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昊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87-02
一
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清楚当今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况,而且各个院校必须清楚自己在整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确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国内的设计院校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教学方法陈旧,且与时代脱节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虽不是主流现象,但也绝没有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据了解有一些学校的设计专业教材十年如一日不曾更改过,就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来看,十年的时间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呢?艺术设计应该是一门紧跟时代脚步的学科专业,如果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都是远远落后于现在这个时代的,那这种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失败的。
2.盲目引进国外的教学方式、方法
面对欧美先进的设计水平,我们不难想到艺术设计教育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导致很多国内的艺术院校盲目引进国外艺术院校的课程,不能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理性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借鉴,造成“邯郸学步”的效果。每一门学科和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作支持,如果只是从表面上借鉴课程名称和课时安排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这种做法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不会产生帮助,我们要探求的是这些课程名称背后的知识基础,结合自身的状况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
3.针对自身寻求适合的方向
目前有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性,正在积极努力地针对自身的状况来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对于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无论是来自外部的还是自身的冲击都在促使他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只有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办法。
二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况和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目的
提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包豪斯学院,从建校的宗旨、学院的体系、进行的试验和对于国际设计的影响等方面来说,包豪斯学院都应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无疑是现代名气最大的一所艺术院校。它的办学、治学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一点正是中国当代许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所缺乏的。
包豪斯学院追求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目标:
第一个目标,要挽救所有那些遗世孤立、孤芳自赏的艺术门类,训练未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让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创造,他们的一切技艺将会在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在一起。第二个目标,要提高工艺的地位,让它能与“美术”平起平坐。第三个目标,与工匠的带头人以及全国工业界建立起持久的联系。
包豪斯为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在当时具有惊人的颠覆性,同时也与当时的时代要求相符合。制定明确的目标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首要问题,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所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是各个学校针对自身的特点、师资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来制定的目标。
2.构建合理的课程架构
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以设计、基础、理论三个部分组成的设计教育体系逐步形成,西方国家和美国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基本奠定,而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却存在着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1)基础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轨,大量基础课的基础服务性不明显。基础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设计前作准备,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确设计的根本方向和学习专业设计课程的真正目的。所以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尤为重要。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程的设置应该被顺畅地衔接,而不是割裂成孤立的两个部分。所以课程设置应注重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2)课程设置中缺乏艺术设计理论课,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甚至没有安排艺术设计理论课,有的学校也只是把艺术设计理论课作为选修课安排,致使学生缺乏设计史的背景知识。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尚处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健全而实际的理论来指导。这样才能使设计者站在一定的思想与理论高度进行设计。(3)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涉及得甚少。著名教育家海德格尔在《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一文中说:“一个学科要成为学科,就只能从一开始自己投身精神立法的王国,由此拆除那些学科条条框框,并且克服高等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陈腐之气和装腔作势。”艺术设计教育同样也需要不断地打破自己的学科界限,因为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也很广泛。重视交叉学科的教育,也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3.实践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应缺少的部分
艺术设计实践虽不可以代替艺术设计教育,但艺术设计实践却可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校培养的目的是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服务。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这样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和社会需求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系统。
现在,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之间缺乏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课程设置方式有关,在艺术设计的学校教育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实践。设计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和文化行为。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我们期待艺术设计教育和企业的联合,让设计教育活动充分参与市场,给学生真正的设计实践,让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同时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的创意、决策能力和设计能力,全面塑造作为设计师的素质。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改变“学院化”教学模式,应当使设计教育和社会项目、企业产品开发结合,学生在企业、公司真正搞设计、做项目,让设计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4.应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强调服务意识
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W.罗斯托(Walt Rostou)认为,大众消费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消费社会息息相关。“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在服务中推进社会的发展,创造社会文明。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的产品为大众服务,服务是艺术设计的工作目标指向。所以更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但是由于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很少强调这种“服务意识”,致使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味追求个人风格的表现而忽略了设计所要服务的对象。所以这种对服务意识的强调应该是渗透于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之中的。
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职能和作用,才能促进它的发展与完善。同时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社会、市场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要有合理的结构,要和现代产业结合,更要有前瞻的、带有科研性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引领设计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
[2]田自秉.工艺美术概念[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朱铭,荆雷.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5]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03(4).
〔责任编辑:邹芳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