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准胜
教育要“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于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他们这么做,不那么做。可是,我们是否也需要想一想: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是否让他失望了?
师范毕业前夕,我到一所小学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教二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很不适应,几天过后便和孩子们混熟了。我俨然成了“孩子王”。
有一天下课后,有个叫包立涛的男生把半瓶可乐伸到我嘴边。
我说:“老师不喝,你喝吧。”“你喝嘛!”
“我真的不喝,乖,自己喝吧!”我摸摸他圆圆的小脸蛋。
可是,在一旁吃面包的胡继红大声说:“老师嫌你脏,老师才不喝呢!”包立涛还没反应过来呢,我倒弄了个大红脸。
“老师……包立涛看着我。“不是,怎么会呢。老师是肚子疼,不敢喝凉的可乐。”
“老师,原来你肚子疼啊,我爸也说肚子疼不能喝凉水。”
我以为这事到此结束。可是,还没等我走出教室,包立涛把添加了开水的可乐瓶举到我的眼前。我只好故作自然地喝了几口。包立涛高兴地对小伙伴说:“老师喝我的水了!”
十多年过去了。也许,包立涛不曾记得这件事了。我想,如果我当初拒绝喝他的可乐,那么,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真的会留下“老师嫌自己脏”的烙印吧。我庆幸自己当着他的面喝下了那几口热乎乎的可乐,否则,将多么令他失望。
我相信,类似这样的事情每一位小学老师都经历过。在成人看来,孩子的很多举动似乎不合逻辑,可这不正是他们纯洁心灵的外现吗?
别让孩子失望!我时时这样提醒自己。
2006年的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题为“我希望……”的课堂作文,再三要求大家“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十多分钟后,曹旭宁举起手说:“老师,我写完了。”我半信半疑,别的同学还没有写完开头呢,平时作文写得很一般的她能写好么?我接过她的作文本,只见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诗:
我希望
我希望我的妈妈能对我好点像一个美丽的公主
让我一看就喜欢上她
我希望我的爸爸不要骂我像一个帅气的王子
让我一看就喜欢上他
我希望我能加倍努力学习像一个可爱的娃娃
让我一照镜子就喜欢上我
我反复默读了几遍,一时不知道该怎样讲评她的诗了。我只是点点头,把作文本还给她,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小声说:“你写得真好,写出了最想说的话,老师好感动!”她抿着嘴,露出了甜蜜的徽笑。
我坚信,是来自孩子心底的愿望给这首诗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要求孩子,而很少注意到他們的愿望。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而家长和教师们往往忽视了不该忽视的一些细节。在这首诗里,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道出了自己对父母的愿望,这分明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最纯真的诗意表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实现“儿童本位”还很艰难,素质教育与应试压力的现实矛盾,望子成龙与“童年生态"的不和谐还将继续。孩子的愿望和孩子的诗中,那种与成人思维大相径庭的意向与构思,那种以“童话的思维”与凡俗现实的对抗,那种超越小作者诗句本身的思想内涵着实令人晨惊,令人深思……
别让孩子失望!这是这首小诗和那瓶可乐带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