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韩流”的在华风靡,韩国美食也越来越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近年来,在中国主要大城市里几乎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韩国美食持续增强的影响力,韩国食品成为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一、韩国食品进军中国市场现状
韩剧的特色之一,就是美食飘香。韩式烧烤、酱汤、拌饭、酒酿,甚至泡菜都有着不显山不露水、一丝不苟的讲究。韩式餐饮在中国已经借韩流东风进入白领餐饮选择的主流。
随着“韩流”在中国市场的风起云涌,韩国食品巨头逐渐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韩国著名食品业巨头东远集团2004年开始全力拓展中国市场,着力推广金枪鱼等海洋食品。就金枪鱼等海洋水产品贸易来说,韩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二、韩国食品进军中国市场的特点分析
(一)韩国影视文化先行铺垫
韩国企业进军中国的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韩文化的先行铺垫。韩国食品受中国市场欢迎,首先源于韩剧的影响。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影响对韩国食品迅速进入中国“功不可没”。在韩国电视剧中不仅穿插不少宫廷御膳的食谱、烹调方法以及配料的运用和食疗,如八卦汤、驼酪粥、泡菜、海产素菜等低糖、低脂的韩国美食,还呈现了许多朝鲜料理的制作过程,所用器具也都十分精巧,丰富的原料,合理的色彩搭配,最重要是用心地烹调,充分体现着朝鲜民族简单、淳朴、执着的特点。雾气腾腾的厨房,五颜六色的菜肴,精湛独特的厨艺,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愈行愈稳的韩流热风,对于产业效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韩国食品的进入铺平了道路。
(二)注重产业联动
注重与其他产业的配合是韩国食品进军中国市场的又一显著特色。除影视外,韩国图书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依托韩国图书在中国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来促进食品业的发展是韩国食品进军中国市场的又一显著特色。有关韩国料理的菜谱总是被书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出版业和食品业的联动发展为韩国食品进入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产品附加值高
韩国是一个国土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一,附加值高是韩国产品的重要特色。附加值高也是韩国食品的一个突出特点。由居家主妇腌制的韩国泡菜,毫无疑问已成为韩国经典食品。在首尔机场免税店,一盒仅400克重的韩国泡菜,价格居然要7美元。
韩国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奇招就是——体验营销。美食消费者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增进了对韩国食品的认同,这在无形中提升了韩国食品的附加值。
三、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启示
(一)注重产业联动,培育强势文化
韩国强势影视文化对韩国食品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增强消费者对韩国文化的认同感,无形中提升了韩国食品的附加值。我国影视中也有非常丰富的美食题材。中国电影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国内票房连续两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部分国产大片与好莱坞影片分庭抗礼,国产影片票房迅速回升,华语电影屡获国际大奖。中国电影在国际化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在海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随着《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一批政策的出台,电影事业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可以预料,中国影视业将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韩国影视业和食品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当抓住中国电影业强势复苏的有利时机,注重食品业和影视业的互动,探索有效途径,培育强势饮食文化,走出一条食品业和影视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二)挖掘传统美食文化
纵观目前流行的各种韩国食品,几乎全都是韩国传统美食。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我国的美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成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业作为一个产业,其主要功能已经从满足温饱需求转向适应交际和精神需求。餐饮企业作为美食文化的挖掘者和推动者,应探索有效途径,采取举办“美食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将历史积淀的美食文化,通过消费环境、菜肴特色、服务质量等体现出来,并与现代消费取向结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发扬中不断光大。我国美食界还应抓住2008奥运会即将召开的有利时机,对我国美食文化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包装,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将我国特色美食推向全世界。
(三)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附加值低”是我国美食界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拓展高档市场,就必须培育食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美食产品附加值应当成为我国美食界努力的方向。
要抓住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好机遇,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让我国美食界一切劳动、文化、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加速涌流。要特别注重品牌创新,营造独特的品牌文化,塑造强势品牌,将中国传统美食的美名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消费者心中,使我国悠久的传统美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