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惊悚”之门难开

2007-02-06 08:48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期
关键词:希区柯克心理

孙 冉

“向希区柯克致敬”却成了装神弄鬼的鬼片效果

1月18日,在《门》的新闻发布会上,沉寂3年的导演李少红盛装面对记者,背后的巨幅海报上,是她亲手写的“开门红”,在媒体无关痛痒的问题之后,李少红有些兴趣索然,对这部她初次尝试的类型片受到的关注度,李期望的并不仅限于此。

发行公司打上了“首部国产惊悚大片”的宣传语,李少红则希望,能以《门》让观众改变对国产惊悚悬疑电影的看法,并为同类电影开启一个新的制作方向。

自1937年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夜半歌声》造成轰动效应后,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人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可在内地缺乏电影分级制度和国外日益成熟的恐怖片的双面夹击下,惊悚类型片在内地始终没有较为成功的模式。

19年前,李少红首次涉猎影坛,就因《银蛇谋杀案》遭到禁演,后来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恋爱中的宝贝》,都显出无处不在的诡异与阴柔的气质,到了《门》,这种惊悚风格终于显山露水。

在拍摄此片前,李少红曾经花费很长时间在对此类影片受众人群的研究与沟通上,她发现这是一群15到40岁的年轻城市人,白领女性居多,或多或少看过国外制作精良的恐怖片,不满足于只被简单吓到的刺激。由此,李少红选中网络畅销恐怖小说《三岔口》作为剧本进行改编。在这个反映社会现实的故事中,主人公蒋中天就是目标受众中的一个缩影,他遇到的也是这类人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不停歇的快节奏,以及信息多元化带来的对价值观的冲击。

李少红认为,观众看着电影中人物在各种各样疯狂的一念之间选择付诸实施,内心也会更恐慌,既为主人公担心,也会不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只是我没有付诸实施,而他做了。这种共鸣产生的惊悚,既刺激又让人有种宣泄感。这也是李少红一直强调的惊悚片除了吓人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时隔19年再拍商业惊悚电影,李少红坦言是出于此类型片具有较稳定市场份额的谨慎考虑,只是她不再像以前只刻意追求镜头的暴力感,而是走心理悬疑路线,想展示人内心的变化,和贴近人性的因素。

《门》在片头打上了“向惊悚片大师希区柯克致敬”的口号,李少红表示这是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及影片的定位。不过,这一美好的愿景却成为很多观影者诟病此片的最大理由:希区柯克的影片常常以简单的人物关系、微不足道的故事、常见的生活因素,探讨人内心深层的心理逻辑,悬疑与人性的东西结合得很紧密。希区柯克的影片中可没有这么多的电影技术,也没有明明要走心理悬疑路线,却以很大篇幅在展现黄觉的大白脸、装神弄鬼的坟地戏之类的鬼片效果。

另外,很多人对于此片的叙事方式也有着很大的质疑。陈坤不绝于耳的内心独白是导演别有用心的安排,确实让人产生焦躁和紧张感,但也暴露了导演叙事能力的薄弱,或许这是李少红追求的另一种风格:故事随意转换时空,现实与幻觉反复交错,配合主人公的喃喃自语,制造出更深层的心理惊悚?

相对于以往300万~500万元的同类型小成本电影,《门》的3000万元投资是国产惊悚电影的最高纪录。影片全程在重庆拍摄,重要场景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解放碑封路拍摄两天;还从香港请来吴宇森“御用”的“猛龙特技队”设计拍摄长达7分钟的车技戏;以及启用偶像明星陈坤的做法都是标准商业片的制作模式。

《门》在特技和车技部分下了不少功夫,主角全部亲自上位不说,如何把效果拍得更富戏剧张力和美感也费尽了周折。比如李少红把一段过山车式的视觉效果,加在人物关系的情感裂变之中,意图让观众与男主人公一起体验疯狂的感受,在眩晕中体会暗涌的惊悚。这看似无心其实处心积虑设计的代入感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再比如营造惊悚片气氛,李少红说远比文艺片难得多,并不只是放放烟雾,打打暗灯就能解决的。她将主人公蒋中天的公寓选在一个可以看到轻轨的位置上,以此作为心理暗示——在都市的心脏里,永远有东西从他身边穿过,突出一种不安全的动荡感。还有她对于公寓内墙纸的颜色,被杀者魂魄造型的设计,每个细节的说法和拍法,都以如何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为目的而苦心琢磨,来营造一种让观者莫名的紧张和“要出事”的预感。

可如果说,故事本身没能达到让观众惊悚的感觉,只通过若干别有新意的桥段来刺激视觉神经,这样的“心理惊悚片”到底向前走了多远?

猜你喜欢
希区柯克心理
“高级”的快乐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希区柯克,以吓唬世界为乐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