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津涛
在南美洲。当地的企业没有中国企业那样的忧患意识,他们对低利润的项目没有什么兴趣,而中国企业,即使一个项目能有1%的利润也会去做
作为央视大型纪录片《跨国风云》的制片人,熊波一向习惯了隐在幕后。
“当初定下拍摄《跨国风云》时,我非常紧张,我当然知道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也感到不安。”相信此言并非谦虚,因为这是熊波制作的第一部纪录片。
2006年在电视人熊波的人生履历中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节点:从事媒体业15年;第一次成为央视二套“3·15”晚会总导演;第一次在入世五周年大型纪录片《跨国风云》剧组中担纲制片人。
《跨国风云》的投资方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早在2005年底,作为央视经济频道策划研发组副组长的熊波曾带领团队与中信保合作,首次发布了国家风险报告。对中国企业在各个国家的商业风险进行评估的同时,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进行梳理,在央视播出后只有短短的30分钟。
但在与中信保合作的过程中,熊波惊喜地发现“走出去”的企业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跨国风云》便萌牙于此。
“最重要的是找好自己的角色”
然而,跨越近20个国家,对中国12个跨国企业进行采访,记录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的状态一在中国人世五周年之际推出这样一部巨献,显然,对初次制作纪录片的熊波来说是一次挑战。
“当初心里确实没底,好在央视还有这样一种机制,对制片人进行定期培训,特别是在项目运营管理上。事实上我对做好这件事情的信心,就来自一次制片人管理培训课。作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找好自己的角色,我只需做好项目管理,就会做成这件事情,这种感觉很强烈。”熊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时候你要忘记所谓自己也曾是“做业务”出身这回事。
“你在业务上陷得越深,对片子的影响越会致命;电视是一条生产链,必然有产业化的管理方式,所以,做制片人,必须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熊波要做的事情是,在2006年6月份央视决定拍摄后,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与当前中国纪录片制作领域最棒的一批人合作,是制片人熊波坚持的所在。
“他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熊波如此评价他的搭档、总导演陈响园。
“《跨国风云》剧组集中了一批纪录片制作的精英,当然,我们做的时候,发现纪录片已经比较热了;当时《大国崛起》已快收尾,《故宫》、《颐和园》也在开拍,拉走了一些人,所有编导的档期都安排得很满。”也就是在筹建剧组和进行前期筹备、上报、等待审批、办签证的繁复过程中,熊波对“电视人”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等到《跨国风云》终于如约与中国亿万观众见面,坐在本刊记者面前的熊波已经可以轻松谈笑。
拍摄中数次绝处逢生
从《中国青年报》一位版面主编到电视人,2002到2006这四年对熊波的职业生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电视产业很成熟,是一个开放的产业。为了做好一档节目,电视台可以从全社会聚集资源和人才。所有这些,是保证《跨国风云》剧组能够组建一个好团队的基础。”
节目的播出时间定在了2006年12月11日,这不可更改。
然而,直到2006年10月份,《跨国风云》才拿到了上级的批文,辛苦等待的三个月,的确是一种煎熬。两个月时间,从制作到播出一部大型纪录片,且需要穿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人认为这不可能。
“最受挫的时候,是办理去美国的签证,9月份去申请,第一批10个人全部拒签。而美国的几个案例又是最重要的。在一个月内,我们又申请了第二次,这在常规状态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几经周折后,还是顺利办理了四个去美国的签证。总导演、摄像都出去了,美国摄制组出发的那天都已经是10月23日了,真是绝处逢生。”
类似这样的意外还有许多。
在缅甸山区,拍摄中摄像机突然坏了,最后只好请人从国内带过来;在秘鲁的时候,摄像机的充电器又坏了,跑遍了当地所有电视台,因为他们的设备落后二三代,整个拉美都没这种型号的充电器,最后是导游在唐人街的一个修手机、电视的杂货铺,测来测去就搞定了,只花了几十美元。
事实上,每个细小环节的中断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还有每天昂贵的费用支出。
“应该说出国到了当地之后,所有情况就基本在掌控范围之内,只要出去了,就成功了一半,余下的就是如何拍得更好的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捞金并不难
在拍摄的过程中,熊波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等,安全问题无需多虑,但市场进入门槛非常高,市场相对饱和,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就需要重点考察自己的项目是否合适,是否具有竞争力;南美地区资源丰富,生意好做。但治安混乱,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在当地有很深的人际关系,对当地社会有深入了解;非洲资源也丰富,但中国企业要融入进去,好好学习必不可少。”
“比如做慈善事业,在国内可能是企业的行善行为,而对于跨国企业,就是必须要做的课题,因为这是回报当地政府的一种表现。”
熊波认为,《跨国风云》拍摄的初衷,就是要记录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状态,等以后“走出去”的战略更加成熟,“走出去”的企业队伍更加强大时,回顾现在这个阶段,十分有价值。
在巴西,剧组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制造的格力空调在当地属于高端品牌。罗纳尔多、卡罗斯这样的球星全都在用格力空调。格力在巴西已经成为一种标志,对当地的影响很大。此外,中国企业在南美打市场进入的大多是中心城市,一般都会惊动当地政要。在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对中国企业非常友好,曾亲自去码头接船。剧组感到,尽管美国、日本的企业在南美已经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南美对中国企业相对还不太熟悉,但中国优秀企业的进入,已经很好地树立了中国品牌的形象,奠定了自身的地位。
“国外的投资机会很多,利润也非常高。比如,在南美洲,从个人角度讲,不管怎样都可以生存下去,因为当地的资源非常丰富,每天去河里抓鱼都能活下来。当地的企业还没有中国企业那样的忧患意识,他们对小额利润的项目都没有什么兴趣,要做就做能赚取10%利润的项目,而中国企业。即使—个项目能有1%的利润也会去做。”熊波认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之后,特别是在南美洲发展的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事实上,《跨国风云》报道的企业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第一批直接对外进行资本投资的企业,这些企业中,也有一些民营企业。这些到海外“冒险”的民营企业家们更能敏锐地发现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以及利弊。比如节目中播出的日本荔枝案例和巴西木材案例,以及阿根廷大豆案例。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从细部出发,每个镜头都力图反映一个人或—个企业的命运以及奋斗历程。比如,中国员工在国外被绑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纪录片在中国才有些稚嫩
熊波从纸媒转向到电视之后,最深刻的感受是如何与人合作。
“在纸媒里,笔底风云万端,个体的经验很纯粹;而电视,是一个需要团队充分合作的媒体,很多东西表达得好与不好,并非仅仅取决于你的文笔和思想,更多的是技术和理念,取决于画面表达以及对影像内在结构的控制。”
“特别是当看到的并非你想要的时候,会很有挫折感。一个细节沟通不到就做不到,但沟通到了也未必能做到,还有一个沟通是否有效的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纪录片的操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化模式,而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电视表达形式,纪录片在中国还有些稚嫩。熊波认为,《跨国风云》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现实作用是,首次让中国百姓了解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对中国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国内社会认可了他们在国外创业的价值,而以前社会很少对此给予关注。现在通过央视这个平台,这些企业能获取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那些跃跃欲试,准备跨国经营的企业也有一个很好的鼓动及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