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出现七个新特点
一是传统种养殖业资金需求下降。随着近年来可支配收入增加,全市农户向农村信用社申请种养殖业贷款的比例逐年下降。在取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的农户中,已出现实际贷款农户数量和贷款金额持续“双降”的现象。
二是农户中长期贷款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受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农业税减免政策实施等因素影响,一些城乡企业、投资者看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景,出现大量“非转农”现象。近5年,遂宁市以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个人投资者达到3.5万户,是前15年注册户数总和的32倍,这些企业和投资者在投资时迫切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与其投资项目相适应的信贷需求期限大多在两年以上。同时,随着与“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相配套的“六小工程”建设和“六改项目”投资,以及电话进户、网络到家等文明新村建设的逐步开展,需要更多的基建资金投入。据遂宁发改委预计,“十一五”期间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累计需要50亿元,其中银行信贷投入约占40%,且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
三是规模性生产信贷资金需求增大。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林牧副业的企业化、规模化和经营管理的专业化,特别是近年来在“公司+基地+农户”、“业主+农户”、“项目+协会+农户”等新型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出现了大量的养殖、水果和蔬菜等专业村,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产业链长度不断延伸,农村资金向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行业和产业集中,这些行业和产业迫切需要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仅靠农村信用社现有小额信用贷款每户2万元的最高授信额度很难支持其扩大生产经营。
四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强烈。铁(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等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户在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高附加值经济项目的强烈愿望驱动下,迫切希望获得更大额度授信以发展和扩大生产经营。
五是与劳务输出、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子女教育程度等相关的信贷需求旺盛。2005年遂宁市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达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34.2%,2005年末全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外出务工人员路费贷款1.8亿元,而同期该类贷款需求量为6.8亿元,实际信贷投入仅占需求总量的26%。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子女教育程度相关的支出在农户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例日益增长,据农村信用社测算,遂宁市农户修建住房贷款、子女教育贷款的需求总量分别为36亿元和1.6亿元,而2005年农村信用社实际发放贷款8.3亿元和0.7亿元,信贷投入仅占需求总量的23%和43%。
六是新兴的经纪及中介组织信贷需求旺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乡镇农村出现了大量诸如“水果协会”、“养殖协会”等专为“三农”生产及经营提供技术、运输、营销等服务的中介组织,2005年末遂宁市已有此类组织约120多个。随着近年来农业增收,大量农产品需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上述服务型中介组织业务兴旺,但同时也出现资金不足难以扩大经营的问题。
七是民间借贷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补充。因具有手续简便、办理快捷等优势,民间借贷在农村中有较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5年遂宁市民间借贷总额分别约为9.2亿元、10.5亿元、12亿元,分别约占全市银行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8.9%、9.3%、10.6%。
盐城市农民有五盼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想什么呢?最近,我们在农村固定观察点村走访了一些农民,归纳起来有五盼。
一盼调整土地承包政策。农村推行大包干以后,农民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作用。1983年,国家规定土地承包经营15年不变。1998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再延长30年不变。实践中,有些村组在1998年二轮延包时基本没有动田。仍以一轮承包延续,时隔20多年人口变化较大,一轮承包时有的人十几岁,不够包田资格,没有包到田,二轮承包又没有动田,现在这些人的年龄已30多岁,再加媳妇和孩子,一家三口基本没有田。另一种情况,一轮和二轮承包时,子女都在身边,承包田较多,后来,由于婚嫁、上学、入伍、外出打工等原因,人口逐年减少,户主年龄逐年增大,劳动强度逐年减弱,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负担逐年减轻,这部分人不愿意将土地流出,仍由自己耕种。村合作经济组织想进行适当调整,又没有政策依据,导致能种田的没田种,年老的人田太多。类似这种情况约占总人口20%左右。他们希望对土地承包经营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二盼“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照田亩分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允许村合作经济组织收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金,并按人口和劳力分摊到户来收取。事实上有些不合理,由于农村中有部分人没有田或很少有田,他们想要田要不到,没有固定职业,某种程度上影响收入。何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主要用于改善农田基本建设上,这就带来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矛盾。他们盼制订农民负担政策的部门要考虑农村实际,取消按照人口和劳力分摊的办法,采取按田亩分摊筹资筹劳金的办法,尽量减少农村矛盾。
三盼村通水泥路工程尽快普及。新街镇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省关于村通水泥路工程,农民对铺筑水泥路的愿望很高,上面给的计划太少,而且不稳定,农民盼有关部门要尽快实施省委的实事工程,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盼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带头人。新街镇建洋村党总支书记朱卫东自筹资金办起万头良种猪场,在东海边承包1200亩土地种经济作物,近几年,他的年均收入都在80万元左右,被盐城市政府表彰为劳动模范,他不仅自己富还带领群众富,全村630户中有150多户办起规模养猪场,他主动为这些猪场搞良种猪繁育,提高经济效益。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村内共建砂石路10.2公里,水泥路1.8公里,还通过每户补100元的办法解决户户通有线电视。农民称赞朱卫东是致富带头人。但有的村情况就不一样,在选举时,他们向农民承诺的很好,一定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而有个别人一旦当选了,就改变了当初的承诺,村务不公开,群众有困难不能及时解决,任期几年,山河依旧,群众不欢迎这样的干部。
五盼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再上涨,质量要有保障。国家给农民免除农业税,种粮给直补,但种子、化肥、农药、柴油、汽油一个劲儿地涨价,特别是汽油在2006年春节期间每公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