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一
古代诗人们十分重视诗的结尾。谢榛《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杜甫说得更形象:“意切关飞初,篇终接混茫。”他认为诗的结尾应当照应开头,和全篇浑然一体,诗意悠远无穷。正是因为好的结句能够深化、拓展或升华诗的意蕴,所以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常常以此做为鉴赏对象,或修辞、或情感、或描写手法,等等。具体的结尾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对常见的几种作一总结,以期对解此类题目有所帮助。
1、以写景、描状作结。古诗词中,结尾是写景(自然之景)、描状(人之情状)的为数很多,作者欲说而不直说之意都蕴含在景、状之中,耐人寻味。如岑参的《白雪歌》,虽是送别之作,但结尾却不直说不忍别离,而是写了眼见之景“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离去了,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他是在为行者难舍而生留恋,还是为其路途遥远艰难心存挂念,抑或为已戍边多年的自己归期未卜而心生惆怅?悠悠不尽之情尽在这雪地上留下的马踏蹄痕之中,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在描绘边塞景象的同时,反映了将士们既坚持抗战又想念家乡的矛盾心情,结尾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没有直说,而用戍边将士长夜不眠、白发早生、愁绪致使泪落的情状表现,苍凉而悲壮。
2、以抒情作结。用一、二句精辟的抒情语言对全篇思想感情加以汇总,是一种常见的结尾形式。如李白《将进酒》的结尾:“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酒到酣时,已经将宾作主、狂放至极,诗中反复抒发的怀才不遇的郁结心情似泉突水涌,一下子倾诉出来。结尾抒情,有时是全篇思想感情的升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从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想到“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由自身的痛苦想到社会的痛苦、时代的痛苦,最后表示,若有了“广厦千万间”以“大庇天下寒士”,纵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结尾的抒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将全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难得的高度。
3、以议论作结。结尾是判断句的形式,表明作者观点,起着总结全篇、点名主旨的作用。如白居易的《买花》一诗,作者目睹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尺素”,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时,忽然发现一位啼饥号寒的“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看见他在“低头”,听见他在“长叹”,此时用“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结束全诗。作者以议论作结,对比极其鲜明强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又如李绅的悯农诗的结尾“粒粒皆辛苦”,通过议论判断,说明每粒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
4、以设问作结。诗词结束时,忽又提出问题,然后随即回答,这不仅能增加层次的起伏,而且还能留下联想的伏线。例如李白的《行路难》的结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吕尚、伊尹等先贤给了茫然四顾、无路可走的李白以信心,然而再看现实,仍然是雪拥大路,冰塞河川,路在哪里?倔强的李白并没有放弃积极用世的人生理想,所以紧接着唱出了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最强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意回旋,到结尾境界顿开。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突出一个“愁”字,然后回答的诗句,语势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泻而下,再加以绝妙比喻,引人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