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强大了吗?

2006-12-29 00:00:00宫玉国
中国新时代 2006年2期


  宫玉国,IT168网站前CEO。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8-1995年就职于《消费时报》;1995-2000年任职于ChinaByte,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执行总经理、总经理;2001-2002年《东方企业家》执行总编辑;2002年“空降”IT168网站任CEO。
  
  即使地球上每个人都穿着我们制造的裤子,但如果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爱,缺乏对世界发展的推动和责任,我们还是不能称自己为大国
  
  我们是戴着荣耀进入2006年的。
  新年伊始,闯入我们眼中的是一大好消息:中国的经济总量在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之后,再次跻身于世界四强。法国的费加罗报甚至说,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真实的经济实力是法国的五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国人骄傲地判断,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转折点。
  在进入WTO“后过渡”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的“辉煌战果”进一步“发酵”着我们的大国梦想。我们沉浸在世界的赞誉和喝彩声中,甚至相信真的如外电惊叹的那样,——“中国很快会像历史上一样强大了”!
  但中国果真就强大了吗?
  回想一下几天前,媒体兴高采烈争相报道一个好消息:文化部最新公布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六大重要传统节日尽收其中,甚至连楹联习俗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也一网打尽。媒体高兴地宣称,这体现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年节文化的重视。
  其实,对于保护各种传统节日的呼吁我们已经听了很久了。每年“两会”,我们总能从各种议案提案中,听到代表委员们诸多慷慨激奋的忧心之语,对于我们文化传统的日渐衰微,也是社会舆论多年耿耿于怀的话题。但议论鼎沸,时光流逝,却并没有丝毫变化和反应。今天文化部忽有此振奋之举,不怪媒体激动。但仔细再看,才知道根源在于要将中国丰富的节日文化“打包”申报联合国的非物质遗产名录。
  联想起此前我们与韩国在“端午节申遗”上的一场争执,就明白我们对于文化节日的“苦心”,远不是出于对自己文化遗产的爱护和认同,更不是一种文化自尊和自觉,而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洋人的重视,甚至邻邦的“抢占”。申报固然是申报了,但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到底我们还保留多少,就是申报成功了,又如何让它存活在生活中而不是记忆里,却根本无人在意。
  说实话,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爱自己的文化。与韩、日真心真意地以自己的文化为傲,因此想向世界展示、要国人承传全然不同,我们只是要一个古老文化的虚名,要几块世界遗产的招牌,以更好地“做生意”,更好地将中国经济的“巨无霸”做大。我们已经没有文化底气了,虽然我们曾经有过古老的文化传统,但在我们心里是暗自鄙薄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做给别人看,做给世界看,让人家看看我们不是个只会做裤子和领带的“暴发户”。
  所以,我们一方面举国投入花团锦簇地过人家的圣诞节、情人节,一方面又一本正经地把那些垂死的文化涂脂抹粉送去评选;一方面毫不留情地蔑视冷落自己的国学教育,将英语视为取舍一切的刚性指针;一方面又在世界各地建起26个儒学研究所,传授所谓中国文化和东方价值观。很难想象,一个在自己的国土上都得不到重视、得不到认同、得不到传承的文化,能在异国他乡闹出多大动静。
  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给世界贡献多少GDP就可以的。中国经济已经很强大了,但是除了商业和生意,除了利益和利润,还应该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存有激励和引导这个世界的理想和责任感。换句功利一点的话来说,在全球资讯时代,诸如文化政治价值观念等软实力都是“强权”形成的要素之一,是大国身份的标志。再说句难听的,即使地球上每个人都穿着我们制造的裤子,但如果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爱,缺乏对世界发展的推动和责任,我们还是不能称自己为大国。
  美国有个记者叫霍华德·弗伦奇,去年曾经发过一片文章,意思是中国人因缺乏大国意识,正在丧失成为大国的机会。他的论点自然值得商榷,但是依我看,如果我们依然在文化上不自觉,精神上不自立,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紧跟人后,纵然经济总量做到了世界第一又能怎样,离强大的日子也依然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