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剑
陈晓旭出家的新闻引爆了几乎所有人的心灵叩问:像她这样,家拥亿万,名利均沾的人,为什么要遁入空门,远离尘嚣?
事实上,陈晓旭不是第一个出家的名人,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费尔巴哈说,“心灵是人之上帝”。人源于尘嚣,但一定要归于心灵。守望心灵,几乎成为大多数事业成功的企业家不敢面对的残酷现实。
“花谢花飞飞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的内心和林黛玉非常相似。既是“红消香断”,又是“有谁怜”——作为北京世邦广告公司董事长陈晓旭出家前后的心灵,又有几人能真正知晓?!
从今年2月23日开始,陈晓旭剃度出家成为了3月份商界和社会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陈晓旭的出家,看起来孤立或者是一个个案。但她的背后,是无数个企业家心灵孤独内心寂寞无处逃遁无法消解的群体性忧郁。
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也是这个社会内心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之一。多年如履薄冰的商业生涯,让他们既不愿走进他人的心,也不愿让他人走进自己的内心。
他们将自己严严包裹,强势的外表和森严的距离,总能遮挡住世人探索其真实心灵的目光。几乎没有一位企业家会主动向社会坦承心境,人们只能从企业家展现于世人面前的行迹、言语、文字去探索企业家行迹背后的真实心灵。
按照穷人或者穷人时的逻辑,拥有了物质财富之后,心灵才更加踏实、充实、幸福、安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商界富人都是从穷人发展而来的,为什么成为了富人,却没有了预想的那份美好心灵?!
一个人的健康主要在于身和心两方面健康。对于企业家来说,心的健康应该放在前面。在中国古代,心分为心理和心灵。关于心灵的健康,中国古代圣贤认为:心身不二,心身和谐,心为阳,身为阴,心身互相感应,互相统一。这样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就是人格健全的人。
企业家心灵的迷失,主要于工作、生活意义的迷失。拥有了那么多金钱,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凭什么还要努力工作?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活不下去了吗?!
信仰和意义之于心灵,犹如高高的灯塔之于黑暗中行路的人。有了信仰,人就有了人生价值观。“信仰使自己的事情成为有关良心、利益、幸福欲的问题。信仰使人福乐,因为它满足了人最主观的愿望。信仰还给人特殊的荣誉感和自我感”,德国思想家费尔巴哈如是说。
人有七情六欲,包括食欲、性欲、贪欲和占有欲,善、邪、恨、爱、恶等,而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任欲而为就不可避免走向邪恶的一面,所以需要一个信仰或者“一个上帝”来引导、来约束。
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用四句话概括了信仰的真谛: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
“心灵是人之上帝”,德国思想家费尔巴哈说。
张瑞敏悟出:“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只有靠自己。”
那么,企业家的心灵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堂奥?企业家自己怎么样才能点亮、照亮自己的心灵呢?
陈晓旭出家的多重解读
陈晓旭出家的故事,已经广为几乎所有关注“林黛玉”命运人们熟知,我们再叙述她的出家故事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年轻美貌、拥有亿万的陈晓旭,在一个初春的日子的出家,留给世人太多的感慨,引发了几乎所有人的遐想。
也许,她想远离尘嚣,我们不愿意探究陈晓旭出家的理由,我们更应该让她安静地修行。
一位网友深情地写到:
如果你还爱着她演的林黛玉的话,更应忘了陈晓旭。
一个佛教徒的内心世界,那种一颗凡心在晨钟暮鼓中逐渐化解的过程,我无法体量,但,这本来就不应去体量――你既不应在世俗的物理空间里去干扰她,也不应再跑到那以心灵交流的另一维世界里干扰她了。
古人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她只是为自己而生或离开,这纷乱的世事和她宁静的女性美,物欲横流的时空和她终于放下的转身,爱她想她或者有着无数种目的的俗人们对她的需要和她毫不经意毫不留恋的遁离――我在她剃光的头上和宁静的笑容里看到女人美的另一面,但世间,总有大美而不言。
另一位网友则发出了心灵的叩问:
空门真的就那么好吗?红尘真的就那么差吗?
如果空门真的好得无以复加,为何《红楼梦》中的妙玉总是郁郁寡欢,大千世界里的庙僧观尼脸上总是很少见到灿烂的笑容呢?
今世不能成佛,未来何以成佛?
今世若能以“无边的佛法”点化了芸芸众生,又何愁未来不可以成佛?
不难想见,黄元申李娜陈晓旭都堪称颇有资财,若真能“散尽资财为众生”,受益众生又如何不对他们“顶礼膜拜”,口称“活佛”“活菩萨”。今日的“活佛”不就是未来佛吗?
做未来佛不如做今世佛。
另一位网友则对陈晓旭的出家感到深深的惋惜。他说,
无论何人,出家都缘于无奈。按道理,以陈晓旭的名气、资质和财富,她可以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来求得心灵的安妥。
佛之大旨在于度人。度人即是自度。世界上有那么多穷人、穷孩子,有那么多不公平,有那么多水深火热,有那么多贪嗔痴,亿万财富虽不能救民于水火,但可以解决多少现实问题,让多少贫困家庭看到生活的曙光呵。任何个人财富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陈晓旭并没有参透这一点。她追求自我完善只是佛之小乘,她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更像“佛”的工作,她却抛弃了。
用钱来帮助别人永远是好事。可以说,陈晓旭放弃了最好的成佛机会,她剃度是在成佛路上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子。
所以,窃以为,陈晓旭剃度,是离佛远了一步,而不是更近。她仍旧在迷茫,而不是在觉悟之中。
对陈晓旭遁入空门的事件,BIZMODE专程采访了三位企业家,我们只问了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企业家,他们和曾经的企业家陈晓旭有大致相同的人生轨迹,尽管他们从事的行业和企业千差万别。对陈晓旭拥有亿万家产却遁入空门这件事,他们是怎么看的?
SOHO中国联席主席潘石屹说,我想就此谈一点我的体会,那就是,信仰和爱是一样的,只能去感受,是无法去证实它的存在的。人有没有爱是一种状态,表现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是哭,也可能是笑。但要把爱的这种状态说清楚,去证实它的存在,并说明它的强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只根据他的表现方式,或者一个固定标准去评价他有没有爱存在,爱得强烈不强烈是不可行的,也没有办法真正表达出来这种状态,就像我们不能说“哭得越厉害就爱得越深”,这是一样的道理。
粉丝网总裁王吉鹏是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的:满头清丝皆落尽,一朝顿悟化成佛,这是我看到当年的“林妹妹”皈依佛门想到的话。在我们眼里,名声、金钱、权利等世俗里最灿烂的玩具都已经点缀在身上,一个人想要追求的太多东西都已经叠加在她身上,而恰恰在这个时候,陈晓旭如此华丽的转身给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答案。我们无从得知陈晓旭遁入空门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会拥有这一生里最好的平静和自由,这也许是她想要的幸福。对于她而言,幸福可能就是那声阿弥陀佛,幸福就是青灯木鱼,幸福就是那种由顿悟而来的祥和。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则认为,陈晓旭出家可能是她对自我内心的触动与把握,是她信仰的选择。我认为她的出家是她个人的选择,也是当今社会价值日益多样化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对各种人生模式的宽容,这也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不过,把她出家这样一件事看成一个很大的新闻,很多媒体都在讨论,说明相当多的人都还很不习以为常,还当成一个反常的现象来讨论,这是不正常的。
企业家心灵的量化呈现
拥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家,其内心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南方某著名媒体的一项调查在回答这个问题方面第一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这项调查的对象为2004年和2005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入选富豪,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中国内地顶级富豪接受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金钱、事业、两性、信仰等内心世界的诸多方面。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扣除无效问卷,有效回收33份,收到问卷的内地富豪参与率和问卷回收率达到或超过55%。
对于企业家的内心世界,这项调查报告给了社会一个量化的真实。
关于事业:八成认为只是过程
在回答“如果需要处置自己的产业,您倾向于以下哪一种方式?”的问题时,15个人的答案是“交给职业经理人”,12个人选择“交给家族成员”,两者占82%,只有3个人选择了“交给国家”,1人表示交给“社会救助”。
虽然多数富豪把自己的金钱和财富看得很重,但是超过80%的被调查者却认为“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和过程”,只有12%的人认为事业是“人生的全部”。
关于金钱:带来不安全感和烦恼
除了用于生产,富豪们花钱最多的是“改善企业员工和经营团队的福利”、“慈善捐赠”、“培养和发展个人爱好”和“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等方面,其中前两项占76%,后两项占24%。
对于巨额财富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绝大多数富豪高度重视金钱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成就感”,但据该调查项目总监曹辛介绍,除1人外,所有的被调查者都承认金钱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和“烦恼”,其中有21%的人感到“烦恼”是最主要的。
关于婚姻:半数人容忍婚外性
在“事业”和“婚姻”的互斥选择上,2/3的人选择了前者,显然婚姻在这群人的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回答“你认为婚外性关系存在是否合理?”时,一半人对婚外性关系持“无所谓”或者“合理”态度。
关于人生:多数认为活着真好
多数被调查者视“身体健康”为最大幸福;20人对生命的看法是——“活着真好”,占61%,27%的人认为“人生无常”。在宗教、信仰方面,近一半(16人)认为无所谓,70%没有宗教信仰,而信奉宗教的人全部选择佛教,信奉其他宗教的没有。
关于信仰:呈现两级发展趋势 信奉佛家比例不可小视
在宗教、信仰方面,在回答“你对宗教的看法如何”时,认为“无所谓”的为16人,认为“积极”的为13人,有4人选择“消极”。在回答“你是否有宗教信仰”时,23人选择“无”,10人选择“有”。在回答“您信奉哪种宗教”时,有12人选择“佛教”,没有信奉其他宗教的;其中两人不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又选择了“佛教”,这被理解为“不是佛教徒,但非常欣赏佛教思想,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自认为是佛教思想的信奉者”。
总体来看,对宗教采取“无所谓”或者“消极”的富豪为20人,多数对宗教采取否定态度,有13人对宗教采取肯定态度,或者信奉佛家思想,这个比例同样不可小视。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这些调查结果反映了中国内地富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矛盾状态,“他们的总体心态基本健康,但有严重阴影,甚至可以用‘多云转阴来形容。这些人的累累伤痕,是新旧体制的碰撞造成的。”
保育钧评论说,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个特殊群体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充满不安全感,内心中不能当自己的主人。他们还在围绕着财富、事业转,还没有达到围绕社会转的层次,还没有变成“企业家”,这表明了内地的富豪还远没达到企业家这个境界和水平,“现在还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文/《暸望东方周刊》记者 孙轶玮
中国商界人士的信仰状况,是转型时期当代中国人信仰现状的一个重点反映。而整个中国人的信仰流向,又给商界人士的信仰提供了土壤和气候。因此,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现状,就有助于把脉商界人士信仰的方向和趋势。
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着与过去相比怎样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下的“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项目,可谓是近几十年来首次正面涉足宗教信仰这一敏感领域的社会调查,做起来非常棘手,投入巨大,耗时整整三年。
宗教需要在增长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仲宇教授是这个调查项目的主要撰稿人,梳理过相关的全部数据。他说:“宗教信仰仍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
童世骏教授告诉记者,根据课题组在2005年暑期实施的调查,年龄16周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1.4%。
课题组不光调查了“量”,还考据了“质”。从调查结果来看,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信众占到总数的67.4%,占到了绝对多数,信仰世界上其他宗教的占6%。
调查还求证了中国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宗教徒。他们信奉“民间俗神”和信仰“祖先保佑”,其人数高达26.6%。这恐怕是中国宗教独一无二的现象,学术界将之归为民间信仰,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许多经济的根源,经常是以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方式在起着作用的。比如,现今大量的烦恼、浮躁、紧张等社会心理,常常成为通向宗教的心理原因。而它们背后还是与当代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生存压力大、生活保障程度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刘教授特别强调,尤其我国农村生产力还相当落后,靠天吃饭的情形远未改变,因此,在农村,崇拜神明祈祷他们帮助度过天灾的传统信仰,保留得更多。但调查结果也证明,当代中国人在富起来的同时,对宗教的需要并没有消除,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沿海先富起来的地方,也是宗教恢复和发展较快的地方。
信众趋向年轻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中,从年龄与宗教信仰的交互分析中可以看出,16至39岁的信众共889人,占全部信教样本人数1435人的62%,而55岁以上的则只有137人,占总数的9.6%。如果依照习惯将女性退体年龄55岁以上的算作老年人,那么40岁以下的青年和中年人在信众中的比例大大高于老年人;如果按照60岁以上才算老人的算法,就只有82人,占5.7%,差距则更大。这种情形,与人们以前印象中信教群众中老年人多的结论颇为不同。
当前信众的年轻化已是事实。在现今的年轻人中,虽然他们正在使用的是前人无法想象的科技产品,但对于宗教的兴趣却日益增强。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宗教也似乎已渐渐显露其对未来的影响力。
新型信仰“接财神”
从课题组的相关调查情况来看,最多的信教原因是“告知做人道理,与人为善”,占回答总数的24.1%;“精神充实,心境安宁”,占总数的20.3%;“宗教文化感人”的占4.9%。这三项原因,都相信入教之后对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直接的好处,三者之和达到49.3%,几乎占了一半。足见当代信众的信教,有明确的精神追求。
在其余的信教原因中,有的调查对象介于种种原因没有直接地讲出精神需求,但基本上还是与疏解生活中的困难以及由之导致的心理失衡有关。比如为了“消除灾祸”、“保佑顺利”和“为了治病”的合起来有28.5%,也占有不少的比例。
“毫无疑问,宗教在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情感安顿上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刘教授说,”当前社会心理,具有某种紧张,并非秘密。许多人常流露出太累、太烦的感受,便是表现。”此外,“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突发事件的冲击,有时是自己完全无法规避的无妄之灾。这时的人们,常会到各种宗教中寻找安慰。这种心理上的安慰,对当事人恢复心理平衡有重要作用,在这种场合,宗教客观上起着替信众消除恐惧、重新恢复信心的作用。”
但除了惯常需求之外,课题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代中国人对宗教信仰功能的需求有了一种“新型”的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如今兴旺于中国各地的“接财神”现象。
刘教授认为,财神的升格,背后的缘由是整个社会对财富追求的神圣化。接财神的兴旺,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宗教膜拜,而是人们对金钱追求公开化、合法化的表现了,更是弥漫在整个社会上那种急于脱贫、急于发财心理的最准确表现。而这种社会心理也已强大到可以转变宗教的某些形式和内容,虽然在学术上,或在政治需求上,仍可解释为这不过是一种宗教与民俗的互动活动罢了,但在当代中国宗教本身产生了一些新型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有神无神重和谐
坦率地说,中国长期以来都有着对宗教的贬抑心态。1992年,中共中央19号文件的发布,才使得人们对于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功能,有了正确的认识。
而从课题组收集的资料来看,信众选择信教原因,主要还是精神与文化的追求。宗教本身,其实是一种价值资源,遏恶扬善是目前大多数宗教的基本倾向。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各宗教都抱着积极响应的态度。
刘教授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宗教场所,各种宗教,为满足信众的宗教需要提供了条件,让大约3亿多人健康、有序地过好宗教生活,这个过程本身是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宗教对于社会和谐所做的贡献。
“因为这些人的精神有了寄托,心境安宁,而且还或多或少地从各自信仰中汲取了道德戒条,遵守着最基本的一些行为规范,大大增加了抵制社会上不良文化污染的能力。这样也大大减少了产生矛盾并且直接冲击社会的机会。”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宗教本身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因素,加以正确引导,可以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与和谐发展提供助力,但也有其消极的负面影响,在特定的时间里,会成为某些人的精神枷锁,而如果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会对社会稳定产生破坏。
在调查中,不信教的、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占样本总人数的15%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