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拓展

2006-12-06 02:51本刊评论员
北京档案 2006年4期
关键词:党和国家档案馆基地

本刊评论员

新中国的档案馆自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设以来,同共和国一道栉风沐雨,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档案馆的认知、档案馆的功能也在探索中获得了长足的拓展。

1983年4月26日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曾经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2000年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2004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档案馆的功能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系统阐述,即“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料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把档案馆真正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随着档案馆整体功能的不断完善,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加强。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档案馆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的初步转型,到目前将档案馆功能定位于“四位一体”,我国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档案馆的服务对象从主要是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扩展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档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档案馆形成了贴近群众的服务理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档案馆深处于党委、政府机关大院,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曾长期与“保密”、“内部”等字眼相关联,很少把档案馆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联系。面对这种状况,各级档案馆把贴近群众作为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突破口,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全面打造档案馆的新形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档案馆建筑建设工作明显加速,一批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和标志性特点的档案馆建筑相继落成,有效拉近了档案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档案馆创造了务实有效的服务方式。各级档案馆深入开发档案资源,努力创新服务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社会服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档案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研究、及时瞄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活动、提供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查阅、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利用档案与社会各方联合制作影视音像制品、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档案等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在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方兴未艾。

猜你喜欢
党和国家档案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