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许多学生只是抽象的说理,概念化的论述,使得文章单调、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说理效果。如何以生动、形象的说理,具体可感的阐述去说服人、感染人?如何使议论文的语言亮起来?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形象解释法
在解释某个概念时,不是用抽象的说明,而是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描绘,具体化地列举,形象、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例如:(1)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狂,才有了浩淼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泰山不辞一掊土,方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2004届北京考生)
例(2)成熟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海。(余秋雨)
“宽容”、“成熟”本来是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笔下,却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是因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它们的特征,揭示概念的内涵。
设喻取譬法
亚里士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运用比喻,阐发事理,使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例如:(1)如果忘记是春天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天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铭记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2005年全国三卷)
(2)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是。小蜜蜂的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他那地动仪的问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地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的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人生精彩篇章。(2004年上海考生)
文章在论述“忘记”与“铭记”时,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忘记”和“铭记”分别比作“冰层”、“桃花”、“桃瓣”、“荷花”、“金菊”、“残菊”、“雪梅”。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忘记与铭记”的关系。在论述“忙”时,把“忙”比作“惊叹号”,平中见奇,通俗易懂,生动贴切,耐人寻味。
人物演绎法
借用典型人物,使议论形象化。现实生活或文化长廊里,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典型人物。它们是时代、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借用这些典型人物,既能充分地证明观点,又使文章议论形象。
例(1):勇于进取,不安于现状,才能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攀登人生新的顶峰。愚公正是不安于现状,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了自己的生命质量,为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的愚公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哥伦布正是有不安于现状的精神,才有了新大陆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正是有不安于现状的精神,才使中国有了两弹一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在国际舞台上,重要角色得到确立;路遥正是不安于现状,才有了《平凡的世界》这部杰出著作的问世,奏响了自己生命的最强音;彭总正是不安于现状,才敢为民请命,揭露时弊……(2005年北京考生)
例(2):奥运冠军刘翔也在心中铭记着所有黄种人的耻辱与希望;战胜邪恶的哈姆雷特也总在心中铭记正义与力量;感动中国的任长霞也在心中铭记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权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用一生铭记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负担。他们铭记着祖国的富强、尊严,铭记着正义、责任与奉献。
上面两段文字,并没有抽象地论述,而是选取古今中外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具体地阐述灵活地运用大量地事实论据,使文章在形象化的说理中,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让人信服。
特征比较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闻一多说“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抓住它们的特征,分清优劣、对比鲜明,同时,又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显出文笔的灵活。
例(1):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政见于不顾,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2004年山东考生)
例(2):一面明镜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并不美丽的脸庞,可以是一朵凋谢的花朵,也可以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灵。
一面昏镜中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轮廓秀美的脸庞,可以是一朵似乎绽放的花,也可以是一颗看似完整的心灵……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君王,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统治长久,便与大臣共同商议此事。大多数臣子全都奉承地谏曰,君王可以长久也。然而一位大臣则眉头紧锁,告诫君王,王之弊甚矣。遂于之详谈。君王听后感言道:“子如朕之明镜一面,能让朕看彻内外忧患,而余下臣子皆昏镜,蒙朕之眼也。”
明镜犹如一个修理器,当人们说自己哪里有瑕疵时,可以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等待在镜子里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面孔。
昏镜犹如一个自蔽器,让你看不到缺点,看不到丑陋,只看到轮廓的完美无缺,那么,你的缺点伤口会继续溃烂,丑陋的样子会继续蔓延。(2004年湖北考生)
例(1)选取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齐威王四个人物,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用充分的事实说明对待“进谏”的不同态度,必将有两种结果,从而证明“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有很强的说服力。
例(2)从“明”“昏”两镜的对比中提出论题,又用“忠臣”“佞臣”作对比,表明观点。又将“明镜”、“昏镜”分别比作“修理器”、“自蔽器”,以“明镜”的优势、“昏镜”的劣势两相对比,表明作者的观点,一正一反,泾渭分明,这样的议论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吴晓风 河北省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