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2006-08-14 03:47吕斐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4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心理素质

吕斐宜

[摘要] 提高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内部的因素,还有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应该从教师自我调节、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评价体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持续发展;教师;心理素质;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6)04—0515—05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