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霞 王 凯
背诵,是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为背诵可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许多语文教师认为不再需要背诵,或者认为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多的背诵,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抓学生的背诵了。有些同学一说到“背”就谈虎色变,极不乐意,理由是一句“读书不要死记硬背”。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误会。
的确,过去我们往往不考虑背诵内容重要与否,必要与否,给学生增加了过重的背诵负担;我们往往不思考背诵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记忆规律,认真研究背诵的技巧和方法,那么,背诵必将成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学习方法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方法好,效率高;方法不当,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忘得快;“死记硬背”是“死”记,不是灵活的记忆,是“硬”背,而不是按照记忆的规律去背诵。真正的“背”并不“死”也不“硬”,它是理解、熟读精思、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渐渐消化的学习过程。语文学习,尤其注重记与背,它可以为知识的应用提供信息源,也是我们成为学识渊博之士的源泉。对文章多看精思,熟读成诵,才能进入文章美妙意境之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进而对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感情,有逐层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沟通与作者的感情。读后再思,用正确的观点对文中的内容分析综合,从中吸取精华,得到启发和教益,受到感染与陶冶,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一般来说,凡是要求背诵的都是典范性的文章,精彩的片断,令人叫绝的段落,这些文章的字、词运用非常合乎规范,句子搭配也合乎语法逻辑。如果我们能吸收大量的词汇于脑中,储存许多布局谋篇的章法于脑际,就可以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的写作范例。这样,写起文章来组织句子、表达情感就会得心应手,车轻路熟。下笔时,一旦触发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
宋代学者张载说:“书须成诵”,又说“学未至知化,非真得也。”这是治学的经验之谈,告诉人们读书须成诵,而后理解、消化、吸收,充实自我,学以致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就十分重视诵读积淀,学生读得摇头晃脑,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长期积累,运用时得心应手。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之所以学有所成,应该说是与他们自幼多读多背分不开的,他们学习语文都经历了熟读、熟记乃至苦读、硬记的历程,记忆力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 。”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元代程端礼提出:“每大段(文章)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百遍, 背读百遍,又通读背诵二三十遍。”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自叙:“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今日,十年一理, 犹补遗忘。”
近当代的许多名人也都在青少年时代通过大量的背诵,打下了深厚的文字根基。鲁迅先生幼年读书时,背诵非常出色 ,后来他经常是整本书的背诵,无怪乎他写起文章来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了。巴金先生十二三岁时就能背出几部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在谈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可见,读得多,背得多了,语文能力也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熟读背诵大纲规定的名段名篇,对背诵文言名段名篇的重要句子还要会默写。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共要求背诵240篇优秀诗文。因此,背诵是加强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前提。
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背诵不仅要抓紧,而且要抓好。为了提高其背诵的兴趣,也可适当地举行一些读书活动,如“诗词吟诵”、“名言联句竞赛”等。
语文中的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有背诵要求,这两篇课文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背诵过,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和极其美好的感受,至今对我语言表达都有很大影响。今天,如果我们让背诵“死”去“活”来,化“硬背”为“巧记”,那么,背诵就会走上科学的轨道,就会成为加强语文学习,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
中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旺盛时期,趁年少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应抓住大好时光,多读多看、多写多练, 多背多想。并在“成诵”的基础上“知化”,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邢霞 王凯 山东邹城市第五中学)