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湖
时代发展到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看繁体字书报呢?湖南有一个20出头的打工妹,剑走偏锋,偏偏盯上了那些仍然喜欢看繁体字书报的老年人群,她以6000元起家,开了一家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繁体书店。仅两年多的时间,她就从一名月薪不到1000元的打工妹变成了百万富姐!
小本起家,小小打工妹开繁体字书店
今年26岁的吴箐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农村,1997年高考落榜后她来到广州一家电子厂打工。吴箐的爷爷喜欢看繁体字的老书,可是在安化很难买到,在广州的吴箐便经常利用余暇帮爷爷到大街小巷的书店去淘繁体书……几年下来,几乎广州能够找到的繁体书都被她买到了!
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广州疫情严重,吴箐回到了老家。在外打工多年,早已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她不想再在外漂泊,便想用自己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6000元积蓄在老家做生意。可是本钱太少,做什么好呢?吴箐到安化县城甚至益阳市区“考察”了一个多月,想了一个又一个的“投资计划”,最后又一一否决了。
就在吴箐愁眉苦脸不知做什么生意好时,有一天,爷爷无意中对她说:“我将你买给我的那些古书,出租给附近的老人看,一年下来,我还挣好几百块零花钱呢……”爷爷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般敲醒了吴箐,她想,我们国家以前用的是繁体字,许多老年人当年读书识字时用的都是繁体字,后来虽然普及了简化字,可相当多的老人们还是习惯性地认为繁体字看来更为亲切、更有感情,但现在除港澳台外,国内并没有专门的繁体字书店,加之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可以参加许多户外运动,他们生活单调,很多人都只能在家看看书报消遣,如果自己开一家经营繁体字古书的书店,一定会很受老年人的青睐!
于是,吴箐在安化县城城关小学附近选了一处租金低廉的民。房,稍加装饰后,便成了一家书店。店是有了,可到哪里去弄那么多繁体古书来卖呢?没有任何经验的她跑到益阳市各大书籍批发市场转了一圈,结果只买到了一本繁体字字贴,繁体小说一本也没有买到。吴箐并不气妥,又跑到省城长沙搜寻了好几天,总算买到了11套书共计26本繁体古书,而且又从一名书商那里得到了一份全国各大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她一家一家打电话过去……折腾了1个多月后,吴箐终于买到了20余种共300余本繁体书,加上爷爷“赞助”的近50本,2003年8月,吴箐就用这近400本繁体书开张了。
可是开张第一个月,吴箐的生意十分冷清,一些朋友开始泼她冷水:“你还是趁早改行吧,你想想,要是这行真有市场还不早就有人开了!”吴箐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投资方向,甚至有了改行做服装生意的打算,这时,吴箐的爷爷再次给了她信心,对她说:“我是老年人,比你们年轻人更了解老年人,你不要怀疑这种生意的前途,你要多从别的方面思考,看是不是经营方法上有问题……”经爷爷一提醒,吴箐花了近半个月时间在安化县城做了个调查,发现并不是老年人不喜欢繁体书,而是因为她的书店开在民房里,而那片居民区住的大都是年轻人和小学生,老年人很少,所以才没有市场。明白了症结所在后,吴箐东借西凑了2000元钱,把书店搬到了县城老年人活动中心旁一处月租金高达1000元的临街门面,除此以外,她还在一些老年人较多的地方张贴了广告,考虑到有很多老年人行动不便,她还提供送书上门服务……这样一来,很快就见效果了,400套书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
然而,正当吴箐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麻烦却来了。2003年11月底,吴箐到长沙定王台书市进货时,一个老板介绍说长沙市河西有一家印刷厂要处理一批繁体古书。吴箐过去一看,那里果真有包括《封神榜》在内的不少古书,而且价格比她以前进货的价格还要低。吴箐痛快地买下了其中120本繁体古书,她以为这下又可以大挣一笔时,哪知许多买了这种书的老人却来退货,说这书质量太差,不但很多字错了,而且不少地方印刷得太浅,别说老年人看不清楚,年轻人看都吃力。为了不影响生意,吴箐只好原价退钱给他们,可当她把这批书带回长沙那家印刷厂退货时,却发现该厂已被查封,原来那是一家专印盗版书的非法印刷厂……原本以为可以大挣一笔,最后却落得这么一个结局,吴箐既失望又后悔!此后,吴箐每次进货时都特别仔细谨慎,盗版书哪怕价格再低,她也不进。
盗版问题解决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2003年年底,江苏一个与吴箐合作过的书商给她打电话,说他那里有一批《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执行力》等畅销书籍的繁体字版,原本是卖给一家台资公司的。后来因种种原因生意没有做成,这些书可以特价卖给她。吴箐听后心中一亮,她很喜欢看这两本书,觉得畅销书要比那些传统老书好卖得多,于是一口气各买了50本。买回这些书后,吴箐很快又发觉自己的决策失误了。这些流行书并不合老年人的胃口,摆在书店两个多月,一本也没买出去!
有了这次教训后,吴箐认识到,要做好老年人的生意,就一定要用老年人的眼光去看问题。为了使自己的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适合老年人,吴箐专门聘请了三个文化层次不同的老年人做业务顾问,以他们的喜好来采购书籍,虽然她为此每月多花了几百元“顾问费”,但购进来的书却更受老年人欢迎了,从2004年1月起,店里每月的纯利润都在3000元以上!
走出家门,小女子成了名扬湘粤的繁体书大王
2004年5月初,吴箐将安化的书店交给堂姐经营,自己则在寸土寸金的益阳市长益路上开了一家名为“夕阳红”的老年人书店。才开业,书店的生意就很不错,每天来店里的老年人络绎不绝。为了“抓”住更多的顾客,除了经营繁体字老书外,吴箐还有选择地购进了一些简化字老书。由于一些老人来买书时喜欢带上孙子,吴箐甚至还在店里腾出一个柜台专卖儿童书籍,到后来吴箐的“夕阳红”书店月利润高达近万元,引得当地不少书商和媒体都来“取经”。
2004年8月底,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对吴箐的繁体书店进行了报道。此后,她的生意越发好了,不但益阳地区的人来买,益阳以外甚至外省的顾客也经常上门或电话求购……吴箐不由得有了到大城市去打拼的想法。2004年10月初,吴箐到广州联系业务时,发现状元坊步行街附近有一家文具店准备低价转让。这家文具店虽然客流量不大,但附近有好几栋老年公寓,如果改做繁体书店,生意应该会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吴箐接手了这家文具店,用1个月时间,把文具店改成了老年书店。
2004年11月5日,广州夕阳红书店正式开张营业了。但刚开始时,生意并不如吴箐想象中好,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次,吴箐去流花宾馆见一个书商,在路上,她见到一个60来岁的老年人在路边与自己的老伴接吻,这让吴箐很惊讶。在内地,年轻人当街接吻都会害羞,但广州老年人也敢这么做。惊讶之余,她又想到了自己的书店,以前在老家时考虑到老年人可能接受不了爱情题材的书,因此卖的都是很严肃的书籍。经过这次奇遇,她觉得广州老人思想开放得多,因而及时补充了大量适合老年人的爱情题材书籍。后来,她又增加了一些外国名著,虽然仍以繁体古书为主,但店里包罗了几乎所有老人能够接受的书籍,种类十分丰富……店里的生意很快就出现了吴箐梦寐以久的火爆场面,不但当地老人流连忘返,不少港澳台的人也慕名而来,书店每月纯利润都在2万元以上。
2005年1月底,一个老年人在书柜前拿起一本书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重复了几遍。吴箐过去问他怎么了,老人说:“书我是喜欢,但字体太小,眼睛不行了,不戴老花眼镜看不清啊。”这又给吴箐指明了一条生财之路:老年人普遍眼睛不行,看书时需要戴眼镜,既然每天来店里买书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不顺便出售眼镜呢?吴箐不久便将书店隔出一块一平方米的地方,雇了一个女孩子做配镜师。没想到,第一次进的50副老花眼镜,不到10天就卖完了……让吴箐感到高兴的是,由于眼镜货真价实,不但买书的人会买眼镜,有些人还专门为买眼镜而来,而这些来买眼镜的人也往往会买走一两本自己爱看的书,眼镜生意与书生意相辅相成,大大地刺激了店里的生意。
眼镜生意的成功,让吴箐有了更宽广的经营思路,2005年5月初,她将书店旁边的两家门面租了下来,开了一家老年人服装店和一家老年用品店,服装店里出售衣服鞋帽等,另一个店经营眼镜、拐杖,甚至轮椅等用品,这三个店一字排开,里面几乎囊括了一切老年人的生活用品,吴箐为它制作了统一的大招牌——夕阳红老年用品商店。后来,吴箐又把广州的成功经验应用在安化,益阳两家店里,使它们也发展成经营种类十分齐全的老年用品商店,三地生意都相当红火,月利润高达近10万元!
到2006年初,吴箐在广州买房买车,个人资产已近百万!她再也不是昔日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小丫头,而成了湘粤两地颇有名气的繁体书大王!
编辑/黄颖
(gymha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