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唱法,传统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2006-08-03 03:29
人民音乐 2006年7期
关键词:唱法原生态民歌

殷 瑛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每晚直播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团体赛成了引人注目的荧屏收视热点之一。而今年新增设的原生态唱法更是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成了本届比赛最大的亮点。作为本次大赛原生态组的评委,音乐理论家田青教授对选手们几天来的表现十分肯定,他说:“这几天原生态选手的表现可谓姹紫嫣红,来自全国的选手们把他们各地最有特色的歌声和地域文化展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着实为大赛增色不少。原生态是民族唱法的魂,也是有价值的独立的一个艺术门类。”不少观众也纷纷致电,对这种新颖的形式给予了极大肯定。然而,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难免会遭遇各方面的阻力,在人们对原生态唱法赞不绝口、暗暗称奇之后,不禁对原生态唱法的界定和评分标准提出了质疑,形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

争议一:歌手的出身

有评委和观众认为,大赛允许专业艺术院校的选手参加原生态组的比赛,实在有失公平,并且那种经过训练的嗓子唱出来的歌曲是不能称之为原生态的,这样做只会让原本就不清晰的概念变得更加模糊起来。担任大赛评委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说:“如果把没进过艺术院校的歌手称为原生态歌手,也许就不会有人质疑,但这次比赛却允许艺术院校的歌手参加原生态组的比赛,这就不太合适。”但也有人认为,歌手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演唱水平,再说如果就是因为进过艺术院校就剥夺了选手演唱原生态歌曲的资格,也会招来非议,同样解决不了问题。

争议二:评分的标准

这是最让评委头疼的问题,也是选手和观众最关注的问题。这次比赛,原生态歌手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歌手,这让许多选手感到困惑,不知“分高在哪里”,更有观众戏称:“原生态唱法踩扁了民族唱法”。确实,相比之下,民族唱法的得分远不及原生态唱法,这一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各地区“拼命”挖掘原生态歌手,甚至让有的民族歌手改唱原生态歌曲。原生态唱法成了选手拿高分的法宝,转瞬间被抹上了功利的色彩,成了商业利润的代名词。另外,同一组选手的评分标准也成了一个难题,李谷一说道:“不同的原生态唱法之间不具可比性,像蒙族的长调和哈萨克的民歌,怎么能放到一块儿比呢?”但也有评委表示,虽然各种原生态唱法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并不影响评委的评分:“我们在给选手打分时对于他们特殊的发声方法、音乐的感染力以及音准的把握都是有标准的。”

争议三:演唱的技巧

原生态唱法是否应具有演唱技巧,直接关系到评委的评分标准。有人认为,既然是一种比赛,当然需要技巧,没有技巧,任凭选手在台上乱叫一阵,这样不光不好评分,观众听着也难受。但也有人认为,原生态之所以原生态,就是要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修饰。如果硬要从技巧上去要求,就会失去原生态本来的特性,这一唱法也就不存在了。作曲家徐景新就表示,不少所谓的原生态歌手只是穿着民族服装,用当地语言、唱当地民歌。通俗的说就是“土”一点,实际上并非原汁原味。即便是阿宝本人都否认自己是原生态歌手,因为他的演唱已经掺进了很多演唱技巧,乃至商业元素。

纵观以上这些争议,实质上都是由于原生态唱法界定不明所引发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恐怕得先从“什么是原生态”以及原生态艺术文化的由来谈起。

原生态,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定义的概念。自从2003年8月,杨丽萍领衔的以“原生态歌舞集”命名的《云南映象》在昆明首演后,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带来了一股原生态文化冲击波。之后,“原生态现象”开始出现在国内的艺术领域。2004年8月,“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在山西左权举行,各地民歌手多姿多彩的歌声,让一些专家开始正式引进了原生态概念。随后,北京先后举行了多次“原生态演唱会”,随着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的开设,原生态这个名词被普遍运用,也逐渐被约定俗成。那么,什么是原生态呢?杨丽萍的解释是:“原始的,不经过加工、最民间的东西就是原生态。”而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词作家陈哲对人们滥用“原生态”一词提出质疑,他说:“生态文化不能离开生态去谈,它不是从文化去谈的,而是从生态去谈的,用最形象的比喻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文化,是指这里有独特的地貌、特殊的血统,只要是部族符号起作用的地方,一定是民间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他把民族民间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原生态的;一种是离开原生态环境但还能保存下来的,他认为这一类是民族根文化;还有一种是人们把前两种文化以现代手法改良加工变成商业文化的。如果以陈哲的定义,现代人们对原生态的描述大都是第二类,即根文化。

那么,原生态唱法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从这一定义上不难看出,原生态唱法实际上是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长调民歌、青海花儿、陕北信天游等等,都是我国极为宝贵的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而自从传统文化开始走向市场后,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文化遗产才被冠上了“原生态”这一新名词,真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尽管原生态艺术文化的概念带来了许多争议,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想一下,就不难发现,过去“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的传统文化不仅重新登上了现代化的舞台,并且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争议”不失为一件大好事。过去我们讲保护传统文化,拯救濒临消亡的艺术文化遗产,但苦于找不到一条合适的途径,难于让大众接受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别谈它的传承发展了。而今天,传媒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力量,让传统文化的新生得到了可能。当传统文化走向市场,势必会对我国的优秀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并让人们真正接触、认识并重新接纳了传统文化。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达给尽可能多的人,而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传播与流行,无疑会带来新一轮的冲击波,吸引艺术家、唱片公司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关注,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体传承。所以,走向市场,是原生态艺术文化乃至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桑德诺瓦在《质疑“原生态”音乐》中就指出,对音乐实施完整、原始或博物馆式的“实用化”保存,均与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相悖。奢盼“原生态”音乐实现所谓“原汁原味”、“未经污染”、“净化灵魂”等附加值,只会加速其失去原有的再生功能与存在价值。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所谓“原生态”音乐的存活几率几乎为零。桑德诺瓦认为,“原生态”音乐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开放与共融的综合,应当允许它适应工业化和都市化,允许转型,这样传统音乐才可能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杨福泉先生认为“原生态文化现象”给予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率先突破市场,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突破口。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的市场化带来的新的挑战。对此,田青在《民歌与“民族唱法”》中主张在传统艺术文化领域里,先谈抢救、谈保护,不要盲目谈发展。他认为今天民间艺术的处境,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个乐种、一座古建筑消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乐观。传统文化过快地市场化,只会造成文化遗产更快地消亡。因为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民歌的功能很可能会丧失,从而导致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的萎缩,歌也许还是那首歌,可歌中的文化内涵就不一样了。试想,当一个歌手穿着只有唱歌剧时才穿的裙子演唱西北民歌时,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带给传统文化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之前所谈到的那些争议,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原生态唱法的意义不在于比赛,而是在于展示。让我们记住杨丽萍的这句话:“我一直有一个理想,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有了这样的精神,谁还会去在乎比赛的结果呢?

殷瑛: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5级研究生(责任编辑张萌)

猜你喜欢
唱法原生态民歌
藤县水上民歌
原生态静宁苹果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