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
欣赏完韩东老师的《折线统计图》,我的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老子的话:“有无相生”、“众妙之门”。
韩东老师为什么能把一般老师不敢上、不愿上的一节数学课上得如此动人?如此深人人心?
我想是因为——无中生有。他课中所设情境的“有”,在我们头脑中“无”,又是生活中本来就有的,是老子所说的“无”,因此我们觉得玄妙无比。
南京科技馆的话题切人,激活生活,调动已知,引领探究,一石三鸟。不过,令人惊奇的是——淮北的老师要到马鞍山借班上课比赛,上课前去南京科技馆正好遇上马鞍山的孩子来参观。真是巧合,几个小概率事件竟然在韩东一个人身上都变成了现实。
“马鞍山师范附小四年级眷季收费标准统计”情境具有现实意义。话题的讨论,更有教育意义。当代的孩子享受了太多的爱,但是他们往往感受不到,更不会表达和回报。
上这样的课,老师们都会想到医院的体温记录表,但韩老师一下子出示两幅图:“聪聪、明明的体温变化记录统计图",让学生当一名小医生仔细观察分析这两幅图,给大家详细地说说这两天他倆的治疗情况,有情有趣,有理有据。
回顾全课,由学生头脑中没有折线统计图,到创造出来;由一幅到两幅,再到学生举例的多幅。哈哈,不就是一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绎图景吗!
在小结全课之后,韩东老师使出一招漂亮的回马枪:“小华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觉得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很明显,就去文具店作了调查,并绘制了一幅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分析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是开放度很大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不明就里,但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不人云亦云。
我惊叹这一反例!这一反例在生活中是没有的,是一种“无”,但无中生出了“有”,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真是相反相成,精妙独到!
韩东老师为什么能把一般老师不敢上、不愿上的一节数学课上得如此动人?如此深入人心?
我想是因为——有中生无。毫无疑向,对这节课韩老师是精心预设的,但他上得没有斧凿的痕迹。
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他在学生回答、展示后的评价语——“瞧!他关注了什么?”“多了不起的发现!”“哎!这回说得更专业了。你说倾斜度,什么是倾斜度,能比划比划?”“真好!提出挑战了,我最喜欢这样的课堂,有争议才有进步吗!听到他质疑,你们作何解释……丰富多彩,准确灵动。语言的丰富正由于理解的准确,认识的到位。我想这是“有中生无”。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我们写出的教案是“有”,它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的走向,我们实际用的是教案字里行间的“无”。
不过,看上去的“无”,其实还是老师心中“有”。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生生不已。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
韩东老师的课后反思也很见功力。我觉得反思应该是“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幻中”的形而上学,应该“有中生无",从课中的“有",反思出课中没有觉察的问题。因为反思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教是修行,思是觉悟。在思想光芒照耀下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比方说——
在“探究新知"环节,老师出示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后问:“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年份)纵轴表示什么?(参观人数)每年的参观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找到吗?"韩老师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前两个问题需要老师提出来吗?这两个问题可是看懂统计图的关键啊,看不懂统计图的学生往往就是不知道先看懂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这一关键能不能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还可以再问自己一句:这两个向题老师不说,学生会想到吗?学生有没有相关基础?条形统计图是基础,这在“知识背景和目标定位”已经分析了的那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赶时间?图效率?在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是不是应该“舍得浪费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