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鹏 吕爱梅
在我国古代的语言教学中,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历久而不衰,沿袭至今,足见其生命力之强盛,这有力证明了它是切合语言本质的。实际上,在语言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还是语言教学中培养完整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主要一环,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
诵读在语言教学中的这种地位实则是由语言学科的本质决定的。我们知道,语言是基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达到协作、交流和激发劳动热情等需要而产生的,鲁迅先生对文学的起源的探讨正论证了这一点。因此语言文学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它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活生生的、用来培养人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促进人和谐发展的训练活动。因而,语言学科教学的四大目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也应是“应用”型训练,即创设一定语境进行训练,以此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为使语言学科的教学新鲜、生动、活泼和高效,必须重视诵读的运用和训练。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对语言学科教学中诵读的操作作一说明。
一、使学生明确诵读的重要性,养成诵读的习惯
许多人都感受到,琅琅的读书声不仅在中学高年级极少听到,而且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也是渐去渐远,如天上仙乐,人间难得几回闻。当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时,他们才勉为其难地哼哼一阵,没有教师的明确要求,他们很少会自觉地诵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因,即“应试教育”,它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各种教学误区,致使学生少有诵读的时间.一方面是内因,中学生正值青春封闭期,往往羞于在人前表现自己,因而也常常不愿主动开口,所谓“金口难开”即指此;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在于他们往往不了解诵读的重要性和功效,未养成诵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不时地进行讲解和强调,并且身体力行、示范引导,增强其诵读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这一习惯。当诵读习惯形成后,就会产生较强的内驱力,强化学习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的自觉性,而知识的积累、语感的敏锐与深化、思维的灵动创造就会落实,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引导学生掌握诵读操作程序,明确各阶段达成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言之,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出的应是“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韩军老师在论及语文教育时也说过:“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追溯根源,教育是为了培养整体素质过硬的人,更好地推动人类自身向前发展。所以,语言学科的教学应“授之以渔”,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根据对不同材料进行诵读的不同要求和实施过程的阶段特点,可将诵读分为认知、理解、识记和创造四个阶段。它们是逐步递升、有着内在联系而又各具独立性的。
1.认知性诵读,即初步认读,获得感性认知,如认知字的音、形、义和词、句、段的表层意义。它主要是为后续步骤疏通障碍的,这是基础性的一环。
2.理解性诵读,是指从文章的语句、段落等结构组成来把握其内在含义,因文寻义,披文入情,掌握主要思想感情和旨趣以及艺术特色等。这是关键性的一环。
3.识记性诵读,是在前面对诵读内容基本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识记,为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储备素材。该阶段要求学生依据文章内容、结构的内在联系反复诵读,牢固识记。
4.创造性诵读,是进一步深入、集中体现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阶段。此时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等,引导他们对文章的诸方面进行审视性、创造性的剖析,体味优美的词句、意境,拓宽知识背景,培养其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塑造其完善的人格。
上述四个阶段,处于不同位置,目的也不同。因而在组织教学时,应有明确而强烈的认识,准确把握。因为文章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诵读的四个阶段并非每次都要全程实施,可以灵活调节使用。
三、诵读教学要坚持科学、系统、灵活、高效
为确保诵读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完成诵读教学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科学的诵读计划。每学期初,针对学期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及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制定科学、系统、循序渐进而操作性强的诵读教学计划。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批判继承传统诵读教学手段。对传统的诵读教学手段我们应在改正其单调、机械、强行注入等缺点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其优良传统,采取灵活多变的辅助手段,如讨论、比较、评析、音乐伴奏等,营造轻松、活泼、优雅的教学氛围,激发其良好的创造思维,感受语言的内在美。加强诵读知识的讲解与示范。
3.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它可使诵读的效果更佳。因此,我们在诵读教学中要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可通过范读、领读、齐读、交替读和分角色读等手段或其他表演、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进来,逐步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4.要有“整体”观念。所谓“整体”,一方面,指诵读中的各种手段的有机配合。在诵读教学中切忌只动口而不计其余,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让他们口、手、脑并动,提高注意广度,推进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等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此外,还要及时做好批注和心得,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另一方面,指学生的整体,诵读时应面向全体,分类要求,动态递升,形成互动竞进状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和目标。
5.提倡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的有机结合。在日常运行中,应切忌“一刀切”,即一味要求机械性诵读甚或是死记硬背,这容易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泯灭他们的兴趣、激情,扭曲他们正常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因而应先引导学生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并了解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乃至记忆,并进一步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利用、创设有利时机,强化语感和情感体味
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通过教材这一媒介来学习人类积累流传的知识、经验、情感,而时空的流逝变化,使得这些内容大多失去了它们依存的具体环境,所以,在诵读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时代、背景中去,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为此,可采用以下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身融入文章中去,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实现对文章的准确把握。
2.营造一种近似文中所绘的时空背景,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表达的冲动,以至欲罢不能,自觉走近作者文章,更贴切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底蕴,恍若身临其境,从而增强诵读效果。
3.诵读的活动时机、方式应多样化,如课前、课中、登台朗读、有备演读、即兴诵读等,使学生能多角度、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
五、注重适时评价,实行情感育人,激发学生上进心
一个会心的眼神,一次真诚的微笑,一个有力肯定的手势,一句中肯热情的话语,都会在学生的心湖中激起动人的波澜,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适时的肯定与鼓励不仅利于语言学科的教学,更利于学生身体,特别是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在学生诵读之后,老师应及时地予以评价,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更要肯定和表扬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以调动他们诵读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扬长避短,提高诵读水平。
综上所述,诵读作为语言学科教学中的一项教学目标、一种教学手段,是不容置疑、不可忽视的。科学、系统、灵活地进行诵读教学,必将对语言学科的整体教学起到重大而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出合格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吴 鹏,山东省日照市两城中学;吕爱梅,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