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
这是教学大纲时代设计的一个五年级《通分》的教学片段:
出示:比较二和号的大小。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请你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想一想,然后再小组内说一说。
(1)这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怎样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3)什么叫通分?
还记得以前的课经常用到这种指向鲜明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确保其不会偏离所教的知识点,总是很好地围绕着几个浓缩性很強的问题来研究讨论。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教学层次鲜明,井然有序,扎实高效。
进人新课程后,我们开始对以前教学模式提出质疑: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吗?会不会禁钢学生天真独到的想法?这时像跟风似的一些新的教法出现了:
片段1(通分):
出示:比较二和号的大小。师: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片段2(小数的初步认识):播放超市购物的录像,里面有很多超市的商品价格。
师:看到以上画面,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了我最爱吃的xx。生:里面还有变形金刚呢。真好看,真想买一个回家玩。
片段1的教学,比以前更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他们能从多视角、多维度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在开放的情境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片段2更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表达能力,他们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情绪也不断地高涨。
但课改一两年之后,这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空泛性问题"逐渐受到批判,这时我们的脚步又慢慢停了下来,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思。“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类似这样的话,在数学课堂中有什么用呢?学生对于一些非数学信息的表达,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根本无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于是新的探索又开始了。为了兼顾课改开放思想与数学思维发展,有些教师可能经常说的是:“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虽然只是加了“数学"两个字,背后却有深意。因此,上面片段2的教学可能就会出现以下情境:
播放超市购物的录像,里面有很多种商品的价格标签。
师:看到以上画面,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xX的价格。生:我知道了xx比Xx要貴得多。
瞧,加上“数学”两个字,就是不一样吧,学生的思维不再漫无边际了,他们已能围绕着数学知识进行观察思考,数学昧变得越来越浓了。这种方法,时下正大受青睐。
而我自己,则进行了个人的一些探索、实验,下面是《折线统计图》中的片段(基于“空泛性问题"的设计):
师:同学们,目前看来这幅统计困也只是反映出了统计表里的信息,还是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地看出2004年到2005年人数增加最快。)
(学生思考。)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必要研究研究。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围,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我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网格。生:我知道为什么要有网格,因为这样更好地找点。
生:我发现了这幅统计图把点用线连起来了。
师:那这些线有什么用处呢?生:可能是为了美观吧。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用线连起来可以看出参观人数在上升。
师:是吗?能具体说一说吗?生:如果线升了,就表明人数在增加,下降了就表明人数在减少。
师:了不起的发现!那你认为从整体上看,这几年的参观人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有下降,也有上升。师:你是一段段看的,从整体上看呢?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上升的多,下降的少。师:那也就是从整体上看是上升的。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这种统计图很好玩,就像一个“之”字。
生:这种统计图不要标数字就可能看出参观人数。
虽然教师提出“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这一问题,但学生思考交流比较盲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的思考交流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要能够从问题中有效地引出数学知识,而不要雾里看花,讨论半天还毫无所获。这时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方式:可不可以在思考交流前提出明确要求,引领学生有序思考呢?
下面是基于“指向性问题"的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目前看来这幅统计围也只是反映出了统计表里的信息,还是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看来这个问题有必要研究研究。我们不妨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见课例)
有了这三个问题,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了有效的平台,他们大多能够因此顺利发现折线统计图的另一个优点:通过折线的变化,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看来,指向性问题在数学课中依然是必要的,它和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没有冲突,我们不应该惧怕它,厌恶它,认为它已过时,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得适度。
但我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运用“指向性问题"?怎样设计“指向性问题”才叫适度?“指向性问题"和“空泛性问题”的结合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将是我以后思考、探讨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