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华
香港高校自1998年开始在内地招生,不过七八年光景,已经渐次显露出吹皱内地一池高考春水的迹象。给人的印象是,香港的大学正凭借其不俗的学术声誉、“早就与国际并轨”、全英语教学、在内地学生面前极有诱惑力的高额奖学金,甚至还能接收内地招生政策所禁止的“状元郎”(如2005年海南省刘洋同学),攻城略地,且势如破竹,大有与内地传统名校在吸引高考尖子生方面一争高下的架势。
对此情形,持欢迎或称赞者有之,认为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必将产生“鲇鱼效应”,“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竞争正在出现”,必定会有力地推动内地教育制度的改革;持惊呼或质疑者有之,认为香港的大学凭借财大气粗,欲招引“各省高考状元”,那是来“掐尖”,明显会导致内地大批“用脚投票”的“尖子生赴港”;更有甚者的忧虑就更远了,称必然会导致内地那几所高踞塔尖上的名校不幸“沦为二流”;持等闲态度或“无伤大体”者亦有之,认为“目前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数目本来就很少,分到各省更微不足道,个别‘状元被争取走了,并不代表竞争甚至威胁”;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则更出现了有的校长持肯定而又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者,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必定走向全球化,而港校招生只是“第一波”,中国教育何以应对此种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究竟该如何看待香港高校到内地招尖子生及由此而来的影响与后果?
首先,香港高校渐次正式到内地招生,乃是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后的必然结果,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必然结果。一个中国,无需见怪。现在是香港澳门的大学到内地招生,将来总有一天,也一定还会有台湾省的大学争先恐后地跨过海峡来内地招生。或许可以预料,到那时,台湾省百余所大学将跨过海峡到西岸招收更多的新生,冲击一定会更大,议论会更多。
其次,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发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号召。也正是在邓小平关于留学生要成千上万地派的思想指引下,现在每年出国的10余万留学生中,早已不仅仅是出国读研究生了,读本科乃至读中小学的比例亦不在少数。在1998年以前,到香港读大学,其手续基本上和出国留学差不多,人数也很少,又大多是读研究生,故而影响甚微。如今是香港的大学参加内地高考招生,从上到下,正好契合国内教育界面向世界的潮流。换句话说,所谓“香港各大学有良好的英语教育能力”、“更能体验国际大都市的氛围”、“更有全球化的背景”等等,都不过是国人内心开放,面向世界的另一种表达。这就是为什么,比如说今年夏天,香港从内地招收的秋季入学大学新生约为1300人,而报考者竟达到10余万人、面试者超过3万人的一大根源。
第三,应该是经济原因,或者不如说,经济诱惑可能更确切,因为能给予大额特别是高额奖学金,毕竟对内地考生来说,虽说不上是天文数字,但已经是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了。众所周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均国内产值亦已逾1000美元,但依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当多的家庭,不要说去香港的大学读书每年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学习花费,就连读国内好一些的大学,每年5000至10000的开销,也是难以承担的。所以,当香港的大学开出在港求学期间可获得最高50万港元的奖学金的时候,那些学习优秀的莘莘学子,能不跃跃欲试,以求一搏?
第四,恐怕还有某种程度的从众心理在发生作用。现在不愧是信息时代!正是犹如天罗地网般无孔不入的发达传媒对有关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不厌其烦的“报道”与“分析”,使得高考“状元”们不得不“心旌摇荡”,仿佛能被香港的大学录取是自身价值的高级体现和莫大幸事!至于有报道说,考生选择乃是缘于向往香港教育制度云云,对高中学生而言大概是不能作数的,充其量不过是文章作者的臆想罢了。
勿庸讳言,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广告效应来说,香港高校无疑已是大大的赢家。现在的问题是,究竟应该如何回过头来看待前一段时间在全国(主要是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港校影响?这类港校影响的结果究竟何为?何如?何往?
冷静下来细看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这件事,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换句话说,恐怕是不能就事论事的。
第一,就数量来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的影响肯定不是无限的,恰恰相反,会是非常有限的。香港乃是一个城市型特区,总人口最新统计为700万,政府出资的大学有8所,每年招生总量14500人;按照港府教育统筹局关于(香港)各校非本地生总额可以达到学生总数的10%的规定,即使这个10%限额全招收了内地生,亦不过1450人!显然,这对于近几年内地考生近千万,招收新生五百多万的高考规模来说,影响肯定不会很大。
第二,就质量来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的影响同样是有限的。且不说香港高校绝无可能把各省的“状元”全都招走,就是他们能将大部招走,也绝不能断言,内地留存的就只是“二流”人才了!大家知道,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所谓高考“状元”,即指各省理科或文科考分成绩最高者。试问,谁能证明在一次高考中“状元”以下低了一分二分、十分二十分,乃至三十、五十分的考生,和“状元”相比有多少质的差异?恰恰相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倒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因此,有人抛出的一种带有“恩赐”意味的观点,即认为“内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内地高素质生源”涌入港校校园,必将“提升香港高校教育水平”云云,香港高校的领导者最好要有所警惕。
第三,对香港高校来说,倘若仅仅把目光锁定在内地高考“状元”或所谓“尖子生”是恐有肤浅之嫌的。无论如何,招收高考“状元”或所谓“尖子生”,只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环节,即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更何况,我国现在以考分为唯一尺度的高考“状元”或所谓“尖子生”,并不就等于现代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所要求的优等生!以笔者陋见,香港高校应以其较内地高校的若干种优势,诸如学术开放环境、国际化程度、学校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水平,以及全英语教育能力等等,更把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实际上,有报道称,“香港也跟大陆一样,同样面临着大量‘土产状元离港升学的现象。一直以来,香港高等院校界就流行一种说法,就是‘香港的大学有一流的资源、二流的教授,以及三流的学生。因此,以往许多香港高考状元往往舍弃本地大学,跑到外国升读。在今年刚结束的高考,不少状元接受采访时也是这么说”。这就充分说明了,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的确确面临着共同的紧迫而又义不容辞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高等院校应当着力教育创新,不断拿出有世界水平意义的知识贡献,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竭发动机和无尽原创知识的源泉。
第四,对内地高校来说,与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相对等,也可以主动出击,到香港去招生。光靠空喊“好啊!港校来‘抢生源有助于良性竞争”的口号,或祭出于我“无伤大体”、“对我们高校没构成压力”等阿Q式精神胜利法,是于事无补的。为了能招来那里的优秀生,在物质资本等方面恐怕暂时比不过的情况下,内地高校就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资本和知识资本。后者通过艰苦的创新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事实上,唯有如此,内地的大学才不致真的“沦为二流”,才能吸引和招来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将来还有台湾省)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总而言之,今年这场由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引发的讨论是件好事。从中人们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不是两地高校拼抢各省高考状元,而应当是教育创新。
笔者愿借此短文再说一次这样的话:教育创新,刻不容缓;教育创新,不尚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