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历史。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粮食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无不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粒粒普通的粮食养育了中国历史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据考证,麦子自秦汉时期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黍稷重(缪),禾麻菽麦”、“雉(句佳)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粮食不仅构成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那一株株摇曳的庄稼还进入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视野。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农村人口已普遍解决了温饱,向小康迈进。但急剧增长的人口和有限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当前,国家已把粮食问题提升为安全问题。早在4000多年前,在杨凌这片沃土上,华夏农业始祖——后稷开始教民稼穑;4000多年后,同样在这块地方,一个以“西杂”系列小麦品种续写育种史的人,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杂交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教授。近日,记者专程前往杨凌对他进行了采访。
(一)
张改生1951年出生于周至县哑柏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像所有的农家子弟一样,对于土地和庄稼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张改生都赶上了,那种刻骨铭心的饥苦感,乡亲们缺吃少穿的种种贫困窘况,成为他心头无法抹去的隐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家乡人做点事情。1972年4月,张改生被陕西中医学院录取了(医学是那个时代的热门专业),他却找到咸阳市教育局要求将录取院校改为西北农学院,令负责招生的老师大惑不解。经过5次的软缠硬磨,张改生终于如愿以偿。大学几年勤奋的学习,他凭门门主课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留校任教。
在大学学习期间,张改生就对小麦遗传育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知道,只有通过品种改良或是选出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才能解决乡亲们的吃饭问题,改变家乡的穷困和落后。于是,张改生便把小麦育种定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油菜、杂交水稻相继培育成功,并投入大田生产,作物杂交种充分显示出了巨大的丰产性能。特别是我国杂交水稻的成功推广,给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曙光。在其他作物中,杂交一代较其父本、母本优势明显,但小麦因其自身遗传特性方面的原因,杂种优势利用比其他作物更难,尽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仍成为一项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据统计,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粮食,足以养活6000万人口;而我国有4亿亩小麦种植区,如果50%的面积能推广种植杂交小麦,按每亩增产50公斤计,每公斤售价1.2元,那么,每年可创造120亿元人民币的增收价值。所以说,杂交小麦研究既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又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张改生从一开始,就把目光锁定在这一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杂交小麦的研究领域。
育种工作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且每一个育种环节都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投入大量精力。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试验失败,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当一个育种者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跟农民走在一块,你也许不会辨出他的真实身份。老百姓于是就调侃:“远看像个卖炭的,近看原来是农科院的。”显然,张改生这位出身农家的小伙子,对这些所谓的苦和累并未放在心上。于是,在同样一块麦田,张改生和他的父辈们开始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劳作。在育种初期,育种条件异常简陋,他常常天不亮就赶到试验田,开始繁忙的田间观察、记录,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每年的小麦播种、杂交、选种到收获、考种、晾晒,试验的每一项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晾晒小麦没有晾棚,夜里要是听到雨声,就赶紧爬起来去收,叫上熟睡的妻子,有时还得拉上孩子一块干。在麦收季节,人们看到的常常是张改生一家人在麦场上忙碌的身影。
(二)
跟土地打交道的人,最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1988年5月,经过整整13年的努力,张改生课题组培育出的一系列小麦新类型不育系通过部省级鉴定,被认为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偏型(即Ven型)、粘型(即K型)1B/1R不育系和A型不育系,较好地克服了国内外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T型不育系诸多较难克服的缺点,并全部完成了优良三系配套,进入筛选强优势组合和生产示范及中试阶段,使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偏型和A型为国内外首创,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该项成果分别被《科技日报》和《陕西日报》评为我国和陕西省1988年十大科技成就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1989、1990年分别获得陕西省农牧厅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学的高峰总是诱惑着有志者不断地攀登。此后,张改生又首次在普通小麦栽培品种内成功地培育出稳定的偏、粘、易和二角型非1B/1R新不育系,不但彻底克服了1B/1R不育系及其F1产生单倍体的缺点,同时大大提高其不育系的恢复度,达85%~100%,用其选育杂种小麦能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大大简化三系育种的程序,同时又能提供一种优化制种技术,使杂种小麦在常规育种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单产可真正达到“水涨船高”的效果。1997年4月,该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专家认为是在前项工作基础上的一大突破,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2000年6月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内,以往的育种家都是以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技术选育杂种小麦,程序繁琐,且耗时费工,难度很大。而采用化学杀雄技术,不仅能节约大量资金,而且缩短了育种年限,使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变得更为快捷。1996年,张改生牵头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科研攻关小组从美国引进新型GENESIS杀雄剂,并在国内首先对其杀雄效果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掌握了最佳喷药期、最佳喷施剂量后,一批强优势组合随即诞生。2000年8月,“西杂1号”通过省级审定,成为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杂种小麦新品种,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已正式投入生产,被评为陕西省2000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张改生在宝鸡市岐山县主持的“杂种小麦化学杀雄技术与制种技术”的研究,2002年1月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研究成果使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真正从试验研究走向实用化大田生产阶段,是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并获得2003年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杂种小麦的制种成本高,制种产量相对偏低。但张改生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已使化学杀雄技术日臻成熟。杀雄率达到95%~100%,异交结实率超过85%;制种产量稳定在250~350公斤,同父本产量相加,与普通大田的小麦产量相当,大大降低了杂种小麦的制种成本。长期以来,国内科研单位所采用的杀雄剂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不菲。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张改生主持完成了“新型杀雄剂SQ-1诱导雄性不育研究”,从而结束了我国小麦杀雄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杂种小麦的科研与生产。
如今,“西杂1号”已稳步大面积走向生产,在我国主产小麦的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安徽、河北以及湖北等地广泛示范种植,在陕西已完全进入到大规模生产阶段。2005年,“杂交小麦西杂1号产业化及其配套制种技术”项目,被评为“十五”期间陕西省十大农业科技成果。“西杂五号”2002年8月提前通过陕西省预审,2004年完成全国黄淮冬麦区区域试验,增产显著,现已大面积进行生产示范并走向推广应用。
张改生经过30多年的科研攻关,已经初步解决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使杂交小麦真正地走向了大田生产,“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背后,张改生及他的同事们都倾注了难以估量的智慧与心血。
(三)
从1995年起,张改生开始带研究生,在年轻人的培养上不遗余力。他坚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把严谨务实、真诚做人的优良品格教给他们,由此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迄今为止,他共指导硕士研究生52人,博士生26人。由于张改生在教学育人方面取得的成绩,200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30多年来,张改生先后主持并承担了40多项科学研究,取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项、荣誉奖1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8篇,撰写专著3部,参编专著3部,其中被国内外重要刊著摘录引用的多达176篇(次)。
从一名普通的助教、讲师到今天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改生三十年如一日,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和勤奋取得了杂种小麦研究领域里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在我国农业科技战线上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
1993年,张改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首届陕西省“科技新星”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首届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这一次次的荣誉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其科研成果和奉献精神的极大肯定。
提到一个成功的男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个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全他的伟大的女性。而张改生家里的情况却有些不同,他的妻子赵惠燕同样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有名的昆虫生态学专家,在教学和科研上也颇有建树。他们在事业上相互支持、鼓励,生活上相互理解、相濡以沫,度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女儿,正在一所医科大学读本科,即将毕业,现已被录为医科研究生。三口之家,弥漫着浓浓的学术气氛。
(四)
2004年4月11日,是张改生终生难忘的日子。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视察,在与部分专家座谈时,张改生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最重要的途径是优良品种的选育,特别是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的建议”。总书记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说:“刚才张改生同志提出的建议很好,我们首先要抓良种培育,良种如果有了突破,那我们单位面积产量就可以有所突破。我们建国50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说到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临别时,总书记还紧紧握住张改生的手,亲切地询问他搞杂交小麦研究的有关情况,鼓励他好好研究与推广,把杂交小麦的产业化搞好,为国家的粮食增产做出贡献。
总书记的话,给了张改生无穷的力量。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之后,张改生课题组已经确定下一步的主攻目标:完成专用型、高产型杂交小麦新品种到超级杂交麦的选育。力争使高产型杂交小麦亩产达到750公斤,专用型杂交小麦亩产量达到600公斤。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超级杂交小麦的选育,为我国21世纪粮食增产作出新贡献!
如今的张改生,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和各类头衔,依然保持着低调处世的方式,待人接物平易而随和,没有一丝所谓成功人士的那种骄纵。采访快要结束时,他反复叮嘱记者,稿子写好了先让他看看,怕有不实的地方。他认为那些虚浮夸饰之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有害的。这种把科学精神贯穿于生活,并作为一种处世之道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育种者都喜欢将自己选育的品种喻为自己的孩子。张改生站在试验田里,一株株迎风起舞的麦子,就像健康而饱满的一群儿女,那种涌上心头的幸福感难以言传。沉甸甸的麦穗,似乎让他看见30多年前,那个弃医直奔农口的莽撞青年,让他看见丰收的大地上父老乡亲脸上绽开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