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榜样”太当回事

2006-10-08 12:17曹友琴
山西文学 2006年9期
关键词:领头人华西村公有制

曹友琴

到江苏华西村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南街村亦复如是。这两个村子自然是农村致富的榜样,持异议者亦有之。一时间,关于新农村榜样问题的争议也就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党国英大概是因为南街村实行的公有制,认为“倒回去走集体农业道路”是错误。争论双方的出发点大致都是为农民操心,生怕农村又走错路,折腾农民没好日子过。

我要说的只是一句话:不要把榜样大当回事。

我绝无反对“榜样”的意思。只是因为我们实在吃了数不尽“榜样”的苦头,搞人民公社啦,搞集体大食堂啦,搞深耕密植啦……实在给农民带来许多苦难。

华西村不能作为“榜样”作为样板去学。华西村走的农村城市化的道路,种粮土地几乎是零。倘若全国农村都变成一个个大工业村,全国10多亿人吃什么,是不是要把我们的肚子全部交给外国人管?这是个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很成功的韩国“新村运动”,不长时间就消解了韩国城乡差距,它们在农村主要靠的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3月17日《世界新闻报》)。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南街村至少在目前也不能作为农村学习的“榜样”。南街村也是走的发展工业的路子。它们实行公有制,甚至还保留有改革开放之前的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那是它们的自由,农民富了就好。但个人以为,倘若我们还是靠老牛耕田,还是天天下地劳动记工分,还是一切吃、住、穿等等都掌握在“生产队长”手里,是绝不能放弃土地“承包制”的。党国英的观点是正确的。倘若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就是公有制,那也要等到以后去学,因为我们现在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倘有农民“自愿”“倒回去走集体农业道路”,必须是真正的自愿,而不是合作化、公社化那个时期的“自愿”。

建设新农村应慎提学“榜样”,因为问题常常出在那个“学”上。人们见得太多的是,领导一声“号召”就一窝蜂地“学”开了,“汹涌澎湃”,势如暴风骤雨,就不敢不“学”,就立马出现全国山河一片“榜样”格式。但学到的多是表面,是热闹,是形式,是“政绩工程”。如是“学习”,只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我,成为他人模式的劣质翻版。历史教训,不“学”也好。

华西村、南街村不能作为农村学习的榜样,然而它又是榜样。榜样的意义在于,它们实实在在是让农民富裕了,提前进入小康。应该学,不是机械地学,不是思想懒汉式的学。要学它们根据自身实际各自走出一条创造性的致富之路,不照搬那里的模式;学习它们走艰苦创业之路,学习那里的领头人多少年如一日,正直清廉、心里总想着百姓,而不是领头人首先富得流油才给百姓碗里洒几滴油水。

华西村是华西式的新农村,南街村是南街式的新农村,我们应该有着各式各样的新农村才是我们该走的道路。

猜你喜欢
领头人华西村公有制
三年挫败让他越战越勇,如今却做到单产12斤/平,成为当地工厂化高密度养金刚虾的领头人
谁是领头人(大班)
华西村:昔日的安静祥和今日的进步变革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备前提
学雷锋的领头人『布爷爷』
华西村见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致富奔小康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