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裕禄
专家点评:
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在我国,个人信用记录即“信用档案”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诚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很难获得诚实守信的动力。因而就整个社会而言,需要建立有效的、可持续的机制,需要做一系列包括建立、积累“信用档案”在内的大量的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征信工作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探索中,难免有所偏差。前一时期,就有人持“个人征信系统是搞黑名单”、“信用污点会跟人一辈子”等值得商榷的观点。对此,央行征信中心负责人明确指出:个人征信系统只是如实客观地记录个人原始的信用信息,不加任何主观判断。此外,一次失信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产生一些影响,但所谓的“信用污点”绝对不会跟人一辈子。在国外,一般的负面记录保存7年,我国也将尽快出台相关规定。
我国的征信工作会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新闻梗概:
“个人信用档案”收录的个人信贷余额已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
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准备贷款买房,银行一查他的“个人信用档案”,发现他在6年前有一笔80多美元的电话账单没付。他努力回忆,才想起当时因为搬家太匆忙,没有及时通知电话公司,所以漏掉了账单。可就是这样,他的贷款利率还是被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人都有一份“个人信用档案”,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如果你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诈骗等,在你申请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将比“清白人”麻烦得多,甚至寸步难行;如果你信用良好,则在各方面都对你大开绿灯。
如今,这样的“个人信用档案”在中国也问世了!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宣布,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此后,银行只要获得您的书面授权,输入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查询到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里主要记载着这样一些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您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学历学位、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
——贷款信息。包括您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是否按时还款等。
——信用卡信息。包括您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度,还款记录等。
银行可以从中了解您的个人信用状况,从而决定是否给您贷款。
苏宁介绍说,这个数据库目前收录的人数已达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约3500万人。截到去年底,收录个人信贷余额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
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不要小觑这个数据库,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它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时下,许多银行已经把查询这个数据库作为贷款前的必经程序,每天查询量达11万笔左右。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最为重要的是,它有利于逐步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诚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而通过识别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有助于形成促使个人重视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约束力。
除了这些大的意义之外,“个人信用档案”对普通百姓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省时间。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这个数据库里,不必再花太多时间去调查核实,因此,有了数据库,您能够更快地贷到款。
好借款。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您的信用“档案”反映您是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肯定喜欢您,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您优惠。
更公平。信用“档案”显示的是您个人信用的客观历史记录,“让事实说话”,减少了信贷员的主观感受、个人情绪等因素对您贷款、信用卡申请的影响,让您得到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五大措施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自己各式各样的信用信息都进了这个数据库,您最担心的或许是个人隐私会不会泄露的问题。
戴根有介绍说,央行采取了五大措施来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授权查询。如果没有您的书面授权,没人能看您的信用“档案”。当然,如果您已经从一家银行借了款或办了信用卡,那么这家银行无需征得您的同意,就可以查看您的“档案”。因为,银行需要随时了解您的最新情况,以确保其资金的安全。
限定用途。除了您本人之外,银行只有在为您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或管理贷出去的款、发出去的信用卡时才能查看“档案”。
保障安全。整个系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防病毒和防黑客攻击的管理系统,其安全性是国内一流的。
查询管理。您可以在您的信用“档案”里看到有哪些机构由于什么原因查询过自己的“档案”,对非法查询的行为可以向央行征信中心反映并要求依法处理。
违规处罚。银行如果违规查询信用“档案”,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
新闻来源:
田俊荣:3.4亿人有了“信用档案”,《人民日报》2006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