周旋,还使"杨队"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街面违法犯罪人员作案的欲望非常强烈。

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大多靠作案维持生存和消费,马路,一定意义上就是他们的"衣食命根",所以他们对马路的特征捉摸得非常透彻。

街面犯罪不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也不需要很复杂的技术手段,往往徒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就可完成,作案成本非常低廉。

"比如以'拎包'犯罪为主的团伙",杨队长介绍说。其操作规律是紧盯着宾馆饭店。你就餐时,他们看似木讷地呆在附近,甚至眼光也不瞟你一下,问题是你只要一起身,上厕所或者结账,他们就"动如脱兔",只是闪电的一瞬,你的包就没有了。

进入宾馆自助餐厅的"跳蚤"就更难识别了。

他们打扮入时,语言得体,男的几近"绅士",女的俨然"淑女",但是一进入扒窃状态,可就顾不得什么了,人们只要一起身"自助",他们就"大方"地走过去,像提取自己物品般自然地提走包箱。

接着就是销赃。

历史上,大统路、中兴路一带曾经是被窃助动车、自行车的销赃地,犯罪嫌疑人作案得手后,赃物总是转移相当快,几个来回就已经堂而皇之地在旧车市场上市了;所以一旦警员将案犯抓获时,赃款赃物往往早已被挥霍一空。若论"打击",对于一般的扒窃、拎包违法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只能治安拘留。因此,许多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觉得犯罪成本低廉,风险不高、收益大,虽屡遭打击处理,却没有对他们造成足够的心理威慑,以致贼心不死,屡抓不改。

街面犯罪最后一个特点是,公安机关对其审查深挖比较困难。

尽管反扒警员都受过犯罪现场勘查训练,但是由于街面犯罪基本上无现场可勘,"跳蚤"们作案结束后一哄而散,证人也常常无从寻获,加以犯罪嫌疑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等原因,反扒警方在办理街头犯罪案件时经常会碰到调查取证和审查深挖难的问题。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以后,往往死不开口或单单只承认被当场抓获时的犯罪事实,由于缺少旁证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只能就案论案,很难深挖和扩大战果。

便衣在行动

"刑警803"六支队都是身手敏捷、思路缜密的男女警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一律便衣行动,一般而言,对于街面犯罪,他们并不直接办案(当然也参战)。其主要工作是整合全市打击街面犯罪的警力,研究串案,协调并案,合作破案。比如某嫌犯被发现在虹口区作案,但是作案后流窜徐汇区,不但在徐汇区住下,而且在徐汇区继续作案,那就非常有必要研究串案并案,协调两个区的警力,决定主次,合作破案。

为取得打击街面犯罪的最佳效果,"刑警803"六支队在宏观上研究更多的是"经营性打击"。

所谓"经营性打击"的主要含义,其实是警方为追求最大打击效果而常常进行的一种策划性的"根治性运作",换句话说,就是讲究战略战术的规模性打击。

如果说,老派的窃贼大都喜欢独来独往的话,那么,现代的街面犯罪分子几乎都清一色地演变为"团队作案",现场出没的往往只是一二人,警戒的、掩护的,提供"后窗支持"的,往往可达到五六人。倘若现场有人被擒,群贼往往弃之不顾而逃散,只要"番号"尚存,那么日后经过"整编",一个新的犯罪团伙又可以迅速形成,是以传统的"抓现行"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新茬便出。

"经营打击"则不然,它要求我们勘查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时要考虑"纵深监控",精准取证,"低调合围",直捣老巢,彻底歼灭,所以侦破难度大大提高。

"我们因此而极力培养反扒警员的'四大能力'",杨队长自豪地说,那就是识别能力、监控能力、取证能力和抓捕能力。

所有的反扒警员必须擒拿功夫出色。考虑到公共场所的民众安全,反扒警员在拿下窃贼时,要求幅度小,声音小,一招制敌。

"不少警员几乎天天练枪",杨队说,每天练十几分钟也行,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定要保持精准而果断的射击能力。

"2007年的第二季度,我们将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两抢'及严重街面暴力犯罪等对群众安全感影响大的案件",陪同我们采访的"刑警803"宣传科葛科长说,我们将坚决遏制持械伤害、聚众斗殴案件多发势头,确保本市社会治安持续稳定,针对春夏季节街面"两抢"、入室盗窃、扒窃案件可能多发的治安特点,我们还将加强对自助银行、便利店、夜间经营场所的治安巡逻防控措施,同时全力推进"打击公共场所扒窃活动"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实现扒窃案件数下降、打击处理数上升的"一降一升"的目标。治安管理部门将严格对行业场所的规范管理,重点打击发生在行业场所内的持械违法犯罪活动,对持械伤人的,做到有一起查实一起、严处一起,坚决遏制伤害、聚众斗殴案件的蔓延势头。

"拳头应该打跳蚤!"杨队长自信地说,警力有限,民力无限,和犯罪分子相比,我们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各类街面治安信息,并实现共享。依靠群众,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扩大信息收集的覆盖面,尽可能及时地把各类与街面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动态信息全部纳入收集范围。

其次,我们的优势还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深层情报信息。一是要加强对销赃渠道的秘密拦截。根据街面犯罪以侵财为主的特点,不断加强对"二手机"交易市场、金银饰品加工、车辆维修业、废旧物品收购市场等易于销赃场所渗透力度。二是要掌握藏身落脚点。由于街面作案人员绝大部分是无业人员,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旅馆、建筑工地、出租私房等地的管理,努力从中发现高危人员。

谈到未来理想的"拳头效果",杨队长认为首先还是加强街面群防群治。充分挖掘各种治安资源,大力加强街面群防群治力量建设,逐步构建起以社区警务室为龙头,社保队员,责任路段、责任区协管员,临街单位保卫力量和临街群众巡逻队为主体,点线面有机结合,昼夜互补、覆盖主要街面的全方位巡防网络。

"当然专业制胜,谋求技术手段的优势,也同等重要。"他说,我们已经建立一支精悍的专业队伍,借助高科技力量打防街面犯罪。一是:加强技术监控。在夜间易发撬盗案件的街面区域和部位将更多地安装报警器等先进的技术防范装置,增强制敌于无形、制案件于萌芽状态的能力。二是:强化网上作战。积极依托警务平台系统,利用现有的一切犯罪信息数据库,以案、人、物、证、线等信息为起点,熟悉掌握、运用网上比对查询、网上控嫌、网上控赃、网上排摸、网上串并等新战法,切实将网上作战这一新的作战方式贯穿于街面打、防、控的始终。

"邪,总是不可能压正的。"我们临别时会心地一笑,"在上海,警方对街面犯罪将始终保持高压的态势",杨队长用力握了我一下手,那手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而显得苍白,但仍然十分强悍有力,"'803'将永远睁着眼睛!"

猜你喜欢
反扒街面跳蚤
欧来荣
我不是跳蚤侠
涉水而行
涉水而行
街面抢劫案件侦查方法探讨
跳蚤
跳蚤
为什么跳蚤能跳得很高
民间反扒的“厦门版本”
“攀钢杯”团的教育活动好点子征文/从“反扒”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