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默讽刺名人著称的包可华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但在长期与疾病搏斗的过程中,他孕育出“潇洒走一回”的人生态度和风趣笔调,专栏风行全球600家媒体。
美国当代最有名的幽默家、讽刺家包可华(Art Buchwald,又译阿尔特·布赫瓦尔德)今年1月17日因肾衰竭病逝于华盛顿,终年81岁。这位笔底生风的专栏作家的专栏,曾出现于500多家美国报刊和100多家美国以外的媒体。在将近60年的文字生涯中,包可华以犀利的笔锋不断挖苦有权、有势、有钱之辈,政客和名流对他又敬又惧。
在苦痛人生中练就幽默态度
包可华于1925年10月20日出生于纽约市北郊的佛农山镇,父亲是奥地利犹太裔移民,母亲来自匈牙利。他的母亲生下包可华后,即因精神错乱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一住35年,直至去世,包可华从未见过母亲。在包可华三四岁时,开设布庄的父亲因在经济大恐慌中生意失败,无力养活四个子女,而将最小的包可华送到孤儿院住了一段时间,这两件人生至痛的往事强烈冲击着包可华,而使他一辈子饱受忧郁症(或称躁郁症)之苦,曾数度萌生自杀念头。
包可华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一面与如影随形的忧郁症搏斗,一面孕育出光亮的“潇洒走一回”的人生态度,以风趣的笔触嘲笑混浊世界,以幽默的语言调侃权力人士。他自己一生也都保持“幽他人一默,亦幽自己一默”的开朗胸怀。在他的生命末期,最后一个被他调侃的是他的医生。包可华有严重的肾病,但他拒绝洗肾,去年2月医生说他“只能再活几个星期”,但他却多活了将近一年。包可华说:“医生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我的肾脏一直在运作。到处有人送我荣誉奖章,没想到在死亡之路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乐趣。”
去年夏天,包可华为《纽约时报》电子报制作了一个“告别留影”,《纽约时报》在包可华死后于网络上播出,他微笑着说:“嗨,我是包可华,我要作古了。《纽约时报》是一份肮脏的报纸,它的油墨老是沾污我的手。”
写吃喝玩乐专栏走红
包可华高中没毕业就碰上二次世界大战,他辍学当兵,从纽约一路搭便车到北卡罗莱纳州投军,被派到太平洋一个无名小岛服役,每天擦拭枪炮,同时负责编写军中通讯。战后包可华到南加州大学念书,并成为学生报纸总编辑。但校方发现包可华高中未毕业,因此对他说可以继续读下去,但不能获得学位;33年后,南加州大学送给他名誉博士学位,以弥补当年未颁他学士学位的遗憾。包可华于1996年在母校新闻系设立奖学金,以奖励“最不用功”的学生。
包可华离开南加大后,决心效仿海明威等前辈作家到巴黎去浸淫浓厚文化气息,他在《国际先驱论坛报》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撰写娱乐与餐饮专栏《夜幕低垂后的巴黎》,一周25美元。没想到这个介绍吃喝玩乐的专栏大受欢迎,许多报纸竞相转载。包可华在巴黎结婚,没有生育,收养了三个不同国籍(法国、爱尔兰、西班牙)的小孩。包可华的妻子于1994年去世,过去8年包可华都住在他的法裔儿子家里。
包可华的幽默兼讽刺专栏在华盛顿大受欢迎,许多人早上翻开报纸先看体育版,再看包可华的专栏,这种情形就像今天很多《纽约时报》读者每周三到周六打开报纸,最先看的就是漂亮的专栏作家陶曼玲(Maureen Dowd)所写的犀利又俏皮的讥讽布什团队的文章。包可华的专栏在1972年臻于全盛时期,当时国内外有600多家报纸刊载他的文章,一周三次。
留下“欢乐”于人间
包可华身躯肥胖,一天到晚口含特大号雪茄,爱吃好喝,尤其喜欢吃意大利面,但痛恨锻炼身体,他说:“运动有害于我的健康。”包可华最喜欢上馆子吃饭,在他的身旁常可看到华府名人,如罗伯特·肯尼迪的遗孀爱瑟和前《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布莱德利等。每逢夏天,包可华就到麻州外海一个小岛度长假,在岛上他有两个同样患忧郁症的“难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老牌记者麦克·华莱士和去年11月去世的名小说家、曾获普立策奖的威廉·史泰隆。年纪比包可华还大却老当益壮的华莱士说,他们都有极严重的忧郁症,也都有过几次轻生念头,但大家都互相加油打气,保持乐观。华莱士说他们三个人是“忧郁的哥儿们”。
包可华一生勤于写作,出版过30多本书,1982年获得普立策奖。在冷战时代,他曾跑到东柏林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阅兵典礼,和导弹、坦克一起行进。他也曾周游东欧国家,他说要让铁幕国家人民看看他这个“肥胖的富豪资本家长得什么样子”。
包可华是个多才多艺的媒体人,他曾在1970年写了一出百老汇讽刺剧,挖苦华府一名专栏作家,大受观众和剧评家欢迎。包可华常常说:“你越骂有权有势有钱之辈,他们就会想办法把你变成他们的一分子。”包可华的幽默兼讽刺专栏,可说是延续幽默家马克·吐温(死于1910年)和评论家孟肯(死于1958年)的香火,这种传统在今天的美国文字传媒中几乎已完全消失。
包可华曾在病院中对忧郁病友华莱士说,他将留下“欢乐”于人间。在美国媒体充斥党派对峙的火药味中,包可华的幽默专栏将长留去思。
(陈之岳)
(责任编辑/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