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新闻“低俗化”的文化学根源

2007-04-04 08:57
消费导刊 2007年1期
关键词:平民化回归

刘 澜

[摘 要]社会新闻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有些偏离正轨,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应该是大众文化对社会新闻的侵蚀,这使得现在看似繁荣的社会新闻实际上已经危机重重。本文从大众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其对社会新闻的危害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社会新闻报道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新闻 低俗化 平民化 回归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种都市类报纸相继出现,以股市上的语言形容,那就是态势一路走高,随后出现的便是占这类报纸很大版面的社会新闻的蓬勃发展,因其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而受到读者欢迎。但现在的问题是:社会新闻出现了低俗化的趋势,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其根源所在。社会新闻低俗化是和它走向大众分不开的,我们说,新闻报道靠近百姓生活,这固然是好,但凡事都有个“度”,不能做“过”,低俗化便是犯了过犹不及的毛病。社会新闻之所以会出现低俗化现象,这和大众文化的兴起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客观上造成了低俗化的形成

事实上,“大众文化”在英文中是mass culture, 在早期是个贬义色彩极强的词语,美国学者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曾对大众文化进行过分析,他认为,大众文化是自上而下,是为商人雇用的技术工人所制作,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只能体现在买与不买上。而且,在关于“大众文化”是否是商品的问题上,学者们基本上都有一致的认识。其中达拉斯·斯密塞的著名观点就是:大众文化和商品没有什么区别,其目的就是用来吸引受众,与小酒店为了吸引顾客而提供的免费午餐并无二致。因此上说,大众文化是指和商业目的、商业利益紧密纠结在一起的消费性文化产业。既然大众文化是以赚取商业利润为目的,那它就当然会投大众之所好、以吸引众人的眼球为前提,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包括质量不高、品味低下、商业化的蓄意制造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

二、鸠占鹊巢低俗化对社会新闻的侵蚀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鸠就是“低俗化”,鹊即“平民化”,社会新闻就好比一块领地,本该归“平民化”所有,但近几年却显现了被侵蚀的危险趋势。其实,在社会新闻刚刚兴起之日,原本想要追求的是一种“平民化”,从文化学角度描述,就是“原生于社会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活性文化”。但在媒介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平民化”与“低俗化”之间的界限就不太好把握了。社会新闻的选题本是很广泛的,大的方面可以涵盖社会生活风尚、风土人情、社会思想意识;小的方面可以涉及个人、家庭、邻里等,形容得通俗一点就是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但现在相当数量的社会新闻用一种模式就可以概括,即“在哪儿(什么地方)发生了‘不好的事”,这些‘不好集中体现在车祸、偷盗、诈骗、灾难、环境被毁和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等。随手翻开一张有影响的晚报,6月21日的社会新闻版,上面共有7条新闻,其中4条可以归为此类:《公交违法行车埋隐患》、《商场地下停车出怪事汽车挪位车身受损》、《为参加同学聚会 想辙,偷卖自家自行车 凑钱》,还有一幅图片新闻,讲的也是车辆危险行驶的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新闻都是如此,但这一趋势有目共睹,不可否认。很多报纸都在打着“平民化”的幌子办着“低俗化”的事。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一些从业者必须要做的事就是扩大发行量,怎样扩大呢?当然是要让读者爱看,吸引别人的眼球,人都有偷窥和猎奇的心理,那么从业者就可以让新闻报道投其所好,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报道常常是抓住周围的琐事不放,整版甚至是整份报纸都充斥着家长里短、街头奇闻等等,而且几乎天天如此,就好比一本流水帐,读者在阅读时,对这种肤浅简单的信息无需动脑,更不用加入主观的判断和创造。

三、社会新闻的“低俗化”无异于慢性自杀

“低俗化”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的某些方面的需求而产生发展的,它所迎合的读者猎奇的心理只是受众心理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读者在阅读一份报纸时,还会抱有求知欲望和得益心理等。因此上说,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以“猎奇”为目的,从这一角度看,如此这般的社会新闻怎能完全满足读者呢?它的“势力范围”又能覆盖多少呢?凡是有长期阅读习惯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总是接触相似的事件必定会产生审美或是意识上的疲劳,也可以形容为一种“麻木”。当产生这种感觉后,一旦再看到类似的事件就不再有最初的新奇感和好奇心。人的阅读过程可以形容为一种“求趣”,美学上讲,人在趣味的求索中要力求多元多向。把这一观点放到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应该同样适用。遗憾的是,仍有一部分从业者还在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我行我素,把社会新闻做得越来越“浅”,越来越“浮躁”,囿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毫无真正的趣味可言,在“低俗”的方向上越陷越深。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还能有多少人认为这类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不是很多人都反映现在的报纸内容

千篇一律,没什么看头,说来说去还是那点事儿?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读者对报道内容已经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审美疲劳。长此以往,读者必定会对其失去兴趣,而失去了读者的喜爱和支持,社会新闻还怎能继续走下去?更不要提重现往日的辉煌了!客观上讲,社会新闻不会因其“低俗”而很快消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称其为“慢性自杀”不足为过。但无论快慢,自杀的最坏结果终是死亡。社会新闻是新闻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无论从业者还是读者大众,谁都希望它能越开越艳,大放异彩,而不是走向末路。

四、浪子回头从“低俗化”到“平民化”的回归

社会新闻在整张报纸中所处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除了党报尚没有给社会新闻留有更多空间之外,晚报、都市报等报纸则时常由其担当主角。所以说,做好社会新闻可以让报纸更好的直面市场,在竞争中取胜。上一部分,我们谈到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在明确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对怎样做好这类新闻应该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那就是从“低俗化”这个小圈子走出来,回到社会新闻的初衷。

(一)从内容上来看,要改变现状,减少对车祸、火灾、偷盗等“不好”事件的报道,平衡正负报道的数量,增加那些反映新风尚、社会生活丰富性、介绍社会生活常识的内容的报道。

(二)从形式上看,现在的社会新闻一般是二、三百字的短消息的堆砌,还有的则以小图片配文字说明的形式出现,整个版面被分得七零八落,毫无美感,文章读起来也索然无味。其实社会新闻本可以摆脱这样的形式,只要从业者用心选择有价值的选题,它同样可以采用其他报道方式,做出深度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因此上社会新闻包含的题材范围也是非常宽泛;它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体;它像朋友,它不是说教而是聊天,很是亲和;它像学者,可以让你了解很多知识;它像一个服务中心,向你介绍各种生活常识,使你受益……所有的这些使得社会新闻极具吸引力,让它风靡一时。我们相信,在砍掉多余的枝枝杈杈后,社会新闻会离开歧途,重新步入正轨,倚靠它自身具有优势,重现往日的光彩与辉煌。

参考文献

[1] 顾理平,《社会新闻采写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邓牛顿,《说趣》,重庆:重庆出版社,

猜你喜欢
平民化回归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锐捷网络推动云数据中心“平民化”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