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湘
着重引导,这可以说是我们进行艺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主张,它针对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的那种僵化的教学倾向,而提出来的。要把美术和美术教学作为一个总系统和长期的过程来加以控制引导,要了解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组织的关系,艺术教学必须教艺术,基本功也必须是艺术的基本功。
首先,必须使学生从反映论艺术观上升到作用论直至本体论的艺术观上来。因为艺术不仅反映世界,更重要的是能作用于世界,它具有极大的净化力。即便说反映,那将不仅仅反映我们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反映我们心中的世界。在这里,先验、经验和超验都同样受到尊重。所谓先验,是通过世代遗传的方式积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本性,它是自然性、社会性在人身上的历史凝聚,这是艺术能使人心灵相通的共同的族类本质。所谓经验,是通过后天的实践而获得的感知(这一点人们说得够多了,在此不赘述)。所谓超验,是指人们不仅重视所见,而且重视所悟;不仅重视现实,而且重视理想,不仅按常规感应,而且能超越常规。超验是在先验,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飞跃,是一种灵感状态,直觉状态和顿悟状态。在当代,不少艺术家不愿停留在经验上去再现,而再愿创造出超越经验局限的新世界来。通过艺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通过艺术,物与人之间天人合一。所谓美,不正是物我优性调节的情态么?
正因为如此,在时空观念上强调多维性,在域限把握上强调多观性,在感应层次上强调多觉性,在造型处理上强调多象性.......并把自然形态、人化形态、心理形态的研究和表现纳入到教学之中。这样,就把艺术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统统纳入训练过程。这些能力,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得很不相同,要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并促进其向超常能力升华。
要告诉学生:人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特定时期有着特定的才能发展优势。有些能力(如记忆能力、形准能力)现在不下苦功,等到以后苦练也就很難掌握了。
学生进校先素描,我认为应采用“先速写后素描,先全面后分解,先动态后静态”的反常规教学。引导学生多画速写,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做模特,也可以到车站、码头、市场去,要求学生放弃繁琐的细节刻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快而准的描绘其精神内涵。通过十几年来的实践,学生很快掌握了速写的要领,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色彩训练,既让他们画静物,又要引导他们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感受色彩美;既注意色彩的自然和谐性,更要强调一向被人们忽略的色彩能动性——即色彩在表达感情上的巨大力量。而这种表现又离不开色彩造型的特殊语言。为此肌理效果,明度结构,明度提纯,光色效应.......均进行训练。
画石膏像,应严格、准确地把握形体结构,在重视空间、色调肌理的基础上,领悟和表现其艺术精神。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构图、透视等知识,练习将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对象表现在二维空间的纸上,掌握线条的轻重、缓急、粗细、曲直、方圆、虚实等变化,和塑造对象形体、空间、体积的关系。绘画工具不加限制,并要求学生同时结合画不同角度的速写和表现其不同光照的效果。以便全面深刻地完成这些作业。
作为一位有经验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清醒地估计自己,不要以为学生什么不如自己。要看到学生正处于精力、体力旺盛期,他的进步,往往类似几何级数,而教师的进步则常常只能保持算术级数。不正视这个问题,到一定时期,教师就会逐渐不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敢于与学生一起画画,一同去探索,这有助于保持自己的艺术朝气。要多进行体验,尤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善于通过预测和反馈,进行优性调节。
用僵化的教学框框“规范”学生,如不就范就横加压抑,这是艺术教学最忌讳的。细心地体察学生,甚至能透过他们的弱点来发现弱点背后的长处,并根据不同心理素质进行指导,这才是最适当的。
责任编辑 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