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

2006-10-21 01:25汪祥琼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狐狸课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作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必须作到三步,也就是一阅读、二解读、三拓展。每个环节的落实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现在我就个人的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阅读,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权利。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老师给学生阅读时间太少;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太少;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太少、老师的范读太少。而阅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力条件,正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向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且尽量范读。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等方式阅读。

二、解读,深挖文章意境

解读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即在老师的指导组织下,把学生组织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从而对文本进行解读。那么解读环节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应该引入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就必须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引入要具有挑战性且具有研究价值,讨论问题要有适宜的环境(民主的、自由的、无权威的环境)。研究表明,老师所提问题应该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也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该是能让学生结合教材谈出生活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启迪学生灵性、诱发学生悟性、激发学生创造性;创设的环境应该尊重学生个性。

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动起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敢问。把自己懂的内容变成问题考别人,把不懂的内容变成问题问别人,使学生动起来。教师要善于诱导,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要理解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如学习王尔德的童话《巨人与孩子》,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巨人花园经过怎样的变化?作者这样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些变化可以用那几幅画面体现出来?”“孩子给巨人花园带来了什么?”“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的归纳整合。对课文教学来说是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问题就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拓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拓展环节有比较多的形式:文本之间的拓展,向读的拓展,向写的拓展,向生活空间拓展,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向写的拓展还需要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在阅读教学中,要开启想象之门,点燃想象的智慧火花。按照课本的相同或相反的的思路想象,然后把它说出来或写出来,这也是把阅读所学拓展到写的过程。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之后,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狐狸吃到了美味的肉了吗?乌鸦伤心之余,会不会想到什么办法呢?”学生还没等老师把话讲完,就高高举起了手,有的说狐狸会马上把肉吃掉,有的说狐狸好不容易得到这块肉,会很珍惜,不舍得吃。意见发生了分歧,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在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之后,又让他们以《新编狐狸和乌鸦》为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向生活空间拓展,现在显得特别重要,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言语实践和亲历语感的积淀”,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课堂课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的课文文短意长,有的课文读完之后情感还在回荡,若向课外延伸,就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有些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已深深地被课文中的人物感染,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这种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一方面可怜杜甫因几个顽童拿走几根茅草而恼怒,一方面也同情杜甫处境之艰辛,可更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是杜甫在如此境况之下竟有“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理想和胸襟。学生情绪激动,大为感概,顺势就让学生谈处境、谈理想、谈胸襟,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汪祥琼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中学)

猜你喜欢
狐狸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狐狸和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狐狸便当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