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攀钢)是依靠我国自己力量建设发展起来的特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近年来,攀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立足攀西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三期工程建设和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工艺技术、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着力打造钢铁钒钛精品基地,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2005年攀钢以营业收入389.51亿元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70位。“十五”期间,成为攀钢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职工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突出品种结构调整,推动攀钢经济总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面对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攀钢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发挥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优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精品战略统领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新产品开发,推动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一)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为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市场导向
2001年以来,攀钢突出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和资源流向。一是完善销售网络。先后在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成立了9大销售分公司,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销售网络。二是强化市场研究分析,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品种、重点用户、重点区域市场需求情况的动态跟踪和研究,形成了市场信息、销售信息和生产信息的实时传送,提高了市场变化的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按照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开展顾客满意度管理,构建了顾客服务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与美的、二汽、格力、长虹、南骥等重点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攀钢通过突出营销的导向作用和中心地位,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经营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抓好“双高”产品生产
攀钢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按效益最大化均衡稳定组织生产,在适度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着力抓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效。2005年,攀钢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566.94万吨、619.27万吨和555.7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4%、3.52%和2.41%。其中重轨、无缝钢管分别达到63.27万吨、68.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39%、1.55%;高钒铁、中钒铁、钛精矿、钛白粉分别达到3574吨、2002吨、25.52万吨、5.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26.95%、14.47%和7.05%。
(三)坚持特色精品战略,大力开发新产品,培育攀钢知名品牌
一是按照用户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推动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攀579d4a2d7b3083ff72df554d4a9d9c4097084054718a7863f4840b060f3c9373钢新产品试制总量逐年上升,2005年达到78万吨,开发出了一批有市场、有特色、有效益、有资源优势的新产品。作为国内第一家开发出的100米长尺高速钢轨,重轨产品已打入美国等市场;攀成钢开发出直径340mm热连轧无缝钢管,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材和特钢分别开发出500Mpa级钢筋、高级模具钢等一系列新产品;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出了独具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的新型钒钛钢品种,含钒贝氏体高强度钢轨、DX54D超深冲镀锌板、380系列车轮用钢等相关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坚持特色精品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攀钢被评为“中国钢铁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重轨、无缝钢管、热轧汽车大梁板、冷轧家电用板、钒钛等五大类产品被评为“中国钢铁十大影响力品牌”,其中重轨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钒钛产业和打造钢铁精品基地
近年来,攀钢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三期工程建设,并立足钢铁钒钛主业,稳步实施多种形式的资产并购重组,大力拓展金融、贸易等产业领域,推动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大力实施三期工程建设
攀钢三期工程建设于2001年6月正式启动,重点进行钢铁主业技术改造、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三大系统,十大标志性工程已有八项建成投产,基本实现了“材变精品”的转变。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加快钒钛项目建设,深度开发钒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稳步推进钢铁项目建设,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打造钢铁精品。目前,全连铸项目、热轧技改、轨梁万能轧机生产线等钢铁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中,新钢钒完成全连铸改造,顺利实现全连铸;建成国内第一条世界一流的镀锌铝生产线,生产的无锌花板、镀铝锌板、防指纹板、自润滑板均可以替代进口;热轧三期技改采用了系列新技术,总体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品种规格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攀成钢建成的Φ340mm连轧管机组,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均达到国际一流。
(二)积极审慎地实施资产重组
一是整合四川省内钢铁产业,做精钢铁产业。“十五”期间先后兼并成都无缝、成都钢铁厂、长钢,组建了攀成钢和攀长钢。兼并重组后,攀钢通过严格管理和加快技改步伐,同时给予新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及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文化融合,推动重组企业快速发展。攀成钢生产经营连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着眼于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稳步推进国内钛产业联合重组,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的钛白粉生产基地。通过兼并重组,攀钢确立了钛白粉产能全国第一的地位,使我国钛产业整合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控股锦州钒业,推动攀钢钒产业快速发展。攀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整合国内钒产业步伐,于2003年6月与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锦州钒业有限责任公司,攀钢出资445万元,参股40%,并在2005年实现控股,进一步巩固了攀钢在中国钒产业的龙头地位,提高了市场控制力。
(三)稳步推进贸易、金融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新的产业支柱
一是大力推进贸易产业化。2004年,攀钢国贸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业务,既“做自己的产品”,也“做别人的产品”,完成攀钢外部贸易额47亿元,并开始涉足汽车贸易、原燃料补偿贸易等领域,贸易产业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加快金融产业化发展。攀钢坚持通过集团财务公司稳健经营实现金融产业化的思路,增加财务公司资本金,积极为集团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扩大金融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初步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艺技术持续优化,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提供有力
支撑
攀钢以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形成了一批有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成果。攀钢2001年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92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达到6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6项。申请专利252项,获得专利授权166项。
(一)着眼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科技强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攀钢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与20所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难题,努力实现钒钛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钒钛技术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占领了国际钒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先后自主开发三氧化二钒、钒氮合金等生产工艺技术,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钒氮合金生产技术打破美国独家垄断,工艺上优于美国,实现了常压、连续生产。该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二是钛资源利用技术实现了国内领先。攀钢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开展自主创新,攻克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的世界性难题;独创出专用型高档造纸钛白、化纤钛白的常压水解技术;掌握了纳米钛白制备和应用技术;硫酸法钛白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围绕工程建设和生产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工艺技术和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
一是抓好三期工程达产达效攻关。重点是围绕钒钛磁铁矿冶炼、全连铸、轨梁万能轧机、热轧、冷轧、Ф340mm机组等开展工艺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好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工程按期建成投产,使一流的装备优势尽快发挥出一流的效益。科技攻关为三期工程达产达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使攀钢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钢铁生产工艺技术总体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工艺技术世界领先。二是抓好设备挖潜技术攻关。突出挖掘规模潜能、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等重点,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展设备挖潜技术攻关,实现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完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工艺技术,使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40t/m3·d以上,高炉利用系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大高炉领先;优化炼钢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转炉炉龄,转炉平均炉龄达到8544炉,提高废钢消耗能力,实现了吨铁吨钢;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阶磨阶选工艺技术研究取得成功,改变了过去铁精矿品位提高,钛含量也要提高的不良状况,使精矿品位从52%提高到54%,而钛品位不提高。节能降耗、提高成材率攻关取得突破,与2000年相比,(集团)公司2005年吨钢综合能耗达到906kgce/t,降低93kgce/t;钢材综合成材率达到90.58%,提高5.51个百分点;材钢比达到89.73%,提高16.13个百分点。
(三)积极推广环保节能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十五”时期,攀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加快环保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先后投入巨资完成了27项废水治理项目、30项废气治理项目等环保设施建设,重点抓了炼钢系统烟尘治理、废气回收,炼铁系统废气粉尘治理,焦化系统生化废水、粉尘治理,轧钢系统废水处理,钛白粉废酸、废水治理,尾矿治理等整治,企业环保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攀钢污染物综合排放合率达到90.66%,外排废水达标率达到95.06%。同时,攀钢扎实推进“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广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焦炉干熄焦等资源、能源、废弃物回收利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三废”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如2001年成立了专门从事高炉废渣回收利用的环业公司,使攀钢渣场基本实现全部热泼渣“零排放”。
攀钢还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组织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集团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深化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结构和劳动用工结构。三是稳步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社会职能工作。目前,攀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已获得国资委正式批复,正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平稳过渡、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和“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第一批、第二批8家单位改制工作。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方面,已完成中小学教育系统和公安系统的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