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锋
情境创设:如何让学生熟悉而且关心
初次教学,韩老师创设的是一天气温变化的情境。他出示气温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然后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幅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生回答)从这幅统计图上很直观地看出这一天不同时刻的温度,如果我们想一眼看出这一天气温的整体变化情况,该怎样画统计图?(生沉默)能不能发挥你想象的翅膀,在条形统计图上大胆作修改或补充?学生小组为单位交流、修改,教师提示、引导,最后引出折线统计图。
这样的设计,是教师的一种创造。但当我们系统閱读北师大版教材并思考其编排意图时,发现北师大版教材是把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编排在同一单元,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并且都是围绕“栽蒜苗"这一情境开展活动,探究新知的。而人教版教材是把它们分在两个学期进行学习,显然,这不利于教学的连续性。在磨课时大家思考:学生怎能想到在条形统计图上进行修改?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时是否暗示学生?另外,统计气温这一情境,学生虽然熟悉,但一般来说并不关心,自己的体温则是学生熟悉且关心的,而且很多学生有住院治疗的经历,因此可否换成生病学生体温测量的情境?
再次教学时,教师先播放护士量体温的情境,而后出示小明体温测量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讨论:你能从统计表中知道什么?(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表扬、鼓励,然后问:从几时到几时小明的体温增加得最快?学生的答案不统一,有的还开始动笔计算。教师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不计算就可以直观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思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可以画统计图……教师适时出示小明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探究新知。
这样顺学而导,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当大家很满意时,我发现有的教材在编排上是把小数加减法放在折线统计图后,使用这一教材的学生不能通过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一次南京之行意外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在南京科技馆,我们很巧合地遇到了许多也来参观的小学生(其中有即将要上这一课的学生),我们立刻用摄像机录下了这一情境,自然地,量体温的情境被换成了参观科技展的情境。学生对科技展很感兴趣,又看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学习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并自觉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韩老师这一课的重要启迪之一。
教学问题: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有序并有力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启迪,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实效。在深人探究折线统计图特点的教学中,我们最初是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后,通过小组交流,指名汇报。由于比较开放,学生的思维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结果学生的意见五花八门,甚至离题万里,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是用“比较相邻两个数字差”的方法比较何时上升最快,而不能根据线段的长度、“陡"度等作答,所以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增减变化”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后来设计了三个问题(见韩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统计图上指“点”找数据,学习描点方法,并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多少,而后让学生交流,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出示三个问题,给学生明确的思维导向,教师再适度引导,让学生抓住折线统计图点、线的特点发现规律: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多少,还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能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这样,就较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师生情感的融合,有思维火花的进发,学科味浓,课堂活跃,数学的魅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
实践应用:如何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而又有意义
小学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应用环节,韩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开始时,我们选用的是奥运会、农民收人、沙尘暴三个素材,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
我当时思考:这三个素材都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但学生关注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吗?沙尘暴对我国东部学生来说有深刻体会吗?奥运会虽家喻户晓,但不能充分体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后来备课组认真讨论,集体研磨,又求教小学数学专家,决定把三道实践应用题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问题;看聪聪、明明两人生病时的体温统计图,让学生判断谁病情好转了;统计文具店一月中卖出不同文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辩论后感悟用折线统计图不合理,而应改用条形统计图。这些素材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的,因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结束了,但我的思考没有结束:参观科技馆的情境学生熟悉,但统计参观人数这样的统计表离学生是远的,“万人”更远,有更好的情境吗?探究折线统计图时,非要从学生嘴里抠出“陡”度吗?这样做占了课堂很长的时间,有必要吗?这对学生的牵引是不是太重?本来安排向学生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但因时间关系作罢,是不是个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