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路在何方

2006-10-08 02:24孔维铭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6年10期
关键词:发明人专利申请申报

孔维铭

一、我国发明事业的繁荣表象

如果对我国目前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作一下粗略的统计,再查阅相关专利信息方面的媒体报道,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国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专利申请量——直呈逐年增长趋势,1999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3万余项,到2003年第二:季度,国家专利局接收的专利申请总量已经突破130万件!

单从这些数字来看,目前我国的发明创造事业似乎形势大好,已走到了国际的前列。但如果我们对这些专利文献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对目前我国的发明创造事业的整体现状做一下深入调查,就会发现,我国发明事业现状远非人们从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繁荣,相反,却潜伏着巨大的创新危机!

二、我国发明创新事业不容乐观的实际现状

尽管我国所申报的专利在总量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在最能代表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方面却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从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发明成果所完成的程度来看,我国所申请的发明专利通常只对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大部分未能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而其他国家所申报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都对发明方案的原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至少一个以上的实施例。

从所申报的专利所属领域来看,我国所申报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或简单的作业工具及一些加工设备,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日、德、韩、法、英等国家所申报的专利则主要分布于各个高技术领域。

从所申报发明专利的发明思路产生的起因来看,我国所申报的发明中,90%以上的发明属于那种为满足某种需要,在原有的技术设计思路基础上,对现有的发明进行简单的改进来满足人们某种常规需要的发明(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功能、延长寿命等),只有9%左右的发明突破了原有技术的设计思路,提出具有一定开创性的方案,而那些能够洞察到技术与市场演化趋势、所提出的发明方案能够满足未来几年人们潜在需求的原创性发明所占的比例还不到0.4%。而美、德、英、法等国在华所申请的发明专利中,25%以上的发明属于突破原有技术创新思路、带有显著突破性创新的发明,具有开创性特征的原创性发明所占的比例接近5.5%,差不多是我们的二十余倍!

在对300名拥有三项以上专利的发明人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大陆地区的发明人在年龄段分布上,明显呈现两极分化和老龄化现象。根据我们的统计:30岁以下的发明人占19.2%,30~55岁发明人占37.5%,岁数在55岁以上的发明人占总人数的43.3%,尤其是在自由发明人群体中,年龄的两极分化和老龄化现象更为明显。根据创造学中创造力随年龄的演化规律,专利发明人的年龄分布应该为:30岁以下的占16%,30~55岁之间的占52%,55岁以上的约占32%。从这方面的对比来看,大陆地区的发明中坚力量不是创造力处在鼎盛阶段的中青年人,而是创造力已处在衰退阶段的中老年人。另据国家科协、团中央等单位联合所作的一项统计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大中学生对发明创造的热情正在不断削弱。看来我国大陆地区的发明创造事业不仅面临着中坚力量薄弱的危机、队伍老化的尴尬,同时还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隐患!

在联合国有关国际机构所作的各国科技竞争实力评定报告上,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竞争实力在国际排名中大幅下滑,而且还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从以上所作的统计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大陆地区的发明创造事业并非像我们大多数人所看到的表面现象那样繁荣。相反,在发明创造事业繁荣的表象下面,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实际上我国大陆的发明事业已经是不堪重负,步履蹒跚!

三、造成我国大陆发明创新事业低迷的原因分析

1.国人的平均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创新意识淡薄。据国家科协最近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近几年我国国民科技素养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与一些科技强国的国民科技素养的达标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崇尚发明创造的氛围。大多数人对科技创新价值的认识不够,对发明创造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鼓励。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个优秀的发明家所获得的报酬和重视程度,远远赶不上一个市场营销经理报酬,严重挫伤了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另外研究经费迟迟申请不下来、外来的人为阻力太多等因素也使一些职务发明人感到无所适从。

而那些自由发明人,尤其是那些专注于发明创造的准职业发明家处境就更为艰难了。许多发明人为了发明创造倾家荡产、流落街头,甚至有的发明人家破人亡。在学校和家中,一些善于发明创新的孩子所受到的赞誉和鼓励,也远不及一个外语学得好或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受到赞誉多。

3.我国对创造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展缓慢,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创造学理论体系,更无法对当前的创造发明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许多发明家只是凭自己对发明创造的热情摸索着从事发明创造,说白了就是蛮干、盲目发明,导致许多发明成果本身市场定位不准、设计不够合理,甚至存在着致命的设计缺陷,市场开发价值不大或根本就没有市场开发价值,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和锐气。

四、振兴祖国发明创新事业刻不容缓

我国当前正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想实现我们的强国梦,必须首先振兴我们的发明创造事业,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发明创新大国。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演化为国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间的竞争则主要集中在企业发明创新实力的竞争,比如在2000年,美国三家最大工业企业的年专利申请量是我国500家最大生产:型的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两倍,而这三家企业的销售额,也恰是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额的近两倍;IBM公司的年专利申请量曾是我国IT产业所有企业年专利申请量的总和的两倍,而当年IBM公司的年销售额要比我国IT产业的总销售额也多出一倍以上:2000年日本索尼公司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在我国出售50万台新技术电视所获得的利润,竟比我国某电视机生产企业销售500万台电视机所获得的利润还要多!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目前一些跨国公司正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发明创新实力,以申报专利为手段,在我国多个高技术领域的发展空间上跑马圈地,抢占科技发展空间资源。如果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能够采取措施,尽快振兴我国的发明创造事业,建立自己的发明创新体系,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发明家来捍卫我们的科技发展空间资源,那么几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在利润丰厚的高科技领域,我们将没有多少新产品可以自由开发,只能拱手让出我们的市场。从这点来看,振兴我国发明创造事业,培养出一代发明精英,组建强大的发明创新先锋队,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五、振兴我国发明创新事业的初步构想

1.首先要在全国营造一个关心、尊重发明创造乃至崇尚发明创造的氛围。这需要政府、媒体、发明创新人员的共同参与。

2.将非职务发明人,尤其是那些有突出发明创造天赋、对发明创造极其执著的自由发明人,纳入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给这些准职业发明家必要的帮助,借鉴一些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通过筹集基金形式,资助那些在发明创造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发明家建造一个小型的发明实验室,解决这些发明家们在研究新项目时的试验问题,同时还应考虑允许职业发明家借用国家所建立的非保密性国家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发明创造环境。

3.普及创造学知识,尤其是让那些具有决策权、影响力的群体掌握—定的创造学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可以考虑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增加一些有关创造学的内容,在对地方政府官员、各类学校的校长进行选拔时,也应重点考察一下他们的科技创新素养。同时在大、中学校尤其师范学校开设创造学基础课程,普及创造学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支持、参与创造发明。

4.修订国家级技术研究创新机构的用人制度,构建一条优秀发明创造人才进入国家级技术研究创新机构的绿色通道。

猜你喜欢
发明人专利申请申报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中国去年国际专利申请量5.899万件,居世界第一
浅析专利发明人错填漏填变更手续的审查依据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从发明人所属国的分类体系出发对检索的重要性分析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追踪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