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程 范 群
杨树达先生(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翁,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先生4岁起随父识字读书,6岁能背《汉书》,7岁略识训诂文义,10岁始作论说文。12岁进时务学堂,20岁官费留学东瀛。回国后,长期在大学执教和著述。教学成绩卓著,1942年,他与黎锦熙、昊宓、陈寅恪、汤用彤、苏步青、吴有训、李四光、茅以升等28人,首批聘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他勤奋著述,成就显赫,撰写著作近40部,正式出版32部。在《清华学报》、《文史哲学刊》、《孔学杂志》、《历史研究》等名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一
先生研究领域广阔,涵盖经、史、子各部,以语言文字和秦汉史学成就最富。语言文字学方面,专长训诂、文字、语法、修辞和音韵,特别是训诂学。史学方面,对先秦诸子、两汉经史,做过大量的校勘,考释和阐述,尤对《汉书》下过功夫。故有“汉圣”和“神州训诂第一人”之称。先生正式出版的著述,大致分6个方面。辑录古人引文以解读古书的著作有:《周易古义》、《老子古义》、《论语古义》、《论语疏证》、《春秋大义述》;校勘、注释和考证的著作有:《汉书补注补正》、《汉书窥管》、《汉代婚丧礼俗考》、《淮南子证闻》、《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语法、修辞的著作:语法方面有《马氏文通刊误》、《中国语法纲要》、《高等国文法》、《词诠》,修辞方面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国修辞学》(亦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古书之句读》、《古书句读释例》;文字学和训诂学著作有:《积微居文录》、《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国文字学概要》和《文字形义学》;金文、甲文著作有:《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甲文说》、《耐林甲文说》、《卜辞琐记》和《卜辞求义》;回忆录,诗文选和工具书有:《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和《群书检目》。这些学术著作,大都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科学出版社出版,总计字数在500万以上。此外,《说苑新序疏证》、《战国策集解》、《史记集注》、《汉书释例》和《汉书札记》等,已写出初稿或印成讲义,却年久散失或毁于战火。
二
杨先生上述著作,大都带开创性,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海内同行名家的好评,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古义》是先生出版的第一部书,张尔田读后,“叹为绝伦”,称它是有“创意”的佳作。《论语疏证》被陈寅恪赞为“自来治释《论语》者所未有”,它“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楷模”。《汉书窥管》是先生研究《汉书》“三十年精力的凝聚”。黄侃、马宗霍、杨伯峻等,对其学术价值给以很高的评价,称本书作者对唐颜师古的《汉书注》,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等历代各家注本,进行了通读博览,“发疑正读”,“赞之匡之”,“补正先贤之隙”;说该书兼荟各本,校勘异同,“截断众流,直探本始,”使“先儒积疑为之一扫,盖可视为定论。”它是《汉书》研究的总结。故陈寅恪赞佩杨先生:“汉书颛家,公为第一,‘汉圣之名,真不虚也”。于省吾,彭泽陶称:《淮南子证闻》“博证先汉古籍”,对王念孙,俞樾“二氏校注多所阐发”,“多所纠驳”,“订正妄误百数十条”。《马氏文通刊误》肯定马建忠用西法解释中国文法,尝试中西融合,功不可灭;但对《文通》“用拉丁语法强解汉语”和“削足适屦”所造成的讹误提出批评,并具体纠正各类“缺失”“三百数十事”。汤可敬等认为,《词诠》传承了清人刘淇、王念孙、段玉裁、马建忠等语法学的长处,第一次把文法和训诂融合在一起,自创了“以字为头,以词为纲,以义为目”的新体例。章太炎说:《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用心审密”,“精湛透辟”,“足匡高邮王氏之失”,“是俞书所不及也”。郭绍虞等称:《中国修辞学》第一次把修辞和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结合一起,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在内容和方法上为中国修辞学创一“新途”。《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乍出”,同行学者赞为“创获”。陈寅恪、沈兼士、余嘉锡说《论丛》“于《说文》讽籀极熟,于群经讲贯极精”,“上溯钟鼎甲骨之文以识其字,旁通百家诸子以证其义”,“群经诸史,融会贯通”,作者不愧是“今日赤县神州训诂第一人”。张尔田、郭在贻称《论丛》“内容精确,自开户片庸”,“不堕乾嘉大儒之法”,“有所创新和发展”。雷敢认为:《论丛》传承“王、段之学,但不拘泥于王、段”。它“于传注之外”,还大量引用“现代汉语知识”及金甲文的研究成果,因而“开辟了文字学研究的新境界”。《辞海》界定《论丛》的新招是:“用甲骨文、金文同《说文》相参证,探求字源;用古书音义同现代方言相参证,探求语源。”《小学述林》是《小学金石论丛》的姊妹篇。廖海廷说,《述林》说字,传承了许、段、王之学。它的特点是“博识精思”,“形、声、义三者密合”:“精通古韵,穷其语源、字源”,故能辨段、王之“瑕瑜”,别许慎之“误说”,为文字研究“辟一新径”。王力读了《述林》后甚感考释“严谨”,论说“精到”。曾运乾说,《述林》“本温故知新之见解”,“纟由绎许书,广综经典;稽诸金石以究其源,推之声韵以尽其变”,故于文字学“能独出新诠”,“超二王而迈俞、孙”。《文字形义学》是一部完整的文字学著作,杨先生前后经营10余年,是其“心血的结晶”。周秉钧概括它的特点是:博采了近现代汉字研究的新成果,集中了先生自己的创见,订正了《说文解字》一些错误;理清了“象形”和“指事”的界限,化解了前儒颇多难点和误解;运用近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细分了汉字结构与类型,为现代科学文字学的奠建作出了新贡献;揭示了汉字的一些规律。黄季刚云:《文字形义学》“于形、声字有独见,越段、王樊篱,补许君之不足,自为一家之言。”许嘉璐称:杨先生于文字研究,广积博取,自创一条新路,形成了“《说文》杨氏学”。《积微居金文说》的发明和贡献,中国科学院审查该书稿时作的结论是:“根据字的构成要素的变化来考释甲金文字,大都可靠”;“根据字的音符的同异来考释金文,绝大部分正确”;“根据铭文记事,证明周礼中许多制度都有根据,并非全出汉人的伪造”;“考通、读通过去许多未能读通的铭文,阐明了不少湮灭许多年代的历史事实。”经过先生考证认识的金文新字有50个,新发现和印证的史实数以百计。郭沫若说:杨先生的“金文考释,卓识明辨,甚为感佩。”董作宾,于省吾、丁树声、周祖谟称:《积微居金文说》“研究专精,谊证俱备,思锐卓识”;“说文解经,多发蔽之论”,“妙语解颐,发昔人所未发”;“创见累累,启示众多”。对《积微居甲文说》的学术成就,同行名家有口皆碑。郭沫若称杨先生“乃斯学专家,海内之望”;甲文考证,“多巧思密合,新颖而有见地,甚为佩服。”于思泊说:“《金文说》义证精确,发挥透辟,并世研契诸公无与抗衡”。胡厚宣认为:
“解放以来,关于金甲小学,惟见先生著作最富、发明最多,其贡献之大,盖突破以往所有之学者。”专家学者的精采评议,是对先生学术创新实事求是的肯定。
杨先生的系列著作中,有的是原始创新著作,如《论语疏证》,《汉代婚丧礼俗考》、《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甲文说》;有的是对前人成果消化吸收、释疑正误,作出新诠释,有所发展的再创新,如《汉书窥管》、《淮南子证闻》、《词诠》、《文字形义学》等。很多著作封面书名译成英、俄、日、德、法文字,畅销日本、欧美等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汉代婚丧礼俗考》和《词诠》,经过严格评审,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学术性,资料性强”,“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创新著作,收入了《民国丛书》。
三
先生学术上取得如此骄人成就,和他勤奋好学、博识精思和求实创新的学风分不开的。先生多次说过:“余生平无他嗜好,惟喜读书。心有此会,则笔之于书。”他数十年如一日,惜时如金,无间寒暑,黄卷青灯,看个不停,写个不完。他去世前几天,仍抱病在校阅《盐铁论要释》书稿。
先生5岁起读史,8年家学,7年亦中亦西的新学,6年西学。宽厚的国学素养,给以后释经考史奠建了坚实的台基;多维的学历结构与文化底蕴,拓宽了学术视野,营造了开明的思维。先生青年时代,正遇上新文化思潮。进化论宇宙观,在中国的思想界向僵化落后的观念挑战。在新潮的浪击下,先生的“思想为之一变”。
在学理上,先生务实求真,“温故知新”。他非常敬佩段玉裁、王念孙、王先谦的学术成就,视自己为段、王的“私淑弟子”,精通段、王之学。但他不墨守陈规,不迷信古人。他本着存真求实,传承创新原则,用新材料、新观点对上述先贤标志性学术成果,进行“刊误”,“补正”和“续补”,作些新的诠释和阐发。走出乾嘉学人的套路,再对往昔定论重估。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自序》里说:我的文字研究比段、王“进步”,“并非我的学力超过了段、王”,而是“时代”所赋予。“时代的思想有变迁”,我“接受外来影响”,“思想宽广了”,“有所比较和汲收”。研究方法也与前人“不同”了,“前人只作证明《说文》的事”,“在文字本身兜圈子”。我则“做批判接受的工作”,于“传注”外,“尽量利用古韵,甲文和金文,”“凡现代汉语及其他一切皆取之为材料”。广撷博采,锐意创新。先生治学严谨,释注经史,博识精研,穷源竟委;文字考证,细心推敲,精益求精。一字之义,一语之源,想不通畅,决不罢休;一词之兴,一字之毁,严如斧钺。积微翁的每一部著作,每一篇论文,正是如此苦心孤诣,一点一滴,铢积寸累而成的。
先生的学术事业,多成就于20世纪30~40年代。在民族内忧外患交迫、社会动荡不安的岁月,先生南北迁徙,颠沛流离,历尽沧桑劫难,仍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自强不息,辛勤笔耕,著作了一大批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学术珍品。抗战全面爆发后,先生离开清华执教湖南大学,辗转长沙湘西,条件艰苦。时有复旦、中大、中央、武大、厦大等10多所名校,高薪聘他任教。先生不求达闻,淡泊名利,一一婉辞。蔬食布衣,居安陋室,冒着敌机轰炸和绝粮断炊的危殆,著述不辍,诲人不倦,默默奉献。先生是红烛,燃烧自己,闪亮发光,满腔心血献给了学术和教育事业。先生是学海宗师,他的事功,彰显千秋;他的风范,永惠后学。
时代需要国学大师。
(责任编校:文心)
作者简介:范忠程(193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范群(1970-),男,湖南长沙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