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敏感,关注异常

2006-09-21 08:01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6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感性

徐 飙

培养敏感,关注异常,是就文学作品的鉴赏而言的。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好像都品出一点味道了,可要说出来,却并不容易,于是只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搪塞了。其实,如果学习了一定的鉴赏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规律,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讲讲“培养敏感”。

敏感是什么?我们讲的敏感,指的是文学艺术欣赏的敏感,它是欣赏者对文学作品灵性闪烁的纠结点的敏锐捕捉,是欣赏者体验发现之乐、共鸣之乐的基础。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1】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本诗题为“秋思”,则必为思乡怀人之作——这是敏感之一;一二句写“见秋风”而“欲作家书”,又因想说之事太多,“意万重”而举笔不定,这为三句的“恐”伏笔——此乃敏感之二;“说不尽”怎么办?捎信人临行之前,再一次打开信封,再把还想说的话补上去,可见确实是思乡心切,心意万重,这一细节写尽了羁旅他乡的游子深厚而浓重的乡思——这是敏感之三。作者捕捉到这个寻常但又极富情味的细节,生动地印证了王安石对张籍诗歌风格的评价:“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04年全国高考题即以此命题,考生如具备对叙事抒情诗歌的“细节”的敏感,则此题的鉴赏可以顺利破解。

【例2】

2004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的文本是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其中第2小题是:

作者在痛苦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该文写到作者自己的文字有两次,一是:

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另一是: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那里。

这里,我们所谓的敏感,就是,在散文艺术中,尤其是写人的作品中,人物的刻画必有主次之分。为了更突出主要人物或内在精神的主要方面,作者往往采用对比衬托或侧面烘托的手法。在本文中,写“我”的胆怯、渺小,必然就是为了衬托刘和珍的伟大与勇敢。如考生对“对比衬托”的手法十分敏感,则此题也可顺利破解。

那么,这种敏感如何培养呢?

首先,重视感性经验的积累。因为,丰富的感性的经验,是培养敏感乃至灵感的第一要件。任何缺乏感性积累的艺术敏感都是不存在的。必须大力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充分积累阅读经验,做到真正的“厚积”。

其次,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新理念流行的今天,人们往往对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十分青睐,而对过去提倡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十分忌讳。例如,对汉语语法知识,对作家作品常识,对文章学知识,对音形义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帮助我们顺利地展开文学作品的鉴赏,进而培养文学鉴赏的敏感,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真正以“课文为例子”,从课文的学习中认识文学创作的规律,获取鉴赏的方法,即所谓“得法于课内”。这也是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的重要途径。

“关注异常”是可以提高到文学艺术审美的高度的一个概念。它是“培养敏感”的升华,是“培养敏感”的上位概念。从数量丰富的各种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异常”必然是作家、诗人追求的表达载体,人物言行神态、环境描写、情节发展、情景关系等方面,尤其是细节方面的异常,往往隐藏着作者的深刻用意,也往往因此释放出更为耀眼的艺术魅力。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中论述决定艺术感染力大小的三个条件时,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所传达的感情有多大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异常。试看以下例子。

【例3】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变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鲁迅《药》

这里是小说开篇对华老栓向华大妈拿钱的一段描写。华大妈取自己放的钱,却要“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华老栓接过钱,是“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就是一个异常的举动了。这个异常的举动,恰恰说明这袋钱是救命钱,而且对于他们贫穷的生活来说,得之不易,要放得特别秘密;拿到钱,装进衣袋,还必须按两下,才稳妥放心。

【例4】

……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

——曹禺《雷雨》

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看到,鲁侍萍在讲述自己的悲惨故事时,语气十分的平静,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这就是异常。这个异常说明,痛苦的经历越是埋藏得深,其强度就越大,平静的外在恰恰深藏着极不平静的内心波澜。于是,这个人物刚毅、坚韧的品质就在这种平静中印入了读者的心中。

【例5】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了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朱湘《书》

这段文字是2004年高考福建卷的现代文阅读题采用的散文文本的开头部分。它有何异常呢?首先,它与一般以“书”或“读书”为题的文章的开头不同,它的切入点是书的外形;其次,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这个比喻句别有韵味,耐人寻味。第一个异常说明,本文的主旨不在探讨读书的心得,而是另有意味——即书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二个异常,把书比作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说明了书,尤其是古书、旧书经历岁月的淘洗和磨难保存至今实在来之不易,实在值得我们备加珍惜。

【例6】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抒情有何异常之处?我们仔细揣摩,就可发现,明月朗照,夜已三更,可是女诗人却“夜久无眠”,只是“频剪烛花”。深夜难眠,就是异常(行为异常)。再进一步推断,为何无眠?必有心事。是何心事?透露玄机的就是那一个“凉”字。“秋”,乃是装满离愁别绪的季节,秋夜风凉,衬出心境之孤寂。因此,此诗虽不着一“愁”字,却是愁绪满怀。

从以上四例可见,“异常”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之穴”,把握“异常”,也就把握住了鉴赏的法门。在把握异常的基础上,进而结合相关的语境和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则涵咏文学语言的美妙,体味文学作品的深刻,达到文学鉴赏的“妙悟”,则是指日可待的了。

当然,由于文学艺术鉴赏本身的多向性、丰富性,艺术异常的把握也并不是僵化的、唯一的,对艺术异常的把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具备的。但是,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我们有必要在培养艺术敏感的基础上,强化对异常的敏感,从而打通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的阻隔,建立起文学鉴赏的路径,为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基础。

(徐飙,福建省龙岩二中)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感性理性不拔河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