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星 等
江其务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教育家。1931年8月20日生于广东省紫金县。50年代上半期曾任职于人民银行中南区行、总行信贷局、西北区行;1955年4月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教于人行西北干部学校、陕西财贸学院、西北财经学院、中国金融学院、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及陕西师范大学,先后担任人行研究生部、新疆财经学院、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福建金融干部管理学院、深圳大学以及南京、武汉、广州高等金融专科学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及陕西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其务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并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了金融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自他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博士生导师、并在陕西财经学院创建第一个博士点以来,共培养了百余名金融学博士,如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教学科研等领域的领导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各文的作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几位典型代表。在江教授辞世半年之际,他们以文抒发哀思之情,表达感恩之意。人生有涯名无涯,江其务教授虽已离去,但他的严谨学风和人格魅力,特别是对后生晚辈的提携之力、慈爱之风所形成的高大形象,将永远矗立在学界同仁和每个受惠者的心中。
求真传高德乐教育英才
王兆星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 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王廷科中国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 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
总是不能相信,敬爱的老师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总是难以接受,再也不能亲耳聆听老师对我们的学术指导和人生教诲。对老师的无限思念,使我们不断追忆他的恩泽、他的睿智与真诚、他的博爱与刚正、他的执著与豁达、他的成就与贡献。
站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前沿
作为一位真诚而富有历史责任感的经济金融学家,老师始终坚持和倡导围绕现实经济金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治学之道,长期致力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紧紧围绕中国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轨的前沿性现实问题,不断提供自己专业性的思考,创立了一套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其中具有较强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有金融超前改革理论、信贷资金借贷制理论、信用证券化理论、金融制度变革与创新理论等。
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关系的大讨论,针对当时金融改革严重滞后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机制性和周期性问题,老师明确提出了金融体制必须超前改革的理论,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化的论述。金融改革超前论提出时,理论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同时还存在“同步论”和“滞后论”两种理论观点,但后来的实践证明,金融改革超前论的观点更符合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1988年,基于对当时通货膨胀、银行呆账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老师提出了信贷资金借贷制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产生了广泛和实质性的影响。
90年代以来,老师基于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系统观察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问题的核心是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观点,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应以制度变迁为核心,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过渡应以制度创新为主线,以三次制度性分离为转变标志,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三位为一体,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开放构成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和驱动因素。为此,老师曾明确提出:从国家垄断信用走向国家调控信用,投融资结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是金融体系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是金融制度增量改革必须突破的障碍。从老师的理论体系和观点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他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深邃洞察力,更可以体会到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银行信贷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老师经常说自己是由“土八路”转成了银行信贷管理学科的开拓者。自1951年之后老师曾先后在人民银行中南区行、总行做信贷工作;1955年调至人行西北干部学校任银行信贷教员;1961年他找到了可以交托终身的事业,作为高校教师从事金融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经过勤奋刻苦学习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研究,逐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信贷管理学学科体系,成为以借贷制理论为核心的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一过程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不同时期出版的银行信贷管理学教科书中。从1982年出版的《工商信贷管理学》到1987年出版的《银行信贷管理学》,再到2004年出版全新的《银行信贷管理学》,系统地反映了关于银行信贷管理学科形成和发展的成果,形成了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信贷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变革过程,也充分展现了老师对银行信贷管理学科不断探索的思维轨迹。
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与卓越的理论贡献
作为一位没有上过大学而完全靠自学成功的经济金融学家,老师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探索中,造就了一种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学术品格。老师以求实、探索、攀登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一贯秉承“实践—认识—再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寻找理论裂缝和创新的机会,不断提出新问题,解释新现象,探索新理论,执著追求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近年来,老师对现实金融改革实践中引起争议的热点、焦点问题,从来都有自己的专业性思考和独到见解,其中关于金融监管与协调、金融开放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的观点尤为人们所重视。
老师一生勤勉,著述颇丰,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先后在经济学重要期刊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金融学教材和撰写专著10余部,其中《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江其务文存》等著作在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理论贡献入选《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美国《国际名人事迹指南》,并获美国传记协会1994年度“世界终身成就奖”。
躬耕杏坛,提携后人
“得天下优才而教育之”是老师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境界。作为我国著名的金融教育家,老师先后在西北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中国金融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执教,五十年矢志不渝地从事金融理论教学和研究,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之中。老师一贯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学之道,在学业上他严厉得几乎不近人情,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懈怠,时刻鞭策学生探索、追求、进步。在科研上,老师对学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公开发表不少于7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博士生要发表不少于30篇学术论文,而且要求所有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都要达到作为专著出版的水平。即使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也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撰写专著,每年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有成果的总是受到老师由衷的称赞,没有成果的要受到严厉批评。
虽然学业上要求很严厉,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是学界有名的。在生活中,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他自己常说,教书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一批心爱的学生,无论在怎样的艰辛和挫折面前,他都会为拥有这样一批优秀学生而充满骄傲与自豪,学生就像一颗颗的珍珠,串联起来构成了他生命的光环。他会为每一位学生事业上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功而骄傲,也会为每一位学生生活上的任何一点幸福而高兴,更会为每一位学生遭遇的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上的挫折而牵肠挂肚、不能释怀。他曾为学生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而冒着风寒东奔西走、尽力推荐,也曾在病榻上牵挂着远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学生,不断询问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慈爱之心,令人涕零。
老师在金融界的长期奋斗和努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敬,他所培养的一大批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是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他的高贵品格和精神将与他的大名一并垂之久远。
新中国金融事业的重镇
何德旭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
恩师匆匆地走了。几个月过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导,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1984年7月,我进入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上大学期间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经常能够从报纸和杂志上读到老师发表的论文,还有他公开出版的专著和主编的教材,因此对老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影响有了较多的认识和了解。但第一次和老师见面是在我参加工作十年以后,即参加金融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之前,我登门拜见老师,老师和蔼可亲、豁达乐观、谦逊祥和、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一位学术大家的架子。成为老师的第八届博士生,实在是我的莫大荣幸,这也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
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聆听老师的讲课,真是一种享受。他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讲解,充沛的精力,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老师对金融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的授课技巧,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我的事业的发展。
毕业之后,我和老师始终保持着“热线”联系,并常常因与老师出席同一个研讨会或参加同一个学术活动而谋面;即便是在不见面的日子里,我们也会隔三差五地通电话,这已经成为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和习惯。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与恩师联系频繁,还因为一件事:我们每年要组织召开一个会、编辑出版一本书,而我是这些活动的“秘书长”。一年一度的聚会,差不多已经成为我们这些弟子们的一种期待。
对于金融科研事业,老师倾注了毕生执着的追求。他在教学之余,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四部《江其务文存》计二百余万字仅仅是他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他不仅自己做研究,而且还带领一帮人进行“集体攻关”。有一件事可以佐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是中国金融学会所属的专题学术研究组织,由恩师1984年6月发起组建。基于这样一个平台,恩师连续十一次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每次都紧密围绕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理论、战略目标、战略导向和不同时期改革与发展的不同重点和矛盾,展开深入地讨论和研究。每次研讨后都撰写“观点综述”,并向有关方面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十多年下来,在老师的领导下,这样一个“民间”的研究团队,在没有经费的条件下,做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金融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恩师满怀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历尽艰辛,呕心沥血,为发展我国的金融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恩师治学严谨,为我国财经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培养出了大批中、青年才俊,并亲手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创新拼搏的研究团队,堪称桃李满天下。
焚一束心香,寄无限怀念。遥看长空飞鸿去复回,却不见恩师有归期!恩师驾仙鹤乘风去留圆满功德浩浩文章世人敬仰,弟子托白云寄哀思忆殷切希望谆谆教诲永生难忘!
恩师音容永在,风范长存!
师从先生的岁月
庄心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1999获得博士学位
时光可以流逝,真情却永远珍藏在心。回想跟随江其务先生学习的岁月,内心感慨良多。
先生是中国金融理论界和教育界硕果丰存、桃李满天下的老前辈,长期致力于祖国的金融教育事业。我从上大学开始,所学所事,都与金融有关,曾经读过先生的一些文章,很受教育启迪。有关他高风亮节和坦荡胸怀的事迹早也有所闻,仰慕在心,但一直没有过近距离感受。直到1994年,才有了这样的机会。当时有了找个地方再系统地读点书的想法,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生这里。
报考先生博士之前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了解到先生的择人标准很严,报考他的人又很多。不久,有到西安出差的机会,我去拜访了先生。先生给我的第一直觉是善良、朴实,很随和地招呼我坐下,边吸烟,边问我的情况与想法,并嘱咐我静心复习,临场考试争取正常发挥。接着就聊了一些有关当时金融业改革的一些话题。谈话时间不长,内容也不多,但短短一席谈话,却让我感受到了先生发自内心的、习惯性的对后辈学子的理解、关心和尊重。
按惯例,开学后先生都会上一堂入学教育课。那次,先生给我们提了学习期间的基本要求,其中两条是:一是三年期间要读几十本书,二是三年要公开发表30篇论文。乍一听,吓我一跳,顿感学习任务繁重!先生讲课很有特点:一是充满激情、滔滔不绝,每字每句,掷地有声;二是旁征博引、精彩纷呈,讲到兴致处,站起来手一挥,颇有气势;三是深入浅出,听的时候非常通俗易懂,但一细想,似乎里面充满寓意,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值得玩味咀嚼。
那段时间,没太多干扰,又能学习充电,感觉甚是清静愉快。过了不久,突然接到通知,要我做好去深交所工作的准备。在当时,这是一份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工作,我感到压力很大,坦白说是有很多顾忌,甚至也因畏难而曾产生过退缩的念头。先生以一个过来者的角度,给我打气,鼓励我接受新的挑战。那时深交所的工作千头万绪,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我仍不敢忘记先生对我学业上的要求,千方百计挤出点时间来读书、看文章。先生远在西安,很关注我上任后深交所发生的变化,也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个人工作、学习的进展情况。考虑到我当时的身份不宜公开发表言论,先生同意将我在交易所的工作研究报告和有关市场建设的专题文稿视同学术研究成果。得此厚爱的感激之情,真是难以言表。此举大大缓解了我的窘状,更重要的是激励我同时以一个理性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去分析、观察、判断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后来先生指导我选择交易所的功能定位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我才悟出先生原来早就把我的学习研究计划纳入到我的工作中去了。这真是独具匠心哪!有人总结出先生教书育人的风格是“实事求是,想学生之所想,因材施教”,对此我感同身受。
先生对学生宽宏大量,与他仔细入微、一丝不苟的学术风格常常是相映成趣的。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对此感受最深。1998年4月,论文初稿完成,先生看完后专门给我写了封信。在信中,他肯定了我论文的总体结构和基本观点,并从逻辑结构、观点提炼、论据支持、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先生的这封信我一直保存着,他过世后我又取出来再次拜读,那苍劲有力的字体、一气呵成的行文再熟悉不过了。看着它,咀嚼深味,仿佛先生就坐在我面前,畅谈天下事,不觉潸然泪下。
1999年6月底我回校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刚到西安,突然接到广东方面拟调我去深圳市政府工作的消息。又是在我师从先生的一个重要时刻,我的工作再次发生较大变动!与以往何其相似,报考先生博士的时候我在信托公司,暗自做着好好利用空余时间静心读书的美梦,可被录取之初就到了深交所,由此发生了一次个人职业历程中的重大变化;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则离开深交所,又是一次变动;现在博士论文写完快要毕业了又面临新的、也是较大的变动。人常道,人生无常实有常,自然有道,人生莫不如此。我是唯物论者,当然不相信什么天命,可我人生中的这些重大变动怎么就这么巧地跟先生挂牵到一起呢?我想,可能是大家常说的缘分吧。
博士论文答辩顺利通过,我的三年博士生涯也就告一段落。回想三年来与先生交往的事事时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离校之前,我情不自禁地给先生写了封信。那封信很短,是一气呵成的。我向先生说,三年来在你这里学了如何做学问,更学了如何做事、做人。我向先生表示,教诲之恩、关爱之情学生无言示谢,只能在日后为社会多做实事,为公众多办好事来报答先生。
三年来,先生不仅让我的学识有所长进,而且人格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锤炼,他的兢兢事业心和赤诚爱国心,深深感染着周边的每一个人,使人打心眼里信任他,敬重他,以他为楷模,并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常告诫他的学生,读书求知是要多为老百姓、为社会、为国家做实事,做有价值的事。有人问先生衡量一个博士生是否优秀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先生说不仅仅在于发表了多少文章,而是这个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为老百姓、为社会做了多少有益的贡献。这是先生作为一个心系国家与苍生的经济学家,对自己也是对学生们的一贯要求,这也应该是先生的学子们终生的价值标准和奋斗目标。
博学而又笃行的师长
胡怀邦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西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我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单位为了使员工对于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专门邀请江先生作了一个专题报告。先生没有讲稿,但洋洋洒洒,数据、典故顺手拈来,观点新颖、视野独特,展现了先生对重大经济金融问题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大家风范令人钦佩。
先生当时大致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世界贸易组织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的金融开放的特点、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以及加入WTO后过渡期中国金融业的应对之策。时光荏苒,中国金融业已进入了加入WTO后的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五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按照入世承诺,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在积极地推进,围绕入世后过渡期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理论界也展开了广泛地讨论与争论。作为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亲历者,我也在实践中思考着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品位先生四年前有关入世后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真知灼见,越品压力越大。先生四年前的断语又仿佛萦绕在耳:世界贸易组织的本质是一种制度安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最根本的挑战是制度接轨,这是一种源自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变迁。在短期内,也即在加入WTO后的5年或10年内,我们付出的代价会超过我们得到的好处,但从长期发展看,则利大于弊。制度的转换成本、替代成本和创新成本是我们必须付出的成本,决定性因素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履行入世承诺的成本、风险、收益组合。外力推动的强制性变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主权问题。对此,需从政治金融学的角度着眼,必须把“世界意识”、“规则意识”和“民族意识”、“公共意识”、“稳定意识”统一起来研究加入WTO后的金融开放和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先生对于重大经济金融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和看问题的前瞻性再次使我折服。作为一位报效国家,热爱金融事业,不求名不求利的学者,先生也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国金融业所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声势浩大的讨论,但先生未参与这些讨论,因为智者已言。
“师者,人之模范也”。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先生的思想仍在,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对于入世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刻洞察和远见卓识只是先生漫长学术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篇章。这一篇章留给我们的结论也许并不能帮助我们探求未来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先生热爱国家、忧国忧民、热爱金融事业的高尚情怀,先生看问题、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先生宽容睿知、发强刚毅、文理密察、齐装中正、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则是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的宝藏。作为弟子,我们为有这样的先生而幸运。
提笔落泪,追思先生在世时的一言一行,恍如在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萦绕在耳,不禁潸然泪下。
商业银行改革理论的集大成者
葛兆强 招商银行研究部副总经理 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
李锋 中国保监会深圳监管局处长 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
作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江其务教授在长期的金融教学和金融研究中,从金融体制、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信用证券化、商业银行制度、信贷资金运行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索。80年代中期,江教授系统地提出了金融超前改革战略理论,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根据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现实,江教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理论。其中,关于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江教授理论贡献尤为卓著。
关于银行制度改革
早在90年代初期,江教授就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制度建设是金融改革的关键。“商业银行制度完成之时,就是中国金融改革任务实现之日。”从改革的任务看,“我们要建立的商业银行是要具有把资金作为商品、在市场是根据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按照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根据效益的原则进行配置、资金价格随行就市的经营机制的银行。”90年代中期,面对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诸多困难和争论,江教授认为,国有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主要有十大难题,包括:国有专业银行的产权关系、现有四大专业银行的部门垄断、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依赖关系、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制”、历史遗留给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企业的不良债务或财务挂帐)、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划分标准、四大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其总行的关系、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资本金补充、利率市场化、对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风险预期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资金的供给制和利率的非市场化。”要解开这个“死结”,就必须改变就金融论金融的框架,应“先搭桥,后过河”,“运用金融的手段支持财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破产、失业保障机制,为专业银行破除资金供给制,建立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供条件”。
在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江教授敏锐地观察到,中国银行业经营制度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实行综合化经营制度。在其《中国式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再探索》一文中,他指出,其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需要银行提高盈利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竞争能力,要求发展混业经营,从分业转向全能合业制;其二,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降低风险,维护安全,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多元化,如果单纯依靠贷款是不可能提高盈利水平的;其三,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银行竞争能力,协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使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形成一个互补的效应,也要求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混业经营。在他看来,由分业转向混业是需要条件的。从基本方面看,至少有四个重要条件:一是银行必须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二是要有健全的市场体制,包括完善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结构、完善的市场信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的法律环境;四是中央银行要具有强有力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
在应对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的影响的问题上,江教授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做好八个方面的准备,即培养干部,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银行家队伍;加速推进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多元化,实行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发展国内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实现国内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合理布局和定位;加快国内金融机构的技术改造;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留住人才为我所用;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适时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透明度,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财务、统计、审计报告制度等。
关于银行组织体系改革与建设
银行组织体系改革和建设问题,是江教授金融改革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他就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早期商业银行体系改革的问题。根据当时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分设之初的实际情况,他深入分析了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使银行成为一个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调节活力的强有力的资金调节系统。我国银行体系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应该选择“两加强,一开通”的战略,改条条专政的“川”字型模式为多层次的“伞”字型模式,建立以集中的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区域化、单元化专业银行为主体的网络型银行体系。基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沿海、内地省份和边远地区三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三个金融带,实现上述改革目标,应按照以建立经济实体为基础,以发展银行信用为主体,实行分支行制和单元制相结合的机构设置原则,形成多层次的信用机构和多样化的信用方式的总体要求,采取区别对待、有先有后、推进型的策略。
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经济和金融过热后,从1993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实施“整理整顿”的宏观调控,针对当时城市信用社盲目发展和金融秩序混乱,江教授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体两翼”的著名论断。“一体”即商业银行建立的主体,就是把国有专业银行改造为商业银行。所谓“两翼”,一是指加强现有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范建设,努力提高其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指要建立和发展地方商业银行,实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只有主体机制的转化和两翼机构经营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建立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鉴于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教训,以及我国银行风险加速暴露的客观现实,1999年江教授发表了《中国银行业战略性重组的目标和重点》一文,对我国银行组织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做了更加深入和明确的论述。他认为,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资本集团已经形成,国民收入分配多种形式,社会财富分散而不平衡。现在国家垄断信用的结构不是垄断财富,而是垄断风险。这种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不是可以用经济方式化解的,只能通过改革来完成。金融改革要通过运行机制、增长方式的改变来推动金融制度的创新以及中国银行业的重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坚持和运用。银行体系改革重组的目标是,从国家垄断转向国家调控,从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改革的策略是,改革主体,发展两翼。在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合作金融。他认为,银行业战略重组的核心,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分立和合并,也不单纯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而是要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金产品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金商品化,破除资金供给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交易机制相吻合的资金借贷制。
在银行组织体系改革与建设方面,江教授主张要放开民营金融市场准入的政策约束,大力发展小银行。他认为,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条件下,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的问题,比如,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不对称;金融组织体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反差很明显;国有大金融机构的低效益高负担与提高竞争力不适应;国有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市场退出与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匹配,在工行、建行、中行实行大银行、大城市发展战略,大踏步从县级市场退出的过程中,市场进入机制严重滞后,形成县域的金融服务真空地带,民营经济和小企业失去金融支持等等。他认为,小银行有产权结构、交易成本、市场效率、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增加小银行的制度供给势在必行。同时,他指出,增加小银行制度供给效率必须具备八个必要条件:一是准确的市场定位;二是优化微观基础,稳健经营,规范发展;三是开发人力资本,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加快小银行立法,实现依法保护、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五是规范发展贷款担保制度,防止贷款担保中介机构的风险,强化管理;六是规范小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防止和杜绝行政命令式的刮金融“共产风”;七是制定严格整治监管寻租的法律,保护小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合法权益;八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营,不要搞一个模式。
关于银行经营机制改革
将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早在1979年,江教授就明确指出,当时“银行这个绝妙的经济工具,没有被广泛利用,对经济活动的促进和监督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多年来,银行管理工作被三条精神枷锁捆住了手脚,与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存在很多矛盾,如按经济规律办事和按“长官意志”办事的矛盾;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资金的统一使用与资金来源多口供应之间的矛盾;经济核算与“供给制”、吃“大锅饭”之间的矛盾;银行业务的手工操作方式与发挥银行“寒暑表”作用之间的矛盾等等。为此,他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思想:(1)在保持国家资金积累集中使用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扩大再生产资金,由银行统一供应,统一管理,以便最充分地发挥信贷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最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的效果。(2)利息是发挥信贷调节作用的杠杆。银行的存放款利率应该有奖有罚,区别对待,利率水平要保持不低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资金利润率,保证不要因为实行全额信贷影响国家的资金积累规模。(3)实行集中统一与专业化相结合的金融管理体制,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设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外汇专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全面办理农村信贷业务,调剂农村资金。(4)在保证全国货币发行、信贷资金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前提下,银行各分支机构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使银行的经营成果同地方、单位、职工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5)为发挥银行、信贷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和监督作用,需要从培养干部和业务手段的技术改造方面进行基础建设,迅速提高银行管理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用现代化手段装备银行业务,实现电子计算机化。
针对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带来的诸多弊端,为了推进国有银行的企业化改革,1988年底江教授提出了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核心是资金的供给制转向借贷制的理论观点。其核心是要求商业银行彻底破除自己的信贷供给制,建立一种以资金商品化为核心的资金借贷制。他认为,只有将银行资金由供给制转向借贷制,利率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银行的经营才能商业化。针对实践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江教授尖锐地指出,用钱维持旧体制,不能解决企业不能破产、职工不能失业的矛盾,倒不如用钱买个新体制,用贷款支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去消除矛盾。
关于银企关系改革
银企关系问题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化的银企关系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教授认为,形式上,银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资金供求关系,但从实质上讲,银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资金配置的制度安排,一般表现为计划分配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两种性质完全相异的安排类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结合的基础是市场而不是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为此,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战略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微观操作结合点是提高企业素质、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协调改革的根本办法,在于加速金融制度改革,建立起与“分财于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相适应的市场金融制度,坚定地实行从“国家垄断信用”转向“国家调控信用”、从资金“供给制”转向资金“借贷制”,使储蓄者和投资者在新的社会融资机制基础上重新结合起来,达到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收益共享、风险分担。
关于银企关系协调的金融策略,江教授认为,总体上是“创新制度、调整政策”,具体讲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调整金融发展战略,从拿贷款保稳定转向以贷款促改革、求发展;二是加大发展资本市场的力度;三是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四是规制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有序竞争的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的金融组织体系;五是优化重组企业资本结构;六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七是规范金融业的市场准入,正确处理金融机构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八是探索产融结合,促进国有银企一体化发展;九是多渠道化解国有银企之间的不良债权债务存量;十是加快银行和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多种市场金融。
责任编辑:张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