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欣
人们都听说过供盲人识字的“布莱叶摸读法”,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发明者路易·布莱叶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路易·布莱叶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父亲开了一个皮革制品店。7岁那年,小布莱叶在父亲店里玩耍时拾到一把尖形的小工具,不慎跌了一跤,利器刺入眼中,随之两只眼睛都瞎了。此后,他不得不借助一根藤杖摸索着行走。
几年后,布莱叶来到巴黎的一家盲人学校读书,学会了用手指摸读26个字母。可是当时的字母有几厘米宽和高,一篇短文要用好几个大本子来刻写。每本的重量达8磅(1磅=453.6克),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他毕业后留校任教,暗暗下决心要找到一种更好的摸读法。
有一天,布莱叶同一个朋友到餐馆里去吃饭。进餐前,那个朋友替他念报纸,碰巧所读的内容是关于一个法国军官发明了一种在黑暗中写字的报道。这种夜间写字法是在纸上做记号,人们可用手进行摸读。布莱叶听后欣喜若狂,流出了热泪。
第二天,布莱叶就专程去拜访了这位军官。军官进行了表演,首先他用利器在厚纸上打出了圆孔和短线,使之在纸的背面能被手触摸。由于各种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摸读人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布莱叶轻轻地抚摩着这把能打出各种记号的利器,感慨万千地想到,它与当年刺瞎自己眼睛的那把小工具多么相似啊!
这以后,布莱叶悉心研究,反复比较了多种在板上打孔的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简便的方案:在一小块地方上使用6个小孔,这6个小孔有36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其中的每一种组合表示一个字母或单词,甚至还能代表标点符号。在不断补充完善后,布莱叶撰写了一本书教人们如何使用“摸读法”。
一开始,人们怀疑“布莱叶摸读法”的可行性。有一次,布莱叶在一群人面前当场示范:让一个人说话,自己在一张纸上打孔做记号,其速度几乎跟那个人说的一样快,然后再熟练地把自己所“记”下的内容摸读出来,与那人所讲的一模一样。但是围观的人觉得这完全不可能,他们说布莱叶念给他们听的是他事先用脑子背下来的。但是布莱叶并不灰心丧气,以坚强的意志到处奔走,现身说法。随后,他继续钻研,又创造出了一套供盲人使用的数学和音乐符号。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布莱叶摸读法”引起了人们和社会的关注,改变了法国政府的冷淡态度。
那是在一次音乐会上,一位盲女的钢琴独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听众为她祝贺时,这位姑娘深情地说,应该祝贺的不是我,而是使我能够学会音乐和钢琴的“布莱叶摸读法”的发明家和盲人教育家路易·布莱叶先生。她沉痛地告诉大家:布莱叶先生心力交瘁,现在生命垂危。
于是,一些朋友赶去看望布莱叶,把音乐会上出现的盛况告诉了他。
布莱叶听后百感交集,激动得哭了起来。他对朋友们说道:“算起来,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三次流泪。第一次是7岁失明的时候,当时我悲观失望,感到前途一片漆黑,这辈子注定完了。第二次是听到有人能在黑暗中写字的好消息,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认识到盲人并不是弱者,决心闯出一条新路,为我们同样命苦的兄弟姐妹发明一套简便可行的摸读法。这一次是因为高兴,事实证明,我不是一个失败者。”
几天之后,年仅43岁的路易·布莱叶便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留下的摸读法却为后人带来了生命的光彩。
注:我国江苏南通盲童学校的盲人小姑娘季烨剑发明了“实用新型盲文书写器”,对布莱叶的“摸读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这项发明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