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命情感的玄秘诗意

2006-07-28 05:57白玉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5期
关键词:静默金黄诗人

对喜欢现代诗歌的人来说,郑敏的名字并不陌生,但郑敏被多数的公众所熟知则是在其诗作《金黄的稻束》以文学鉴赏的形式出现在了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的语文试卷中之后。

作为“九叶派”之“一叶”的郑敏,1920年9月18日生于福建闽侯,1936年考入西南联大,相继在文学系、哲学系学习。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居北京。郑敏从四十年代初期在西南联大哲学系读书时开始写诗,写有大量诗歌、散文和评论,并有哲学论文多篇。主要诗集有:《诗集1942——1947》、《郑敏诗集》、《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另外还译有《美国当代诗选》。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围绕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却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群体。他们大都是年轻人,这些诗人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这批极具艺术个性的青年诗人在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吸纳当时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潮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体系:在宏观的理论上,倡导诗人应把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高度统一起来,既追求诗的社会使命意识,又保证诗的审美品质;在理论的微观方面,他们强调感性与智性的互渗、表现的含蓄力、思想的机智深沉,以达到“现实、象征、玄学”的有机结合;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往往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注重诗味的含蓄蕴藉和意象的新颖。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他们这批有着出色的诗学建构能力的诗人为“九叶诗派”。

在“九叶派”诗人当中,郑敏与杜运燮、穆旦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运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郑敏长期从事西方古典哲学的研究,所以她对西方文学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其诗歌也直接或间接地借鉴、吸收了西方文学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莎士比亚、艾略特、奥地利新浪漫主义诗人里尔克以及西方音乐、绘画、雕塑等对她影响也很大。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郑敏喜欢李商隐的丰富意象和杜甫的悲愤情怀,也从中汲取了有益的养分。深厚的西方哲学及文学造诣以及中西文化的双重滋养使郑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

郑敏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精微的哲理,捕捉生命情感的隐秘诗意。如同众多现代派诗人一样,生命与死亡是郑敏关注的中心。比如《垂死的高卢人》:“他好象突然地跌倒了,在/死亡的拱门前,犹自用一只手臂/支撑那山样倾颓的身体,/生命的强烈的知觉正涌集”;《诗人与死》:“那双疑虑的眼睛/看着云团后面的夕阳,满怀着幻想和天真/不情愿地被死亡蒙上”。这些诗句从生命与死亡入手,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而在进行这些思考时,郑敏独特的女性经验又赋予其诗歌以丰富的生活情愫和细微的现实场景。比如《死》中:“一个战士,在进行中的突然卧下/黑暗与死亡自他的伙伴/的心坎爬过……”;《人力车夫》:“是谁在和他赛跑?/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生命的意义也许只有在死亡的烛照下才更清楚地显露出来。

郑敏的诗歌中还时常弥漫着一种寂寞孤独的气息,如《寂寞》中所言:“我想起友人自火的痛苦里/求得‘虔诚的最后安息,/我也将在‘寂寞的咬啮里/寻得‘生命最严肃的意义”,这种寂寞的情感跟诗人对生命的思索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洞察到现实中寂寞无处不在,并且发现了寂寞对于生命的积极意义——寂寞是个人摆脱现实桎梏而寻求生命意义的呐喊;是诗人对僵化的社会体制所采取的一种抗争姿态;是殉道者享受的一种孤寂的幸福。所以诗人在《金黄的稻束》中极度地赞美“静默”。

《金黄的稻束》出自《诗集1942—1947》,是诗人看到成熟了的金黄稻束后的沉思。秋后辽远的田野上,收割后的稻束立在地上,这是中国南方到处可见的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而诗人却由此触发了不同寻常的诗情。诗人看到稻田里的金黄的稻束,通过类比联想,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金黄的稻束”是一个具有圆满意味的形象,但诗人并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写了引人思考的劳动者母亲的“疲倦”。“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作者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此时的作者心中,也许溢满了对母亲的崇敬、对劳动者的礼赞、对时间流失的无奈。但是,只要有母亲在身边,人们的心就不会是空落落的。紧接着,浮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收获日的满月”挂在“高耸的树巅上”,远山包围着我们,犹如包围在“我们的心边”;诗人神思飞扬,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像“无数个疲倦的母亲”一样“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稻束啊,“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是那样的“静默”,“静默”——仿佛人类的思想。而在稻束的脚下,是一条犹如历史的“流去的小河”。诗人在这里从“稻束”这一独特的对象楔入,思索历史和人类,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强烈画面转向内在的深沉的生命感受。把黄昏路上走动着的“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和稻束“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两个动态的意象有机叠加,衬托了稻束的“静默”,把人们带到一个清新、深沉的境界中去,人生的哲理也寓于其中:人类历史就像稻束脚下一条流去的河水,像操劳疲惫的母亲脸上消失的青春与美丽那般流失而去,而永远青春、永恒站立的,是雕像般年年静默地站在秋天田里的肩荷着养育人类这一“伟大疲倦”的金黄的稻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凭靠,是人类一个追求和永恒不变的真理,是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心目中有的只是对生命生长的渴望,是对生命所赖以依存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对生命存在的关注。

与其他“九叶派”诗人一样,理性的光辉弥漫在郑敏的感受、运思、行文的全过程中,清明的智慧、澄澈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在她的作品中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使她的诗不仅具有情感的冲击力,更具有思维的启示力。诗人的长于哲理思辨的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在这首诗中。那一片片站立的稻束,在秋天的田野里沉思,诗人由此想到历史的长河。在诗中,始终伴随着“金黄的稻束”雕像的是“静默”。“静默”二字先后出现三次,成为回荡在这首诗中的主旋律。“静默”,是诗人面对自然的凝神观照,也是一种理智的探寻与反思。正是在静默中,诗人回溯了历史,发现了这个雕像乃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结晶;正是在静默中,诗人把自我消融在自然之中,感到了一种与自然同在的永恒。这些,使诗歌具有雕塑般的凝重感。除此之外,诗中还表达了强烈的母体意识,思考着“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母亲身上所象征的人类生生不息的劳作与坚韧,并对此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诗人面对无生命的稻束,却浮想联翩,想到伟大的母亲和人类的苦难,不禁情动于中,情不自禁地要礼赞丰收,礼赞劳动,礼赞赐予给人类粮食的大地母亲!1949年同属“九叶派”诗人的唐湜在《郑敏的静夜里的祈祷》中谈到郑敏的诗及其风格时说:“郑敏的诗仿佛是朵开放在暴风雨前的一刻历史性的平静里的时间之花,时时在微笑里倾听那在她心头流过的思想的音乐,时时任自己的生命化入于一幅画面,一个雕像,或一个意象。让思想流涌出一个个图案,一种默思的象征,一种观念的辩证法,丰富、跳荡,却又显现了一种玄秘的静凝。”她是一个“用精明的数学家的理智来写诗的诗人。……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能很自然和谐地相互应和……她虽常不自觉地沉潜于一片深情,但她的那萧然物外的观赏态度,那种哲人的感喟却常跃然而出,歌颂着至高的理性。” “思想的澄澈的光耀里有着质朴的坦然的感情流荡。”是的,思想与感情的完美结合,使这首诗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感情强度,郑敏是用感情抒写生命的抗争,寻求关于生命的启示,张扬那些符合生命理想的东西,有一种无法消磨的强劲的生命力。

雕像般的静中见动和油画一样浓烈的色彩效果,是郑敏较之于“九叶派”其他诗人所特有的风格。这首诗中的一个个意象,就是一幅幅写生:在秋天的稻田里无言站立的金黄的稻束,那一脸疲倦的母亲的面容,配以高耸在树巅上的月亮的映照,色彩极为鲜亮,极具雕塑感,给人以情感的冲击力与哲理的沉思。

这首诗想象丰富、节奏舒缓、用词朴实、不事雕琢,显示了诗人沉着蕴籍的诗风。郑敏的语言平静、严谨,在想象的跳跃中把握住了柔和而巧妙的衔接,但透过“理知静观”的外表仍能让人看到心灵的火焰、矛盾的冲击。她的现代派技法运用得异常圆熟,象征、联想、隐喻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是铺排的从容自然。在这里,寂寞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一种永恒存在,凡是真诚的心灵,当它在思考人世的真相时,必然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寂寞。

郑敏不愧是五四以来直到现在,无论从思想内涵还是创作技巧上,都能突破女性苑囿的杰出女诗人之一。

(白玉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猜你喜欢
静默金黄诗人
世界不静默
北京:“封城”“静默”是谣言
无边的旷野,一只金黄的老虎跑过
预备,出发!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诗人”老爸
金黄之诗
爱在发生时
愤怒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