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乌鲁木齐

2007-04-02 05:30
新晨 2007年5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文化

丁 燕

我在乌鲁木齐生活。1993年——2005年, 12年,一个生肖的轮回,一打记忆的卡片,4380天。在这个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我写下了属于我的那些第一:第一份工作(获得了一张进入社会的名片),第一个男人(迫使我成熟的中转站),第一次结婚(并不打算重复操办酒席),第一次生孩子(听见自己惟一的、最后一次的彻骨惨叫)。不可能再有另一个城市等待着我——等待着我的到来。我的不能复制的第一次。我的不能批量生产的青春。

让我一口气说出些名字:红山、小西门、幸福路、五星路、阿勒泰路和青年路。我像一只袋鼠,我的行囊是我的孩子,我带着我的孩子在这个城市里一跳一跳。那些街道,那些树木,那些房间,因为我的出现而被生命之火重新点燃。我搬迁着自己,也搬迁着这个城市。城市在我的不断搬迁中发生着改变。如同我的躯体在一天天改变。

我是这个城市的客人。我不像那些出生在这个城市,并将老死终生的人那样——悠闲。也不像那些背着高过头顶的旅行包,皮肤晒得黝黑的驴友那样——匆忙。更不像那些皮鞋上粘着泥土,脖子上挂着领带的打工者那样——惶恐。

我是成年之后才来到了这个城市,度过了生命中最重要的12年。我有了工作,买了房子,有了孩子。我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是——警惕而怀疑的。随时准备抽身而去,却又不停止地再次深入。

乌鲁木齐,遥远中的遥远

乌鲁木齐是一座中心与边缘交织的城市。它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地位于亚洲的中心。仿佛一个肚脐眼——如果亚洲是一个巨人的话。它拥有一条从亚洲通往欧洲的铁路,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乌鲁木齐亦拥有不能轻易被取代的中心位置,同时,它又是一座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从乌鲁木齐到北京,需要乘坐火车48小时,飞机4个半小时。在中国,外省是遥远的。而乌鲁木齐是遥远中的遥远。

乌鲁木齐是一个干燥的城市。没有海浪,没有台风,没有蓝色。乌鲁木齐人说话的语调很硬,是北方腔调,杂糅了甘肃、陕西、河南话之后,又点缀了一些回族人、维吾尔族人的语调。总之,是一种干巴巴的声音,和沙漠戈壁正匹配。不论你来自全国任何一个省区,操任何一种别人难以听懂的语言,你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称自己是乌鲁木齐人,无人怀疑。

它不大不小,刚刚合适。大地方太过空当,小地方太过凄凉。乌鲁木齐不像北京那样辉煌,不像南京那样沉重,不像深圳那样喧闹,不像西安那样陈旧,不像重庆那样调皮,也不像许多小城市那样悲哀。它是一个狭长的带子,裹在天山的脚下。纵观乌鲁木齐地图,你会惊叹:这是一个多么任性的城市!简直就是一棵戈壁上的树,随风而动,毫无规律可寻。

从新疆大学到新疆师范大学,是从城的南头走到北头,可以乘坐1路公交车,大约有20站,不堵车,40分钟可以到达。从城西头的火车站坐出租车到东北角——我居住的青年路,最多13元。从青年路坐出租车去最北头的飞机场,几近郊外,最多30元。

它不土不洋,兼容并包。每年七八月间的旅游旺季,城内酒店处处爆满。各国各省慕名而来的人群川流不息。在这个城市里,既没有老外,也没有阔佬,更没有外省青年。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你既不会因为衣着而格外突出,更不会因为长相而备受关注。不,其实你很普通,普通得和任何一个乌鲁木齐人一样。你走在了它的街道上时,你就已经是乌鲁木齐人了。这里是个巨大的人种展览馆,可以看到各色人种相互微笑。不论多洋,不管多土,这个城市都能容而纳之。

它不卑不亢。没有既定的传统,也没有当下的限制。这个城市所依傍的,更是一种自然天成,抬头可见天山——雪峰顶上,银光闪烁;出门可见戈壁——漫漫黄沙,浩瀚辽阔。冬日里飘落下的雪花,揉成婴儿的拳头那么大,敲得窗户“砰砰”直响。而屋内之人却被暖气熏得打赤膊;夏日里骄阳似火,将道路烧成一条绵延的黄金,猎猎的风吹来,身上是凉爽与干燥的,全然不同于南方的潮热粘滞。

这样接近于自然,让这里的人们无师自通地领悟到了许多生命的奥秘,而显得格外豁然大气——什么样的生意比得上生命更宝贵;吃草的马儿最懂得环保;走在沙漠中的人,手捧珠宝依然会渴死;四季的轮回就是生命的更迭,死去的人们是走到了冬季的雪花,来年还会伴随着新绿发芽……这些道理是从自然中提炼而成,成为乌鲁木齐人的一种思考习惯。

它不古不今。早在20世纪30年代,乌鲁木齐如上海滩,云集了世界各国的冒险家。他们或者贸易,或者探险,或者刺探情报,让乌鲁木齐成为一个热闹而神秘的地方。

乌鲁木齐,杂糅着中西与海派文化

解放前的新疆,又是一个远离中心统治的边地。几次最高统治者的权利更迭,都充满了血腥,惊心动魄的杀戮更是让这个城市有了一抹诡秘之色。解放后,城市化的进程让乌鲁木齐人衣着鲜亮文明礼貌。街道上绝少有穿着睡衣头顶发卷的女人,或者踩着拖鞋打着赤臂的男人。在乌鲁木齐人眼里,出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穿着整齐才行。

2003年9月,我接待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诗人埃德。夜晚,我带着他从乌鲁木齐的红旗路走过,站在从南门到北门的立交桥上。他突然指着点点霓虹灯说,像纽约。我笑,真的?他点头,是的。他住在海岛上,出门要驾船,怪不得那么惊叹此地的繁华。不过,我更喜欢拿乌鲁木齐和上海比。上海知识青年到乌鲁木齐扎根的很多,他们所携带的海派文化对这个干燥的城市有一定的影响。第一次到上海,我一路惊叹:简直就是另一个乌鲁木齐。上海有黄浦江,乌鲁木齐有和平渠。

它不中不西。这里的文人聚会,一般会选择清真餐厅。吃的饭菜也是大杂烩。男人们喜欢吃爆炒黑白肺、黄面卡瓦普(烤肉),是典型的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的饮食;而女人要吃柴窝堡大盘鸡、俄罗斯鱼头……一桌饭菜杂乱无章,各得其所,人人尽兴。街面上还有羊肉泡馍、西餐、火锅、海鲜大排挡……简直是五湖四海,要啥有啥,想啥吃啥。

乌鲁木齐比之那些传统的内地城市来,似乎更投机与放纵。这里,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共融。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大量涌入,他们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乌鲁木齐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克拉玛依——一个建立在石油背景下的工业文化,也不同于喀什——一个有着中亚背景的宗教文化。乌鲁木齐的移民文化在于它的动荡与无根上。这里的人们因为动荡和无根而会格外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他们建立起来的精神王国,也体现了这种杂糅的态势。

走在乌鲁木齐,可见清真寺的新月与基督教堂的十字架各得其所,佛庙前的进香人熙熙攘攘。这种格局下的乌鲁木齐人的文化心理是复杂的。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长期生存在环境较为险恶的自然中,锻炼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征服能力。农民朴实坚韧、牧民开放英勇……他们深深懂得: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交往,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以他们更善于游走、迁移、驾驭新的环境和新的生存方式。

乌鲁木齐人更灵活和现实;更投机和勤奋。在这样一个脱离了管束,地域较为荒芜的地方开始重新生存,乌鲁木齐人所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和艰涩的生存问题。这里没有退路,一退就退到了戈壁滩上。这里也没有亲人,离开了家乡后所遇见的人都是路人。抛开了土地之后的人们最初都很不安,深夜里常常责怪自己忘本,但转过头就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的身上总有一点格外的豪气与狡猾,格外的痴狂与执著,这种多重人格似乎更像乌鲁木齐人。这种人,不可能在单一的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

为什么还滞留在乌鲁木齐?因为它是一个中心与边缘结合得十分巧妙的地方。距离世界很近,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稍远。既不会过于革命,亦不会完全封闭,它有它的一套道理,可以自圆其说的道理。它保持着戈壁的干燥,从天山上汲取潮湿,挖掘出坎尔井,用雪水浇灌绿洲上的良田。它的魅力非一日可以说清。

为了爱情,乌鲁木齐不嫌远。再远的地方都能用脚走到;再近的心灵也无法感知对方的改变。在天堂的隔壁,有一个叫做乌鲁木齐的地方。我的孩子,他出生在那里。那里是他的第一故乡,我的第二故乡。从乌鲁木齐开始,我和他,走向了不同的地方。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